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新東方考研英語完形、新題型名師 周思成
在考研英語中,完形的位置是非常尷尬的。分值少,得分率低,難度很大。去年考研完形的平均得分甚至不到4分。因此,很多老師,包括本人都是不主張特別重視完形。在考試的時候,完形一定要留到最后一個來做,給閱讀和寫作留足時間。最后即便實在沒有時間了,一定的猜測也能混出個平均分來。
而在本人看來,完形的技巧性其實是很強的。做一篇完形的時間和做一篇閱讀的時間幾乎一樣,甚至比其更短(不要多于15分鐘),而分值卻與一篇閱讀一樣。所以適當的研究是不可少的。而在考試時,如果各項時間把握得當,最后做完形的時候仔細推敲也許能比一篇閱讀的基本分更高(即多于6分)。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討論完形最基礎和重要的原則——后對應原則。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的是,為什么要考完形?如果只是考查詞匯的話,原來的詞匯題就不會去掉了。完形考的是全文之間的關系和對應。所以,做完形時首先應具備的思維是如何尋找到這個選項的對應——是全文的中心要求選這個選項?是段首的中心句要求選這個選項?還是這個句子的導向要求的?這是在15分鐘里面一直要問自己的問題。接著我們要明白的是,完形的文章都是典型和穩定的總分結構,即全文總分以及每一段總分。那么在做題的時候我們的選項就要同時符合全文和本段的要求。
這意味著全文的中心和每一段的中心更重要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中心只在一句至多兩句里面體現,句中可能還有空,而論述則是長篇幅的,要說什么會慢慢展開,直到說透。所以,更重要的是,在弄清楚中心以后,甚至沒弄清楚中心以前,對文章的發展進行整體把握。也就是說,在決定某一空選什么的時候,特別是段首空選什么的時候,我們應該把后面看完——因為前面是后面的總起,后面說的內容支撐了前面的論點。
比如2002年完形第一段第一題:
Comparisons were draw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elevision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diffusion of printing in the 15th and 16th centuries. Yet much had happened ______. As was discussed before, it was not until 19th century that the newspapers became ……
[A] between [B] before [C] since [D] later
這一題很多同學就無從下手。一上來就說過去我們經常比較20世紀的一個東西和15、16世紀的一個東西(名詞無所謂的)。注意,跟閱讀一樣,一上來說以前的東西一般都是老的、不對的,至少作者不贊同的觀點。想不到這點也沒關系,后面yet一轉,把前面的這種比較否定掉,說其實很多東西發生在某個時期,更值得我們去研究,問大家什么時期。既然這是總起,那么后面一定就會馬上講到到底是什么時期,往后一看,后面馬上說了一個19世紀的報紙就很重要。那么19世紀是前面兩個時點的哪個位置就一目了然了,選[A]。當然,還有另一種解法,前面說了兩個時間點,如果選before, since, later的話,到底是以哪個時間為標準?文中的其他地方也沒有說清楚,故排除這三項。
從上例可以看出,從后面尋找出答案的對應十分重要。于是,我們可以定義,后對應原則就是,在前面尋找不出對應的情況下,往空后面找的一種做完形的原則。因為后面是對前面的發展和支撐。
有人想知道,應該找到多后面?把全文找完了才找出點東西豈不是太慢了?當然不會找那么多。前面已經說到完形的每一段幾乎都自成總分結構,所以最多看完這一段就夠了。在最開始通讀全文的時候也建議關注首句,弄清每段的中心;找出邏輯詞,看中間有沒有發生轉折;重視段尾,看本段的結果。這樣就能抓住文章的脈絡了。
我們來看2004年第三段:
Changes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may indirectly (29) ____ juvenile crime rates. For example, changes in the economy that (30) ____ to fewer job opportunities for youth and rising unemployment (31) ____ make gainful employmen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resulting discontent may in (32) ____ lead more youths into criminal behavior.
29. [A] affect [B] reduce [C] check [D] reflect
本段一上來就問社會結構的變化對犯罪率的影響。很容易排除[C],因為只有人才能檢查。是“影響”、“減少”還是“反映”?沒有支撐。這是本段的總起,那么往后找支撐。在讀的時候不要過分關注每一個空,因為先入為主會造成偏見,這是做完形最重要的心態之一。其實我們也能發現,就算不讀空,也絲毫不影響文章的理解,比如:有些經濟的變化,它們怎么了年輕人更少的工作和使得高收入工作變少和變難,結果怎么了更多年輕人犯罪。后面對著中心說,所以是社會變化增加了犯罪率。所以不能選[B],[A]“影響”就包括了增加,所以為答案。如果是[D]“反映”,則關聯松散,這里講的是直接對犯罪率有明顯的影響。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句子段落的結構。
同學們的很多閱讀習慣都不甚正確,一句話不讀完,看到空就開始做,這是做完形最大的忌諱,比如1997年的完形真題:
The phenomenon provides a way for companies to remain globally competitive _______ avoiding market cycles and the growing burdens.
48. [A]but [B]while[C]and [D]whereas
這里選關系,很明顯得判斷上下文的導向是順還是轉??涨罢f這個現象為很多公司保持全球競爭力提供了一種方式,明顯是褒義的;空后面來了一個偏貶的詞:avoid。當然,后面的導向得看avoid了什么東西。如果躲避了一個好的東西,就應該是貶義的;如果規避了壞的東西,整個就是褒義的了。這里躲避的是市場周期,市場周期是好還是壞?很多同學沒有專業背景,覺得市場周期、市場規律是科學的東西,所以是好的,進而就認為規避科學是壞事,在[A]和[D]里面選了。這種主觀想出來的答案一般都是錯的,因為完形考的是整體性,一定要尋找到支撐才算做出答案。如果我們看完的話,就會發現“躲避”這個詞的后面不僅有“市場周期”,還有“日益增長的負擔”。市場周期我們判斷不出好壞,負擔這個東西對于公司肯定是不好的,這兩個東西之間由and連接,即并列關系,所以市場周期也是不好的。不要皺眉,因為這不由你臆測,文章說什么就是什么。文章怎么說?往后看。在這一題中,規避了不好的東西對于公司來說就變好的東西了,所以空前后都是褒義的,應該在while和and里面選擇。空后的動詞是-ing形式,而前面是一個句子并且沒有分詞,所以不是并列,排除and選while。當然,這一題的難度還在于同學們考研閱讀做得太多了,一看到while就覺得是“然而”的意思,而忘記了while表“同時”的基本用法了。
看到這里我相信大家對于往后看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我們再用兩個的例子來強化一下:
2006年:
___5__ everyone agrees on the number of Americans who are homeless. Estimates _____ anywhere from 600,000 to 3 millions.
5 [A] Generally [B] Almost [C] hardly [D] Not
這一題上來就問每個人是否同意美國無家可歸的人的數量。后面馬上說估計從60萬到300萬不等,顯然不是每個人都同意,選[D]。C幾乎每個人都不同意太過夸張也沒有根據。
Boston Globe reporter Chris Reidy notes that situation will improve only when there are ___17__ programs that address the many needs of the homeless. _____ Edward Zlotkowski, director of community service at Bentley College in Massachusetts, _____ it, “There has to be ____ of programs. What’s needed is a packaged deal.”
17. [A] complex [B]comprehensive [C] complementary [D] compensating
本題是2006年完形最后一段的后部分,說只有當有一個什么樣的計劃時,無家可歸的人的情況才能得到改進。如果光憑這句話,很容易選成[D]“補償”,很多人想只有補償他們才能改進??墒且獣r刻記得后面是發展和支撐。后面很規律地給出了一位學者的話作為支撐(閱讀里面也經常這樣):那個人說,我們需要的是一個一攬子的交易和計劃(最后一句話)。一攬子的計劃是什么?說明不是單個計劃,而是一些計劃,所以應該選[B]“綜合的,廣泛的”。
最后想說的是,考完形填空是在考心態。首先要靜下心來,不要浮躁;要每分必爭,不要心存僥幸。再次,做題要堅信后面會給支撐和線索,不要憑空臆測或者手忙腳亂。從大的角度來講,考研就是考心態和耐力,它很難,難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人生就是充滿艱險的,考研只是一小步而已。我們要用熱情、信念和準備支撐到最后,即便結果是失敗你也收獲了對待艱險的心態和方法,這些可以讓我們今后面對其他挑戰時更加從容。何況,天道酬勤,在你掌握了正確方法并比別人更加努力的時候,結果就已經確定了。
祝愿大家在正確的努力下,在人生的任何時候,面對挑戰時,都能取得成功。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