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考研政治 >> 正文  200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真題_中醫綜合試題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紖^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海考區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0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中醫綜合試題

 

一、A型題:1-8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A、B、C、D四個選項中,請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中醫學整體觀念的內涵是

A形神合一的統一觀  B自然界是統一的整體

C以五臟為中心的統一觀  D人體為整體,并與自然界統一

2“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說明的陰陽關系是

A陰陽對立  B陰陽互根 C陰陽平衡  D陰陽制約

3下列選項中,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的是

A角、徵、宮、商、羽  B呼、歌、笑、哭、呻

C筋、肉、脈、骨、皮毛  D青、黃、赤、白、黑

4“肺為水之上源”指的是

A肺氣宣發,布散津液  B肺氣肅降,有利大腸吸收津液

C輔助心君,轉輸氣血津液  D宣發肅降,通調水道

5.脾主升清主要是指

A脾之陽氣主升  B脾以升為健  C脾氣散精,上歸于肺 D運化水液,轉輸周身

6人體骨骼的發育主要信賴于

A肝藏血以養骨   B腎藏精生髓以養骨

C脾運化精微以養骨  D心主血脈,推動氣血以養骨

7膽汁的生成源于

A肝之余氣 B肺之宗氣  C心之營氣  D脾胃之精氣

8氣機升降之樞是指

A肺主呼氣,腎主納氣  B心火下降,腎水上升

C肝主左升,肺主右降  D脾氣主升,胃氣主降

9水谷精氣與清氣相結合,關系到

A宗氣的生成  B衛氣的生成 C營氣的生成  D元氣的生成

10足陽明胃經與它經相交的部位是

A在足大趾端交于足太陰脾經  B在目內眥交于足太陽膀胱經

C在食指端交于手陽明大腸經  D在足小趾端交于足少陰腎經

11十二經脈的別絡分出的部位是

A頭面部  B胸背部  C肘膝以上  D肘膝以下

12“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說明了哪兩者的關系?

A氣與血  B津液與血  C氣與津液  D津液與汗

13“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指的是

A陽病治陰  B陰病治陽  C陰中求陽  D陽中求陰

14《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調整陰陽的具體應用,“其高者”的治法是

A因而越之  B引而竭之  C汗而發之  D散而瀉之

15我國現存最早的驗舌專書是

A《傷寒金鏡錄》  B《傷寒觀舌心法》  C《舌胎統志》  D《辨舌指南》

16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精虧神衰所致失神表現的是

A面色無華  B肌肉瘦削  C神昏譫語  D呼吸氣微

17舌質淡白,苔淡黃而滑潤者多見于

A陰虛之人感受濕熱  B陽虛之人感受濕熱

C血虛之人感受濕熱  D氣虛之人感受濕熱

18熱擾神明者出現嘔吐的特點是

A嘔聲微弱,吐勢較徐緩  B嘔聲壯厲,吐勢較猛

C嘔吐呈噴射狀  D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

19痰濕困脾所致嗜睡的特點是

A精神疲憊,似睡非睡  B飯后嗜睡,神疲倦怠

C昏睡伴有鼾聲、痰鳴  D困倦嗜睡,頭腦昏沉

20尿后為余瀝不盡多由于

A腎氣不固  B腎陽虛弱  C瘀阻膀胱  D膀胱濕熱

(責任編輯:考研秘籍網)

21婦人左關尺脈,忽洪大于右手,口不苦,身不熱,腹不脹,多提示

A月經失調  B受孕  C胎死腹中  D月經將至

2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結脈主病的是

A寒痰血瘀  B癥瘕積聚  C宿食停滯  D陰盛氣結

23醫生切脈時,應該用

A指尖  B指目  C指腹  D整個手指

24身熱,初按皮膚熱盛,久按之反不覺熱者,多屬

A熱在衛分  B熱在氣分  C熱在營分  D熱在血分

25患者頭暈乏力,過勞則甚,面色少華,證屬

A痰濕內困  B氣虛  C血虛  D腎精不足

26患者出現發熱惡寒,頭痛,咳嗽,咽干腫痛,大便溏瀉,小便清長,證屬

A上寒下熱  B真寒假熱  C表熱里寒  D真熱假寒

27下列選項中,與亡陽證形成無關的是

A陽氣虛衰基礎上的惡化  B陰寒極盛而暴傷陽氣

C大汗大瀉大失血而致陽隨陰脫  D氣機阻滯而血行不暢

28嬰幼兒前囟閉合的時間應是

A 3-5個月  B 6-8個月   C 9-11個月  D 12-18個月

29按照藥性理論,治療癭瘤、瘰疬的藥物大多具有

A辛味  B苦味  C咸味  D甘味

30下列選項中,不宜配伍使用的藥物是

A草烏與天花粉  B川烏與地龍  C附子與桂枝  D肉桂與硫黃

31具有明目作用,可用治夜盲及眼目昏澀的藥物是

A佩蘭  B蒼術  C厚樸  D砂仁

32能上助心陽,中溫脾陽,下補腎陽的藥物是

A吳茱萸  B干姜  C附子  D小茴香

33治療產后瘀阻腹痛、惡露不盡,宜選用

A萊菔子  B雞內金  C神曲  D山楂

34蟲積兼脾虛便溏者忌服的藥物是

A檳榔  B使君子  C南瓜子  D雷丸

35下列藥物中,既能活血,又能行氣,且止痛作用強的藥物是

A郁金  B姜黃  C莪術  D延胡索

36具有祛風痰,止痙,解毒散結功效的藥物是

A半夏  B白芥子  C禹白附  D旋覆花

37石決明、珍珠母功效的共同點是

A平肝潛陽,息風止痙  B平肝潛陽,清肝明目

C息風止痙,清肝明目  D息風止痙,解毒散結

38治療痰濁、血瘀或寒凝氣滯所致的胸腹滿悶冷痛,宜選用

A全蝎  B蜈蚣  C石菖蒲  D蘇合香

39下列補氣藥中,屬于清補之品的是

A黃芪  B白術  C太子參  D黨參

40烏梅具有的功效是

A固表止汗  B固精縮尿  C澀腸止瀉  D收澀止帶

(責任編輯:考研秘籍網)

41外用能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內服能清化熱痰,止血止瀉的藥物是

A蛇床子  B白礬  C硫黃  D硼砂

42桂枝的性味歸經是

A性味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  B性味辛苦溫,歸肺膀胱經

C性味辛溫,歸肺胃肝經  D性味甘苦溫,歸心肝腎經

43“七方”之說源于

A《神農本草經》  B《內經》  C《傷寒論》  D《圣濟經》

44湯劑的優點是

A藥效持久  B藥效發揮迅速  C服用量小  D節省藥材

45黃龍湯的組成藥物中含有

A枳殼  B玄參  C當歸  D橘皮

46獨活寄生湯的組成中不含有的藥物是

A杜仲、牛膝、細辛  B秦艽、防風、川芎  C人參、甘草、茯苓  D白術、荊芥、桂枝

47加味逍遙散的組成是逍遙散加

A丹皮、赤芍  B丹參、赤芍  C丹皮、梔子  D丹參、梔子

48下列方劑中,組成藥物含有黃連、知母的是

A青蒿鱉甲湯  B清暑益氣湯  C連樸飲  D玉女煎

49至寶丹較安宮牛黃丸更為突出的功用是

A化濁開竅  B鎮痙息風  C清熱解毒  D行氣止痛

50木香檳榔丸較枳實導滯丸更強的功用是

A瀉熱逐邪  B導滯化濕  C行氣除滿  D行氣攻下

51遣藥配伍“散中寓收”的方劑是

A止嗽散  B九味羌活湯  C小青龍湯  D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52桃核承氣湯中配伍桂枝的用意是

A溫經散寒  B散寒通脈  C助陽化氣  D通行血脈

53半夏厚樸湯的組成除半夏、厚樸外,還含有的藥物是

A蘇子、茯苓、生姜  B茯苓、生姜、蘇葉  C枳殼、茯苓、蘇葉  D干姜、茯苓、蘇葉

54大黃牡丹湯中配伍大黃的主要目的是

A瀉熱降火解毒  B瀉熱涼血止血  C瀉熱蕩實通便  D瀉除濕熱瘀結

55遣藥配伍中體現“通因通用”之法的方劑是

A涼膈散  B白頭翁湯  C芍藥湯  D葛根黃芩黃連湯

56黃土湯中配伍黃芩的主要用意是

A制約溫燥  B清熱燥濕  C瀉火堅陰  D清腸止血

57小便澀滯,淋瀝不暢,尿有余瀝,面色少華,舌質淡,脈虛細無力。其治療宜選

A石葦散  B補中益氣湯  C沉香散  D膏淋湯

58治療水腫脾陽虛衰證,應首選

A五苓散  B理中丸  C實脾飲  D春澤湯

59潤湯丸適宜于治療

A氣虛秘  B陰虛秘  C冷秘  D血虛秘

60治療胃痛痰濕中阻證,應首選

A清中湯  B二陳湯  C平胃散  D瀉心湯合連樸飲

(責任編輯:考研秘籍網)

61嘔吐的基本病機是

A肝氣犯胃,升降失調  B胃失和降,胃氣上逆

C脾胃虧虛,運化失常  D飲食不節,食滯不化

62治療噎膈痰氣交阻證,應首選

A通幽湯  B啟膈散  C旋覆代赭湯  D補氣運脾湯

63治療眩暈瘀血阻竅證,應首選

A血府逐瘀湯  B通竅活血湯  C癲狂夢醒湯  D桃紅四物湯

64治療喘證痰熱郁肺證,應首選

A麻杏石甘湯  B三子養親湯  C定喘湯  D桑白皮湯

65肺癰初期,風熱侵犯肺衛,其治法是

A養陰益氣  B排膿解毒  C化瘀消癰  D清肺散邪

66肺脹痰熱郁肺證的治法是

A化痰降氣,健脾益肺  B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C滌痰,開竅,息風    D溫腎健脾,化飲利水

67治療懸飲邪犯胸肺證,應首選

A椒目瓜蔞湯  B己椒藶黃丸  C柴枳半夏湯  D大青龍湯

68治療盜汗陰虛火旺證,應首選

A六味地黃丸  B當歸六黃丸  C知柏地黃丸  D無比山藥丸

69治療感冒暑濕傷表證,應首選

A荊防敗毒散  B銀翹散  C新加香薷飲  D參蘇飲

70首先提出將咳嗽分為外感、內傷兩大類的醫家是

A巢元方  B張介賓  C虞摶  D喻昌

71壯熱汗出,項背強急,手足攣急,腹滿便結,口渴喜冷飲,舌質紅,苔黃燥,脈弦數。治宜選用

A白虎湯合增液承氣湯  B當歸六黃湯合葛根湯

C白虎湯合大承氣湯    D羚角鉤藤湯合葛根湯

72手少陰心經的終止穴是

A少商  B少府  C少澤  D少沖

73僅作為取穴定位標志的腧穴是

A乳中  B神闕  C膻中  D攢竹

74天樞穴的定位是

A臍旁0.5寸  B臍旁1寸  C臍旁2寸  D臍旁4寸

75針刺右側風市、日月、飛揚、足臨泣穴,應選取的體位是

A左側臥位  B右側臥位  C俯臥位  D仰臥位

76艾灸至陰穴矯正胎位,主要體現的是

A十四經穴主治的基本規律  B腧穴的特殊作用  C腧穴的近治作用  D腧穴的遠治作用

77針灸治療面癱初期,面部腧穴宜采用的刺法是

A淺刺、輕刺激  B深刺、重刺激  C深刺加電針  D淺刺加頭針

78《難經.六十八難》關于“五輸穴”主治的論述中,“經”所主的是

A體重節痛  B喘咳寒熱  C逆氣而泄  D腹痛而泄

79針灸治療落枕,循經遠部取穴首選

A足三里  B陰陵泉  C后溪  D合谷

80針灸治療肝陽上亢型眩暈,宜首選的腧穴是

A肝、脾經穴  B肝、膽經穴  C脾、腎經穴  D脾、胃經穴

(責任編輯:考研秘籍網)

二、B型題:81-1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A、B、C、D是其下面兩道小題的備選項,請從中選擇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個選項可以被選擇一次或兩次。

A受盛之官  B決瀆之官  C州都之官  D相傅之官

81三焦為

82肺為

A髓海  B陰脈之海  C氣海  D十二經脈之海

83沖脈為

84膻中為

A炎上  B干澀  C升散  D善行

85風邪的性質是

86火邪的性質是

A真虛假實  B真實假虛  C虛中夾實  D實中夾虛

87兩脅脹痛,偶有刺痛,腹脹食少,疲乏,舌有紫斑,脈弦者,證屬

88咳嗽十余年,下肢浮腫,尿少色黃,胸悶心悸,痰稀色白,呼吸困難,氣怯聲低,動則喘甚,舌苔滑膩,脈虛數者,證屬

A風痰阻絡  B胃火熾盛  C胃氣虛弱  D胃陰不足

89口僻可見于

90口臭可見于

A飲停胸脅  B飲停于肺  C水飲凌心  D痰濕阻肺

91胸脅脹痛,咳唾,轉側則痛劇,證屬

92眩暈心悸,口不渴,小便不利,證屬

A相須  B相使  C相殺  D相惡

93黃連配木香屬于藥物七情中的

94綠豆配巴豆屬于藥物七情中的

A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B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C清熱解毒,利咽開音  D清熱解毒,消癰排膿

95大青葉、青黛功效的共同點是

96魚腥草、敗醬草功效的共同點是

A女貞子  B枸杞子  C龜甲  D鱉甲

97治療腎虛骨痿,囟門不合,宜首選

98治療陰血虧虛,驚悸健忘,宜首選

A回陽救急湯  B大建中湯  C當歸四逆湯  D理中丸

99治療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證,宜首選

100治療中陽虛衰,陰寒內盛證,宜首選

A載藥上行  B祛痰利咽  C開上通下  D宣肺利氣

(責任編輯:考研秘籍網)

101清瘟敗毒飲中配伍桔梗意在

102天王補心丹中配伍桔梗意在

A半夏、白前  B桔梗、枳殼  C半夏、前胡  D桔梗、甘草

103杏蘇散與蘇子降氣湯中均含有的藥物是

104杏蘇散與止嗽散中均含有的藥物是

A益氣健脾,化濕止瀉  B散寒化濕  C溫腎健脾,固澀止瀉  D消食導滯

105泄瀉腎陽虛衰證的治法是

106泄瀉食滯腸胃證的治法是

A通腑泄熱,化痰祛瘀  B息風清火,豁痰開竅

C化痰通絡,涼營開竅  D平肝息風,化痰通絡

107中風中經絡的治法是

108中風中臟腑陽閉的治法是

A天麻鉤藤飲  B四逆散  C通竅活血湯  D半夏白術天麻湯

109治療頭痛肝陽上亢證,應首選

110治療眩暈肝陽上亢證,應首選

A滋其腎  B養其胃  C補其肺  D清其胃

111《醫學心悟》提出,治上消者,宜潤其肺,兼以

112《醫學心悟》提出,治下消者,宜滋其腎,兼以

A骨度分寸定位法  B體表標志定位法  C簡便取穴法  D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113條口穴取穴宜用

114陽陵泉取穴宜用

A臟病  B外經病  C腑病  D絡脈病

115俞穴偏于治療

116募穴偏于治療

A間接灸  B直接灸  C艾卷灸  D天灸

117白芥子灸年屬于

118雷火針灸屬于

A先深后淺,重插輕提  B先淺后深,重插輕提

C先淺后深,輕提重插  D先深后淺,輕插重提

119提插補瀉中補法操作是

120提插補瀉中瀉法操作是

(責任編輯:考研秘籍網)

三、X型題:121-180小題,每小題2分,共1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A、B、C、D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選出所有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21“水曰潤下”比類腎的功能,指的是

A藏精  B主納氣  C主水液  D主生殖

122影響大腸傳導功能變化的因素是

A肺的肅降  B胃的降濁  C腎的氣化  D小腸的泌別清濁

123氣對尿液、汗液的調控作用是

A溫煦作用  B氣化作用  C推動作用  D固攝作用

124起于胞中的經脈是

A任脈  B沖脈  C帶脈  D督脈

125寒邪的致病特點為

A易傷陽氣  B易凝滯氣血  C易致筋脈攣急  D易致腠理不密

126《 靈樞.經脈》記載,經氣“有余于胃”的臨床表現是

A消谷善饑  B腫首頭重  C溺色黃  D足不能行

127心血瘀阻的原因主要是

A陽氣不足,血脈寒滯  B痰濁凝聚,血脈不暢

C心肝火旺,灼傷心陰  D勞倦感寒或情志刺激

128肺氣失調的病機主要為

A肺失宣發  B肺失肅降  C肺氣虛損  D肺失濡潤

129肝與腎的關系主要表現為

A水火既濟  B精血同源  C藏泄協調  D陰陽制約平衡

130脾氣虛損的病機是

A運化無權,納谷呆滯  B升降失調,清濁不分

C升舉無力,中氣下陷  D統攝無力,血溢脈外

131絳舌所主的病證是

A熱入營分證  B熱入血分證  C陰虛火旺證  D肝郁氣滯證

132水痘的特點是

A呈橢圓形  B大小不等  C晶瑩明亮  D皮薄易破

133婦女帶下異常的病機是

A寒濕下注  B濕熱下注  C痰飲內阻  D濕熱夾毒下注

134渴不多飲可見于

A痰飲內停  B濕熱證  C熱入營分證  D血瘀證

135口苦可見于

A肝郁氣滯證  B脾胃濕熱證  C肝膽濕熱證  D肝火上炎證

136以脈位表淺為主要特征的真臟脈是

A釜沸脈  B彈石脈  C魚翔脈  D蝦游脈

137熱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外感陽熱之邪  B五志過極  C飲食積滯  D過食辛辣

138氣分證的臟腑病位是

A大腸  B胸膈  C肺  D膽

139下列關于肺腎陰虛證和肝火犯肺證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均可見大量咳血  B均見舌紅脈數之象  C均見咳嗽  D均可見煩熱口苦

140腎虛水泛證的表現可見

A咳喘,心悸,肢腫  B失眠,健忘,癡呆  C舌淡胖,苔白滑  D腰膝痠冷,氣短

(責任編輯:考研秘籍網)

141治療少陰頭痛,宜選用的藥物是

A羌活  B白芷  C細辛  D獨活

142具有止血作用的藥物是

A石葦  B五靈脂  C馬勃  D貫眾

143具有溫中行氣功效的藥物是

A草果  B草豆蔻  C肉豆蔻  D白豆蔻

144五加皮,桑寄生功效的共同點是

A補益肝腎  B強筋健骨  C養血安胎  D利尿消腫

145具有通經下乳功效的藥物是

A木通  B通草  C穿山甲  D王不留行

146既治肝風內動,又治肝陽上亢的藥物是

A羚羊角  B天麻  C鉤藤  D地龍

147性溫,具有祛痰開竅作用的藥物是

A遠志  B郁金  C天南星  D皂莢

148主歸心、肝經的藥物是

A開竅藥  B活血藥  C安神藥  D補血藥

149下列關于藥物用法用量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芫花入湯劑,3-10克  B龍膽草入湯劑,3-6克

C芒硝沖服,10-15克   D代赭石入湯劑,5-10克

150 茜草的功效是

A涼血止血  B化瘀止血  C活血通經  D理氣止痛

151 “消法”的理論依據是

A甚者從之  B結者散之  C逸者行之  D堅者削之

152生化湯中具有活血作用的藥物是

A當歸  B炮姜  C川芎  D桃仁

153羚角鉤藤湯中茯神木的作用是

A寧心  B平肝  C舒郁  D開竅

154犀黃丸與小金丹二方中相同的藥物是

A乳香  B沒藥  C地龍  D麝香

155下列方劑中,組成藥物含熟地黃的是

A大秦艽湯  B地黃飲子  C阿膠雞子黃湯  D大定風珠

156下列方劑中,組成藥物含附子的是

A實脾散  B溫經湯  C烏梅丸  D補陽還五湯

157體現辛開苦降配伍方法的方劑是

A半夏瀉心湯  B枳實消痞丸  C小陷胸湯  D連樸飲

158下列選項中,牡蠣散可以治療的病證是

A自汗  B盜汗  C黃汗  D絕汗

159下列關于防風通圣散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組成藥物中含有知母  B具疏風解表,瀉熱通便之功

C解表、清熱、攻下三法并用  D主治風熱壅盛、表里俱實之證

160十棗湯中配伍大棗的目的是

A制約藥物峻烈  B緩和藥物毒性  C健脾益氣補虛  D益氣培土護胃

(責任編輯:考研秘籍網)

161治療勞傷心脾之遺精可選的方劑是

A三才封髓丹  B妙香散  C天王補心丹  D補中益氣湯

162治療消渴下消的方劑是

A黃芪湯  B六味地黃丸  C金匱腎氣丸  D鹿茸丸

163治療飲食傷胃之胃痛可選的方劑是

A枳實導滯丸  B清中湯  C保和丸  D藿香正氣散

164咯血的常見證候是

A燥熱傷肺  B胃火熾盛  C肝火犯肺  D陰虛肺熱

165癭病的常見病因是

A水土失宜  B情志內傷  C勞欲久病  D體質因素

166郁證的主要病機是

A肝失疏泄  B脾失健運  C心失所養  D肺氣郁滯

167鼓脹的病因是

A酒食不節  B情志刺激  C外感六淫  D黃疸久治不愈

168真心痛的常見發病因素是

A氣滯  B寒凝  C痰阻  D血瘀

169不寐多夢,甚則徹夜不眠,急躁易怒,伴頭暈頭脹,目赤耳鳴,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而數。治療宜選

A溫膽湯  B龍膽瀉肝湯  C柴胡疏肝散  D當歸龍薈丸

170腰部隱隱作痛,痠軟無力,纏綿不愈,心煩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弦細數。治療宜選

A左歸丸  B知柏地黃丸  C獨活寄生湯  D大補陰丸

171積證的特征是

A結塊有形可征  B痛有定處  C結塊聚散無常  D多為臟病

172耳鳴、耳聾的常見證候是

A風熱上擾  B清氣不升  C腎精虧虛  D痰火郁結

173下列腧穴中,屬于原穴的是

A太溪  B陽池  C太淵  D丘墟

174下列腧穴中,屬于足陽明胃經的是

A下關  B地機  C梁丘  D梁門

175下列情況中,不宜立即進行針刺的是

A過度疲勞  B精神緊張  C突然昏厥  D過度饑餓

176下列選項中,屬于針刺單式補瀉手法的是

A燒山火  B徐疾補瀉  C提插補瀉  D迎隨補瀉

177下列選項中,屬于艾灸的是

A瘢痕灸  B燈火灸  C溫灸器灸  D隔鹽灸

178感冒后出現腹瀉,治療取太淵、偏歷穴,其配穴法是

A表里經配穴法  B上下配穴法  C子母補瀉配穴法  D主客原絡配穴法

179實熱證的治療原則是

A虛則補之  B菀陳則除之  C熱則疾之  D實則瀉之

180針刺治療外感少陽經頭痛,宜選的腧穴是

(責任編輯:考研秘籍網)

A太陽、風池  B太沖、太溪  C率谷、足臨泣  D天柱、后溪

200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中醫綜合科目試題答案

A型題

1-10 DBADC BADAA 11-20 DBAAA CBCDA

21-30 DCBAB CDDCA 31-40 BCDAD CBDCC

41-50 BABBC DCBAD 51-60 CDBDC ABCDA

61-70 BBBDD BCBCB 71-80 ADACA BABCB

B型題

81-90 BDDCD ADCAB 91-100 ACBCA DCCAB

101-110 AACDC DDBAA 111-120 DCABA CDCBD

X型題

121AC 122ABCD 123BCD 124ABD 125ABC

126AC 127ABD 128ABC 129BCD 130ABCD

131ABC 132ABCD 133ABD 134ABCD 135CD

136ACD 137ABCD 138ABCD 139AD 140ACD

141CD 142ABCD 143BCD 144AB 145ACD

146ABC 147AD 148BCD 149BC 150ABC

151BD 152ACD 153AB 154ABD 155AB

156AC 157ABC 158AB 159BCD 160ABD

161BD 162BCD 163AC 164ACD 165ABD

166ABC 167ABD 168ABCD 169BD 170ABD

171ABD 172ABCD 173ABCD 174ACD 175ABD

176BCD 177ACD 178AD 179CD 180AC

(責任編輯:考研秘籍網)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