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考研英語 >> 正文  2010年考研英語翻譯特別集訓系列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紖^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海考區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作為一項復雜的腦力勞動,翻譯有時比創作都難,常常讓人覺得絞盡腦汁仍難以滿意。任何做翻譯的人,恐怕都會有過“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感慨。但是,對于考研的學生來說,要在高度緊張的十幾分鐘內閱讀一篇400詞的文章并翻譯大概150詞(5句話),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字斟句酌的。許多考生都覺得:在做翻譯時,理解英語已不容易,要用中文表達更是困難。那么,如何才能在考研英語考試中正確地理解英文并將其“準確、通順、完整”地表達成地道的中文呢?我們認為,對于參加考研的學生來說,除了增加自己的詞匯量和文化知識儲備之外,還要努力學習一些有關英語句型結構方面的基本知識,這是因為任何英譯漢的翻譯方法和技巧都是基于對英語句子結構的正確分析和理解基礎之上的。任何脫離英語句子結構的翻譯都不可能達到“準確、通順、完整”的翻譯標準。所以,對于每位參加考研的考生來說,利用平時的時間認真研究英文的句型結構及其與漢語的區別是做好考研翻譯題的最佳捷徑,是以不變應萬變的完全之策。
    
    英語的基本句型(簡單句)
    
    句子都是由一些詞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的,這種組合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研究表明,英語語句的規律性是非常明顯的,它一般是以動詞為核心的。所以,按照英語中的動詞的類型(五種,即:不及物動詞、系動詞、單賓動詞、雙賓動詞和復合動詞)可以把英語句型劃分為五種基本的句型。
    
    第一節 英語五種基本句型
    
    1.主語+不及物動詞 (SV句型)
    
    【例句】 The girl is crying。
    
    【譯法】 可以直接順譯成漢語。
    
    2.主語+系動詞+主補(SVC句型,“系動詞+主補”也合稱為復合謂語)
    
    【例句】 The food tastes good。
    
    【譯法】 可以直接順譯成漢語。
    
    3【例句】 Mike had finished his homework。
    
    【譯法】 基本上可以直接順譯成漢語。
    
    4.主語 + 雙賓動詞 + 間接賓語 + 直接賓語(SVOO句型)
    
    【例句】 He bought me a book。
    
    【譯法】 大致可以順譯為漢語的雙賓語結構。
    
    5.主語 + 復合動詞 + 賓語 + 賓補(SVOC句型)
    
    【例句】 The professor advised me to read more books。
    
    【譯法】 基本上都可以順譯為漢語的兼語句。
    
    以上是英語中的五個基本句型,其他的句型都可以看作是這些句型的變體。比如:He put the book on the desk。這句話雖然不能直接歸于以上五種句型,但可以把它看作是句型3的拓展。
    
    二、分析總結
    
    (1)五種基本句型都可以進一步簡化為“主語 + 謂語(動詞的時態或語態的完全組成部分)”的形式。其中的謂語是判斷句子結構的最基本單位,有一個謂語就是一個單句,這是英譯漢中分析句子結構的主要依據。
    
    (2)至(4)略
    
    第二節 英語中的復雜句
    
    一般認為,英語中的句子按照其結構可以分為簡單句、并列句和復合句三種類型。為了敘述的方便,本書將并列句和復合句統稱為復雜句。復雜句,尤其是復合句是考研翻譯的重點,幾乎所有的翻譯句子都是復雜句。
    
    一、并列句
    
    并列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簡單句并列在一起構成,一般由并列連詞、連接副詞或逗號、分號、冒號等將各分句連接起來。例如:
    
    【例1】The earth is one of the sun’s planets and the moon is our satellite. (連詞and 連接)
    
    【譯文】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個行星,月亮是我們的衛星。(順譯)
    
    【例2】 She was very tired, nevertheless she kept on working. (連接副詞nevertheless引導)
    
    【譯文】她很累了,但仍然堅持工作。(順譯)
    
    【3】  Heavy clouds rose slowly from the horizon; thunder drummed in the distance. (用分號連接)
    
    【譯文】濃云從地平線緩緩升起,遠處雷聲隆隆。
    
    上述并列句都是簡單的并列句,都由一些簡單句構成。如果在其中的任一分句中加入其他的從句成分,就可以變成一個比較復雜的復合句。例如:
    
    【例4】While the men worked to strengthen the dam, the rain continued to fall; and the river, which was already well above its normal level, rose higher and higher。
    
    【分析】這是由兩個分句(用冒號連接)組成的并列句,各個分句都有自己的從句,所以是一個復合句。第一個分句中有一個while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第二個分句中有一個which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其主干就是:The rain continued to fall and the river rose higher and higher,其他都可以看成是附加成分。
    
    【譯文】 當人們正在加固河堤的時候,雨還在不停地下;河水已經遠遠超過了正常水位,漲得越來越高了。
    
    在實際生活和考試中,這樣的語言現象是屢見不鮮的,比這復雜的句子也比比皆是。考研翻譯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測試考生理解英語復雜句子結構的能力”。但是,如果考生能夠掌握各種基本的句子結構(包括簡單并列句和簡單復合句),理清它們之間的層次關系,不管多么復雜的句子結構,都可以迎刃而解。這也是本章寫作的主要目的。
    


    二、復合句
    
    復合句是由一個主句和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從句構成。主句是全句的主體,從句必須由關聯詞引導(有時可以省略),是附屬成分,但有自己的主語和謂語部分。例如:When I got there they had left for Shanghai。這句話中主句是they had left for Shanghai,從句是when I got there。
    
    按照從句在句子中的功能,可以將從句分為三大類:名詞性從句(包括主語從句、表語從句、賓語從句和同位語從句)、狀語從句和定語從句。
    
    (一) 狀語從句(略)
    
    (二) 定語從句
    
    定語從句是英語中最重要、最復雜的從句之一。根據與主句關系的緊密性,定語從句可以分為限制性定語從句和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定語從句雖然看起來都是做定語,但有時卻與主句存在某種邏輯關系,特別是非限制性定語從句,需要仔細對待,理清兩者之間的關系。
    
    【例7】 Water, which is a clear liquid, has many uses. (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與主句是并列關系)
    
    【譯文】水是一種清澈的液體,它有很多用途。
    
    【8】 We can read of things that happened thousands of years ago in the Near East, where people first learned to write. (where 引導的定語從句與主句有明顯的因果關系)
    
    【譯文】因為近東的人們最早學會使用文字,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幾千年前發生在那里的事情。
    
    一般來說,定語從句都是緊跟在其先行詞之后的,但有時候定語從句并不緊跟其所修飾的先行詞,而是被一些其他的詞語隔開,成為隔離的定語從句。這種現象在書面語中很常見,是造成閱讀理解和翻譯的難點所在,也是考研翻譯的重點,要特別留意。例如:
    
    【例9】A new teacher will come tomorrow who will teach you English. (定語從句不是緊跟在其修飾的先行詞teacher之后,而是被will come tomorrow 分割,置于句尾,表示強調)
    
    【譯文】明天有一位新老師來教你們英語。
    
    對于這樣的定語從句,可以依據以下方法來判斷:根據先行代詞或先行副詞來確定先行詞。因為先行詞一般是名詞、代詞或相當于名詞的詞,所以只要在先行代詞或先行副詞之前找到名詞、代詞或相當于名詞的詞,將其代替先行代詞或先行副詞置于定語從句中便可以驗證先行詞的真偽。例如:
    
    【例10】We may define chemistry as the science in which we deal with the chemical change in matter as a result of which it is possible to form a new substance。
    
    【分析】該句中的兩個which都是定語從句的先行代詞,第一個代替science,第二個代替哪個單詞呢?正常而言,應該是matter,但事實上代替chemical change。如果你將matter置于從句中,沒有因果關系(as a result of),所以只能是chemical change。
    
    【譯文】我們可以把化學定義為關于物質化學變化的科學,化學變化可能會形成新的物質。
    
    【例11】Mike told her the story of the young pilot which I narra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book。
    
    【分析】此句中的the young pilot 把which與其先行詞story分割開,因為如果先行詞是pilot,則不能用which代替,只能用who或that。
    
    【譯文】邁克把我在書本開頭講過的那個關于一位青年飛行員的故事講給她聽。
    
    此外,定語從句中還有一種較難理解的情況,即:含有一個定語從句的定語從句。這種定語從句被稱為復合定語從句,其所含的從句結構多由主語加表看法或意見的謂語動詞組成,是整個定語從句的一個組成部分。復合定語從句的主語可以省略,也可以不省略。例如:
    
    【例12】He is just the type I always knew would attract her. (省略主語的復合定語從句)
    
    【譯文】我一向知道他正是會吸引她的那種類型。
    
    或:他正是我一向知道的會吸引她的那種類型。
    
    【分析】該句有三個謂語部分,即一個系表結構、knew和would attract,但沒有任何連接詞,所以可以判斷是省略了兩個連接詞。仔細研究,可知:I always knew would attract her是一個省略掉主語that的復合定語從句,其中I always knew 應該是that would attract her的一個定語從句,完整的句子應該是:He is just the type that that I always knew would attract her。第一個that既是復合定語從句的先行代詞,也是復合定語從句的主語,還是其內部定語從句that I always knew的先行詞。因為第二個that在定語從句I always knew中做賓語,所以會省略掉;而第一個that是復合定語從句的主語,也可以省略,但在正式文體中一般不省略。例如:
    
    【例13】It was a discovery that scientists said could alter their theories about life’s earliest beginnings. (未省略主語的復合定語從句)
    
    【分析】該句有三個謂語部分,即:一個系表結構、said和could alter,但只有一個連接詞that,所以應該省略了一個連接詞。經研究,可知that scientists said could alter their theories about life’s earliest beginnings是一個復合定語從句,that是先行代詞,也是主語(未省略),還是其內部的一個定語從句scientists said的先行詞;同時,由于scientists said的先行代詞that在定語從句中做賓語,所以可以省略。
    
    【譯文】科學家們說,那是一項會改變其有關生命最早起源的理論的發現。
    
    或:那是一項科學家們說會改變其有關生命最早起源的理論的發現。
    


    (三)名詞性從句(略)
    
    第三節 英漢語言的主要差異
    
    正如第一節所述,就基本的句型結構(簡單句)或句子主干(主語、謂語和賓語)而言,英語和漢語基本上是相同的,可以相互直譯或順譯,這是兩者可以互譯的基礎。但是在實踐中,由于受不同的傳統習慣、思維方式、歷史文化等的影響,英語和漢語都具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并不能簡單地直接轉化,這是兩者互譯的困難所在,也是吸引眾多翻譯精英不懈努力的魅力所在。所以,除了掌握一些必要的翻譯技巧之外,要做好英譯漢的翻譯工作或順利通過考試,還必須要通過大量的親身實踐,通過對英漢兩種語言的比較研究,掌握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及其處理方法,進一步加強自身對英語的理解能力和對漢語的駕馭能力,從而提高翻譯的綜合能力。
    
    對于考研翻譯來說,接觸過的考生都知道,它的五句話基本上都是復雜的長句,不但句子較長,而且句式復雜?;A扎實的同學,或許還能理清結構,知道所要表達的意思,但即使如此,要想找到確切的漢語表達方式,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大多數考生認為,做考研翻譯就像但丁的三部曲:閱讀理解是地獄,轉化表達是煉獄,考分滿意是天堂。事實上,如果考生能夠對英漢兩種語言之間結構方面的差異有所了解,掌握兩者之間的一些轉化規律,再假以時日反復練習,做好考研翻譯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獲得天堂般的感受也是指日可待。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眾多語言學前輩的研究成果,在此總結出英漢語言在結構方面的一些主要差異,相信對各位考生必有所裨益。
    
    一、英語重形合 漢語重意合
    
    就整體結構和表達方式而言,英語是一種形合性的語言,而漢語則是一種意合性的語言。英語的句子一般是按照固定的結構和方式來組織和表達的,偏重于形式;漢語的句子則是按照其字詞的含義來組合和連接的,表達方式靈活多變,偏重于語意。英語句子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時態、標點符號、連接詞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漢語句子之間的關系則要靠句子本身的語意來表現。
    
    【例1】 Another 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
    
    【譯文】再試一次,你就會成功。
    
    或:只要再試一次,你就會成功。
    
    【分析】本句是一個由and連接的簡單并列句,一般將來時態明確表明了兩句間的動作關系。但漢語譯文就比較靈活,句子之間的關系主要靠語意來表達,關聯詞可譯(括號內譯文)也可不譯,習慣于不譯。
    
    【2】 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 reduced by many times the size of the computer of which it forms a part, thus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ortable minicomputer。
    
    【譯文】現在集成電路成了計算機的組成部分,使計算機的體積大大縮小,從而產生了新一代的可攜式微型計算機。
    
    【分析】本句是由一個主句、一個定語從句和一個分詞狀語組成的主從復合句。主句用現在完成時,定語從句用一般現在時,再加一個由thus連接的現在分詞短語作狀語,通過時態、逗號、關聯詞和現在分詞短語把各句之間的關系表達得非常清楚。而漢語則在對各句簡單陳述的基礎上,通過調整語序和運用“使”、“從而”的詞意把各句之間的層層遞進的因果關系表達出來。
    
    掌握“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的差異是做好英漢互譯的核心。英譯漢時,要盡量在理清英語各句關系的基礎上,打亂其原有的句式結構,按照“漢語重意合”的表達習慣和方式,重新組織句序;相反,在漢譯英時,要把漢語各個分句的關系盡量用連接詞、時態和標點符號等予以表示,最后按照英語的表達習慣組合成復雜的句子結構。例如,眾所周知的,雖然“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了)這句典型的中式英語也廣為接受,但它是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是典型的不顧英語語法和句型結構的誤譯。其實,按照英語的語法結構,應該這樣表達:It’s a long time since we saw。
    
    此外,在做英譯漢時,要盡量避免“翻譯腔”。所謂“翻譯腔”,就是指英文的意思雖然勉強能懂,但直譯或硬譯的痕跡到處可見,“洋味”太重,可讀性太低。究其原因,一是實踐較少,經驗不足;二是語言能力有限,重形式而輕內容,沒有掌握英漢兩種語言的基本差別和一些必要的翻譯技巧,見到什么就翻譯什么。
    
    【3】 When a representative exceeds his allotted time, the President shall call him to order without delay。
    
    【譯文】(翻譯腔)當一位代表超過他的分配時間,主席將告訴他命令,不要推遲。
    
    (改進)(如果)代表發言超過規定時間,主席應督促他遵守規則。
    
    【分析】該句是一個when引導的主從復合句,看似一個簡單的“主將從現”句,但卻不能直譯成漢語(如第一句譯文)。When 從句其實表示一種假設,如果直譯成“當……時候”,就沒有表達出原句的邏輯關系;his這樣的形容詞性物主代詞翻譯成中文時可以不譯;shall是個情態動詞,不是將來時;order是名詞,表示“規則”,不能硬譯為“命令”。
    
    二、英語句長復雜 漢語句短簡練(略)
    
    三、英語多被動語態 漢語多主動語態
    
    盡管英語和漢語中都存在被動語態,但相比較而言,英語更喜歡使用被動語態,特別是在一些正式的書面文體中,比如科技英語、醫學英語等。有時,漢語也會經常使用一些由“被”引導的被動句,但是更多的時候是用主動表被動,比如由“讓”、“給”、“由”、“據”等詞語表達的句子。所以,在英譯漢時,要盡量把英語的被動句翻譯成漢語的主動句,尤其是一些習慣的表達方法,比如:it is said that…(據說……),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大家普遍認為……)等這些約定俗成的習慣用法。一般說來,可以把英語句子的主語變成漢語句子的賓語,再將被動語態部分翻譯成主動;如果英語句子有by引導的施動者,將其譯為漢語的主語;如果沒有,則可不要或根據需要予以補充?!?】 It was still thought unusual in some places that programs could be called up by viewers to be displayed on their TV screens at home。
    
    【譯文】有些地方的人們仍然認為,觀眾打電話要求在自己家里的電視屏幕上播放節目是一件不平常的事情。
    
    【分析】原文中有三個被動語態形式was thought, could be called up, to be displayed, 都譯成了漢語的主動語態:“認為”、“打電話”和“播放”。其方法是:it was thought that…,按照漢語習慣,補充了主語,譯為“人們認為……”;could be called up,將by后施動者viewers譯成主語,被動部分譯成主動;to be displayed譯成主動修飾programs。
    
    【例6】 New actions must be taken to prevent air pollution。
    
    【譯文】必須采取新行動來阻止空氣污染。
    
    【分析】原文是一個簡單的不需要指明施動者的被動語態,所以直接將主語變成賓語,被動語態部分翻譯成主動就可以。
    
    此外,在有些情況下,英語中的被動語態翻譯成漢語的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都可以。例如:
    
    【例7】 The famous hotel had been destroyed by the big fire。
    
    【譯文】大火把這家著名的旅館毀掉了。(主動)
    
    這家著名的旅館被大火毀掉了。(被動)
    
    【例8】 She was caught in the downpour。
    
    【譯文】她淋雨了。(主動)
    
    她被雨淋著了。(被動)
    


    四、英語重心在前 漢語重心在后
    
    英漢兩種語言的邏輯思維有明顯的不同:英語往往是“開門見山”,先表明結論,再進行論證、描述或講述事實,也可簡單概括為“先果后因”,即重心在前;漢語則習慣于“循序漸進”,往往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由事實到結論或由因到果進行論述,可以簡單歸納為“先因后果”,即重心在后。
    
    在英譯漢時,我們要注意這種邏輯思維上的差異。具體地,在正確理解英語原文邏輯關系的基礎上,打亂英語的句子結構,按照漢語思維邏輯的表達方式重新安排句子的語序。例如:【9】 Mr. Smith was arrested when he himself was not aware that crime he had committed。
    
    【譯文】史密斯先生自己還不知道犯了什么罪,人家就把他逮捕了。
    
    【例10】 Everybody here has a chance to study unless he doesn’t want to。
    
    【譯文】除非自己不愿意學,這里的每個人都有學習的機會。
    
    【分析】上面的兩句話中各有一個從句:時間狀語從句和條件狀語從句。按照英文的習慣,這兩種從句一般位于主句之后,以突出主句的重要性,也就是重心在前;但是,漢語習慣按照時間順序、事件的因果關系等來表達,即重心在后。所以,遇到翻譯狀語從句時,一定要注意兩種語言思維邏輯表達的差異性,對句子的語序作出必要的調整。
    
    再如,比較復雜的句子:【11】 Howeve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has been found necessary from time to time to ensure that economic opportunities are fair and accessible to the people, to prevent flagrant abuses, to dampen inflation and to stimulate growth。
    
    【譯文】然而,為了確保人人均可獲得平等的經濟機會,防止公然的不正當行為,抑制通貨膨脹并刺激經濟增長,人們發現政府的干預常常是必要的。
    
    【分析】如果按照原文的語序來翻譯,恐怕各位讀者都不知所云。該句雖長,但只有一個主句和一個從句。主句是被動語態,需要翻譯成漢語的主動語態,并加主語;to ensure與其后的to prevent, to dampen和to stimulate是四個并列的目的狀語,可譯成漢語的四個并列分句;最后,再按照漢語邏輯思維的方式重新調整原文的語序。
    
    五、英語注重省略 漢語注重補充(略)
    
    六、英語多抽象詞 漢語多具體詞(略)
    
    七、英語多替換 漢語多重復(略)
    
    八、英語多代詞 漢語多名詞(略)
    
    九、英語結構緊湊 漢語結構松散(略)
    
    十、英語重綜合 漢語重分析(略)
    
    十一、英語好靜 漢語好動(略)
    
    十二、英語重物 漢語重人(略)
    
    總而言之,以上十二條是英漢兩種語言在邏輯思維和表達方式上的一些明顯區別,也是掌握好英漢互譯的必要前提。只有抓住這些區別,依據各自的特點,在翻譯實踐中反復練習、體驗,才能抓住英漢翻譯的關鍵,才能找到英漢翻譯的一條捷徑。
    
    第四節 考研翻譯常見的誤區
    
    翻譯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腦力活動,涉及文化、知識、思維、表達和經驗等多個層面。要做好英譯漢,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不僅要求譯者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熟悉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具備完善的表達技巧和長期的翻譯實踐,而且要求譯者擁有善變的能力。譯者既不能脫離原材料,但又不能局限于原材料;既能進行英語思維,又能運用漢語思維;表達既要忠實于英文,又要符合漢語習慣;譯文既能傳形,又能傳神。所以,對于任何譯者而言,英譯漢時,只能做到更好,絕對不能做到最好;只能盡量避免錯誤,絕對不可能不犯錯誤。
    
    由于各位考生自身素質參差不齊,考研翻譯中的錯誤也可謂千奇百怪、錯綜復雜,從思維到表達、從句意到詞意,各種錯誤真是應有盡有,難以一一陳述。誤譯,主要是由于譯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理解了英語原文的真實意義,不能根據上下文推斷詞語的含義造成的??偨Y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歸納起來看,考生的誤譯主要源于以下幾個方面:缺乏文化背景知識,不懂句子結構,誤解邏輯關系和詞不達意,等等。
    
    一、缺乏文化背景知識
    
    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孿生體,沒有不受文化影響的語言,也沒有不用語言傳播的文化。無論是在英譯漢還是漢譯英的實踐中,無論是在日常交往還是正式場合,由于缺乏對英美文化的了解而造成的誤譯比比皆是,甚至因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損失。所以,了解英美語言國家的文化,是一個英漢翻譯者的必修課。對于考研的學生來說,出國體驗這種文化是不現實的,但不能因此就因噎廢食,相反,要從實際出發,利用各種現實途徑,通過報紙、網絡、書刊雜志來積極了解英美文化,在努力實現考研奮斗目標的同時,切實提高自己的翻譯、表達和跨文化交往的能力。
    
    下面通過一些具體的實例來簡單介紹以下缺乏文化背景知識造成的誤譯。【1】 Television has changed the importance of issues. It can be argued that since the 1960 presidential debates we have elected people, not platforms。
    
    【譯文】電視已經改變了政治見解的重要性??梢宰C明,自從1960年以來的總統選舉中,我們選擇的是人,而不是政治綱領。
    
    【分析】Platform一詞的原意是“講臺、講壇”,但經常被引申用來指美國各黨的“競選綱領”,這是因為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代表美國兩大黨派競選的候選人都要在講壇上闡述各黨的競選綱領。如果將這里的platform簡單地譯為“講臺”,就會產生誤譯,表明對美國大選缺乏一定的了解?!?】 The blue chip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too, although down 12% form its all time high, was broadly back to its November value。
    
    【譯文】匯集績優股的道瓊斯工業指數雖然從歷史高點下跌了12%,也大幅回升到了去年11月份的價位。
    
    【分析】原文中的blue chip字面意思是“藍色的籌碼”,源自撲克牌游戲;在證券市場上,它是指股市中那些業績優良的績優股,比如IBM、GM等在股市上表現良好的上市企業,他們的股票通常都是投資者所青睞的。盡管可以按照字面意思直譯成“藍籌股”,但意譯成“績優股”意義更為明顯。
    
    【例3】 【例4】【例5】略
    


    二、不懂句子結構
    
    要成功翻譯一篇英文文章,既要對英語原文理解正確無誤,又要把漢語表達得流暢通順。但在這兩者中,正確理解原文既是起點也是關鍵。而要做到正確理解原文,就需要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特別是英語句型結構知識和正確分析英語句子結構的能力。分析英語句子結構,是理解英語句子含義的基礎。許多考生反映,一看到長句就恐慌;再加上幾個不認識的單詞,直接就發懵了,根本不知道原文講什么,所以只能認識幾個單詞就翻譯幾個單詞,寫出的譯文自己都不知所云。這怎么能得高分呢?【6】 My point is that the frequent complaint of one generation about the one immediately following it is inevitable。
    
    【譯文】我認為一代人對下一代人的抱怨是難免的。
    
    【分析】原句雖短,但要正確分析句子結構也不容易。由于受inevitable慣用法的影響,很多人可能直接將it is inevitable 看作一句話,這樣就沒有正確分析句子結構,結果必將影響到翻譯的質量。事實上,這句話的主干是my point is that the complaint is inevitable, it是following的賓語,指代one generation。另外,本句也要注意complaint…about的用法和the one 的指代(the one generation)。
    
    【例7】【例8】 略
    
    三、誤解邏輯關系
    
    在正確理解原文句子結構的基礎上,如果局限于原文的句子結構,沒有真正弄懂各句之間的邏輯關系,也會造成誤譯。這是因為,英語中的許多連接詞本身就有不同的含義,比如as,既可以引導原因狀語從句,也可以引導時間狀語從句和定語從句,還能和其他詞構成新的引導詞和短語等;而且某些連接詞引導的從句的表面邏輯關系與實際邏輯關系并不相同,比如所有的定語從句看起來都是作定語,但實際上有時卻從原因、結果、目的或條件等方面對被修飾詞加以限定,所以為了更確切地表達這種邏輯關系,往往將一些定語從句譯成相應的狀語從句。另外,在正義反說或反義正說方面,還有對狀語是修飾限定動詞還是整句話,某些詞語是作狀語還是作定語,或者是否存在否定轉移的理解等,都可能造成邏輯關系的誤譯。例如: 【9】 In our travels, we didn’t find the power of women as pervasive in the communes as in the cities。
    
    【譯文】在旅行中,我們發現婦女在公社中的影響不如她們在城市中的影響那樣廣泛。
    
    【分析】這是明顯的否定轉移,句中實際否定的部分是not so pervasive in the communes as in the cities,而不是如原文所看起來的那樣否定find。
    
    所謂否定轉移,是指英語中有的否定句中的not在形式上否定謂語的行為或狀態,但實際上是否定句子中的其他成分。因此,在英譯漢時,要注意這種否定轉移,并將其按照漢語的表達習慣體現出來,這就是翻譯否定轉移的方法。
    
    【例10】【例11】【例12】 略
    
    四、詞不達意
    
    英漢兩種語言,除了一些專有名詞之外,幾乎沒有絕對等值的詞語,主要是因為兩種語言中的詞匯都普遍存在一詞多義、一詞多類的現象。正如一位語言學家所說:“在新的上下文里使用的每一個詞都是新詞。”正是詞的這種多義性和變義性,決定了對英語詞義的理解及其漢語表達是英譯漢的難點所在。所以,對于英譯漢中每個詞語的翻譯都需要仔細斟酌,不可輕易憑經驗而譯。英語中有這樣兩句話:“You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理解一個詞要看它的搭配關系)和“No context, no text。”(脫離上下文,就不能正確地理解詞義),講的就是理解詞的方法。換句話說,就是要根據上下文和搭配關系來理解詞義。
    
    因此,在翻譯一個詞時,看到的絕不應該僅僅是這個詞本身,必須充分考慮它在上下文中所處的地位以及與其他詞的搭配關系,孤立的譯詞是下下之策。實際上,從事過翻譯的人都會有這樣一種強烈的感覺,一個詞在上下文中的實際詞義往往在詞典中找不到字面的對應詞。所以,在英譯漢時,要遵循“譯詞看句子”的基本原理,既遵守詞義理據,又能融會貫通,通過靈活善變的思考,把握每個詞的種種含義,做到求義于詞典而又不拘泥于詞典。
    
    下面從對詞義理解有重大影響的幾個方面來簡單說明一下譯詞時可能存在的誤譯情況:(下略)
    
    考研翻譯解題技巧
    
    作為一種考試,考研翻譯既具有翻譯的一般特點,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與一般翻譯相比,考研翻譯的最大特點是要在較短的有限時間內翻譯出能夠獲得高分的譯文,容不得考生像平常翻譯那樣去慢慢地斟詞酌句。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要加強平時的知識積累,盡可能地增加詞匯量并了解英美文化之外,最關鍵的就是要縮短考研翻譯所需的時間。而要縮短考研翻譯的過程,就必須了解考研翻譯的特點,掌握考研翻譯所必需的一些解題方法和技巧。這里,筆者將從考研翻譯的過程入手,詳細分析考研翻譯中所需的各種方法和技巧,并據此提出一個能夠有效縮短考研過程的、非常實用而又容易掌握的考研翻譯策略——句子結構分析法。它可以讓考生在現有的英語基礎上,迅速抓住考研翻譯的核心問題;在較短的時間內,突破考研翻譯,獲得理想的成績。
    
    第一節 考研翻譯的步驟
    
    表面看來,翻譯就是英漢兩種詞匯的互相表達,但是事實并非如此。英語和漢語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英譯漢不僅僅涉及詞義轉化的問題,還是一個復雜的理解、分析、選詞、表達的過程,會受到種種主客觀因素的限制和影響。
    
    為了突破考研翻譯的瓶頸,筆者根據考研翻譯的實踐和特點,將一般翻譯過程中的兩個階段(正確理解階段和充分表達階段)詳細地分解成四個步驟:分析句子結構、理清邏輯關系、充分表達語義、認真檢查核對,以充分突出影響考研翻譯的關鍵因素。同時,借用其中最重要一步的名稱(分析句子結構)將這種專門針對考研翻譯的方法命名為“句子結構分析法”。
    
    一、分析句子結構
    
    歸納來看,考研翻譯五個劃線部分的句子基本上都是復雜的長句(20個以上單詞),或者是帶有復雜修飾成分的并列句,或者是帶有兩個以上從句的主從復合句。所以,結構分析是做好考研翻譯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分析句子結構,就是要弄清楚以下三點:第一,分割句子,簡化結構;第二,濃縮各單句的主干,簡化成英語中的五種基本句型;第三,確定各單句中的修飾語成分及各詞之間的關系。
    
    (一)分割句子
    
    分割句子,就是以簡單句為基本單位將整個長句分成若干個短句。英語重結構,無論多么復雜的長句,都是由一些簡單句依據一定的規律組合而成的,這就為分割提供了依據和可能。分割句子的基本方法有兩種:一是以謂語為標準,有幾個謂語就可以將其劃分為幾個簡單句;二是以連接詞為標準,有N個連接詞就有N+1個簡單句。但是,由于英語中省略現象的普遍存在,更多的時候需要綜合使用上述兩種方法,相互補充、相互驗證。
    
    這里的謂語具有廣泛的含義,不僅包括一般的謂語動詞,而且還包括復合謂語(由系動詞+表語組成)。簡單而言,這里的謂語就是指包括系表結構在內的時態或者語態的完整組成部分,具體見下表(以英語中最基本的8種時態或語態為例):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