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英語知識點答疑之閱讀理解備選題型例題分析總結
命題特點和測試重點
通過前面兩篇文章的分析,我們發現選擇搭配題此類題型的命題呈現一些顯著的特點,總結如下:
1.從內容銜接的緊密程度上來看,被填入的文字要么屬于上一段,要么屬于下一段。2005年考題雖然表面上看每個空似乎都是獨立段落,但這僅僅是表面現象,實際上,有充足的線索表明:至少第41、42、45題都不是獨立段落。無論被填的文字是某段的一部分,還是獨立成段,都提示考生:認真把握所填文字與前后句子在內容上的聯系,是填對選擇項的最可靠線索。
2.除了意思的銜接外,以上樣題中的空和2005年考題的5個空,在空缺處前后的句子及所提供的選項中,一般會出現一些用詞線索,幫助考生在意思之外進一步確定正確答案。
3.因此,填任何空,都要從意思和詞語的銜接兩類線索入手。尤其是在意思理解不透徹的情況下,利用詞語線索把握正確答案就顯得尤其重要??忌欢ㄒ獜倪@兩方面多多練習。
應試策略
了解了選擇搭配題的命題特點之后,我們在做題時就應當采用有效的解題方法,以提高做題的命中率。以下就解題思路向考生提出一些建議:
一、答題步驟
1.利用3~5分鐘,快速閱讀全文,注意要點詞句,力求對文章內容做一個概括了解,但此時先不要讀選擇項的內容。
當然,由于文章中空缺了5處,而且有的地方空缺的是幾句話甚至是一整段,文章的整個結構和邏輯是被打斷了的,因此在短時間內掌握文章要點或邏輯思路是很困難的??忌藭r所要做的只是了解文章及各段的基本話題和內容,切不可求全責備。
如果閱讀兩段后有一種不知所云的感覺,干脆就直接進入第二步,即回到文章開頭,一開始就邊閱讀邊利用內容和詞語線索直接做題。
2.利用10至15分鐘,邊讀邊做題,重點閱讀各個空白處附近的句子,考查選擇項與前后內容的邏輯關系,然后再圈定關鍵的線索詞(包括名詞、動詞、連詞、代詞等),然后從各選項中尋找在內容和詞語上都銜接合理的選擇項,確定答案。做題時如果一個題暫時做不出或拿不準,可先放過,繼續往下讀,先做容易的題,以免在一個題上過多浪費時間。
3.利用3至5分鐘重新閱讀相關詞句(不必再通讀全文,因為時間上可能已經不允許),最后確認一下已經做出的選擇。同時,別忘記做起初沒做出的題或沒把握的題,因為已經排除了幾個選擇項,此時可能會變得簡單起來了。
最后要提醒考生的是:做該部分最好不要超過25分鐘,以免占用做其他題型題的時間。另外,每做完一個題,建議考生在相應選擇項上標示出題號。
二、解題方法和技巧
1.從內容上判斷。
在做題時最重要的是要讀懂空白前后的句子(有時候是一句,有時候不止一句),明白前后表述的內容,然后根據意思的連貫性或邏輯性做出選項。在此基礎上,再利用關鍵詞線索確認答案。
2.從詞匯上鎖定線索。
做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保持對一些線索詞的敏感,最主要的線索詞是空白前后的名詞和動詞,尋找答案時注意在選項中查找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或表示同一類事物的詞語等;其次是代詞、數詞、表示時間/年代的詞、地點/名稱等專有名詞等。尤其是在讀不懂句子的情況下,利用這樣的線索詞尋找答案是很有效的方法。
3.從連接詞上查找線索。
由于英語的句段之間經常會運用關聯詞表示銜接和過渡,使文章邏輯更清楚和連貫,因此,文章中和選項中表示各種邏輯關系、起連接作用的連詞、副詞、介詞短語,無論是表示轉折、因果、遞進,還是表示舉例、類比等關系,都是很重要的線索。
三條原則:
1.對空白處前后句做重點考查。
就近尋找關鍵線索,即重點閱讀問題空白處的前一兩句或后一兩句,尋找以上提到的三個方面的線索信息。
2.保持對邏輯關系的敏感。
文章中的邏輯思路通常會用一些表示時間/空間關系、并列/遞進關系、因果關系、讓步/轉折關系、例證關系、從屬關系的語句來展開。在做題時要保持對表示這五種關系的語句高度敏感,分析句子的重點是什么,前后的邏輯關系是什么等。
3.始終注意內容的連貫。
選擇出的正確答案必須從意思、詞匯線索等起到承上啟下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題型的選項中有兩個干擾項。通常干擾項在意思上與原文內容表面上是相關的,但其意思可能會太泛或太窄,或涉及本文未涉及的其他方面,與上下文不能很好地銜接連貫。
文章段落的語段特征
被考文章通常是由幾個段落構成的,每個段落都是文章的組成部分,而且又是一個自成一體、相對獨立的整體。段落的長短不一,值得注意的是:短的段落有時可能是起承上啟下作用,作為一個過渡或轉折段;有時可能是進行一次概括,也有可能是用來強調某個觀點。
大多數段落通常符合以下三個標準:完整性、一致性和連貫性。
一、完整性。完整性是就段落的內容而言。段落的內容應較充足而且較完整,一般來講,一篇議論文的段落由主題句和若干展開句(有時段尾進行小結)構成。有時,段落的開頭沒有主題句,而在結尾處總結概述本段的主題。由于段落的主題句通常位于段首或段尾,又由于被考的部分通常處于段首或段尾(2005年考題實際上也是如此,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每個空白處似乎都是獨立的段落,見上文分析),所以,把握段落主題(或主要方面)顯得十分重要。
二、一致性。一致性表現為一個中心思想(central idea)統率整個段落的內容,也就是說,段落中所有的擴展。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