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一、大綱考查要求
08年大綱對新題型要求:
主要考查考生對諸如連貫性、一致性等語段特征以及文章結構的理解。本部分有3種備選題型。每次考試從這3種備選題型中選擇一種進行考查。
備選題型有:
1)本部分的內容是一篇總長度為500~600詞的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從這6-7段文字中選擇能分別放進文章中5個空白處的5段
2)在一篇長度500-600詞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順序已經被打亂,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和結構將所列段落(7-8個)重新排序,其中有2-3個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經給出。
3)在一篇長度為500詞的文章的前或后有6-7段文字或6-7個概括句或小標題,這些文字或標題分別是對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闡述或舉例。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從這6-7個選項中選出最恰當的5段文字或5個標題填入文章的空白處
從08年大綱來看,三種題型盡管在命題形式有明顯區別,但其命題趨勢與往年無異,概括如下:
(一)考查考生對全文和段落結構的整體把握
要求考生能夠把握所讀文章的結構特征,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段落主題;能夠理清文章和段落的發展脈絡,把握文章的起承轉合關系和段落的發展模式。
(二)考查考生對文章語篇、語段特征的理解
1. 一致性。“一致性”指全文圍繞一個主題;每一個段落也只有一個主題。分主題是為全文主題服務的。已往考過的文章,文章或段落的主題常為明確的主題句,也可主題不直接點明,而是蘊含在論據細節中。
2. 連貫性。 連貫性是指段落與段落之間,段落內的句與句之間的銜接和協調一致。文章或段落的論點與論據之間的關系必須清楚、合乎邏輯。這一點對考生的要求最高。
了解了大綱考查重點,我們需要清楚考研文章的文章全文行文模式和段落拓展模式。概括來講就是三段論和總分法。
二、考研文章全文結構模式
(一)三段論
三段論是說明文議論文的共同全文結構模式。雖然表現形式有所差異,但主體板塊分為三部分。
說明文的三段論基本模式是:引言(用事例、試驗等引出問題),分析(分析原因;實驗過程等),結論(建議、解決方案)。說明文闡述事物的原理、起因和可能的后果。
議論文最終目的是說服讀者接受某觀點。議論文要用邏輯和論據來影響別人的看法或行動。其行文規則為:提出論點(常以事例引出),提出論據并論證論點,得出結論。
在考查過的文章中,無論是說明文還是議論文,都經常是:
引出要討論的問題或現象(常以具體事例引出話題或論點),
然后展開分析過程或討論其原因,
最后得出結論、提建議或解決方案。
三段論具體分析:
1. 問題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
解答這一類型的文章,考生關鍵要抓住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條主線。
2. 議論型:提出論點——列舉論據——得出結論
閱讀這類文章,考生只要細心掌握哪些是論點,哪些是論據,結論又是什么即可。
3.立論/駁論型:提出觀點——表示贊同——論證觀點
提出觀點——發表異議——駁斥觀點——建立觀點——論證觀點
遇到這一類型文章的時候,考生首要的任務就是要通觀全文,弄清楚其中哪個是作者自己的觀點,哪個是作者要駁斥的觀點,每個觀點都有哪些論據作為支撐就基本完成了。由于這里面大多數有明顯的轉折意思??忌梢匀フ乙恍┨崾菊Z,比如However/But/Nevertheless/As a matter of fact. 這些詞語常??梢宰鳛樽髡哂^點和其他觀點的分水嶺。
4. 因果型:結果/現象——原因/成因
這一類型的文章接近于說明文。文章大多以一種現象或者一種結果開篇,然后進一步探討導致這種現象或結果的原因或成因。(文章大多圍繞社會生活,文化教育等領域展開)
(二)總分法
說明文和議論文在段落的拓展模式也有共性。即總分法。多數情況下段落首句是本段主題句。偶爾會有段尾句,比如說有的文章第一段的段首會先舉例子,段尾才引出主題句。段落主旨極少有需自己概括的。了解這一點,要求我們從概率最高的情況出發。先快速掃描首句,看是否有概括性。如果第一句沒有,迅速看段尾句。
(三)一致性、連貫性
一致性和連貫性是三段論和總分法的實現手段。信息是通過有章可循的邏輯關聯來構成信息鏈的。
全文中,段落間的關系是板塊關系,仍屬宏觀結構,屬“面”的問題。而句子間的關系是局部結構,屬“線”的問題(詞匯短語等信息是“點”的問題)。
段與段的關系種類繁多,如并列,遞進,比較對比,因果,轉折,列舉等等。
句與句的關系需要把握英語中的常見連接詞語,如表轉折關系的however,nevertheless,but,in spite of,regardless of ,despite等,表因果關系的therefore,thus,so, on account of, due to, thanks to, owning to, because of, now that, for that, in that等。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