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17~33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7.近一年多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機面前,人們應該積極主動應對,化危為機。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識能動性原理的是( )
A.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B.我們唯一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C.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同時產生的
D.事不必難,知難不難
【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唯物論知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于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本題強調意識的能動作用。
18. 鄧小平說:“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農村改革中的好多東西都是基層創造出來的,我們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為全國的指導。”這對我們實現思想理論創新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它要求我們( )
A.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 B.打破一切理論的約束
C.關注生活實踐的需要 D.尊重人民群眾的訴求
【答案】ACD
【解析】本題題干說明我們在實現思想理論創新過程中,必須要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確立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產物,解放思想,不是打破一切理論的約束,而是打破一切僵化的,教條的理論的約束,是對于理論的批判繼承的過程,在實踐的過程中還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并且要求我們要關注民生,關注基層群眾需求,就是關注基層群眾生活實踐的需要,尊重人民群眾的訴求。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CD選項。
19.“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系,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義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這段話表明科學技術是( )
A.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 B.歷史變革中的唯一決定性力量
C.推動生產方式變革的重要力量 D.一切社會變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答案】AC
【解析】本題考查科學技術的作用,先進的生產工具是人們先進的科學技術的物化,它運用于生產過程就會加快生產發展的速度,提高生產的效率??萍几锩苿由a方式的變革,進而推動社會制度的變革。在本題中,手推磨、蒸汽磨是先進的生產工具,是科學技術的物化,由于它們的廣泛應用,推動了生產方式的變革,分別產生了封建主義的社會和工業資本家的社會,所以,AC正確,B選項明顯錯誤,科學技術不是歷史變革中的唯一決定性力量??茖W技術是間接的生產力,不是自主性力量,自主性力量只能是運用科技的勞動者,D選項錯誤。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C選項。
20.華羅庚生前曾說:“我們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續,是現在人類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后人生命的開端。如此延續下去,科學就會一天比一天更燦爛,社會就會一天比一天更美好。”這段話對我們如何實現人的個人價值的教益是( )
A.個人價值的實現與社會價值的實現是統一的
B.個人價值的實現是一個歷史過程
C.個人價值的實現是社會價值實現的歸宿
D.個人價值的實現和個人生命的長短相一致
【答案】AB
【解析】華羅庚這句話的意思是:個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環節和鏈條,個人只有融入社會才能實現個人價值,同時,個人社會價值的實現又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所以,可以推出正確答案是A選項“個人價值的實現與社會價值的實現是統一的”和B選項“個人價值的實現是一個歷史過程”。
21.“信用制度加速了生產力的物質上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這二者作為新生產形式的物質基礎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使命。同時信用制度加速了這種矛盾的爆發,即危機,因而加強了舊生產方式的解體的各種因素。”馬克思的這一論述表明,資本主義信用制度( )
A.已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深層原因
B.促進了建立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物質基礎的形成
C.加速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部矛盾發展和解體要素的形成
D.推動商品經濟的發展,又加深了商品經濟運行中的矛盾
【答案】BCD
【解析】信用制度加速了生產力的物質上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形成,由此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并且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建立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信用制度加速了經濟危機的爆發,加強了舊生產方式解體的各種因素,但信用制度不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深層原因。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CD選項。
22. 勞動力是任何社會生產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會發展階段和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勞動力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其價值的構成包括( )
A. 維持勞動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B. 勞動者在必要時間內創造的價值
C. 勞動者繁育后代所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D. 培養和訓練勞動者所需要的費用
【答案】ACD
【解析】勞動力價值包括三個部分:一是維持勞動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用于生產其勞動力;二是勞動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用于延續勞動力的供給;三是勞動者為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術而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用于提供適合資本主義生產所需要的勞動力。B選項是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在什么時間創造出來的,不是其價值構成。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CD選項。
23.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上述決定有利于( )
A. 調整農村土地所有制結構 B. 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能
C. 進一步完善生產要素市場 D. 促進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
【答案】BCD
【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完善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能的同時完善了土地市場,促進了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但土地的所有制結構并沒有改變,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CD選項。
24.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這表明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就要( )
A. 把效率和公平相互之間的矛盾協調統一起來
B.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
C. 改革現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
D. 合理調節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
【答案】ACD
【解析】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要改革現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調節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把效率和公平相互之間的矛盾協調統一起來,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CD選項。
25. 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革命歷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中國革命從此煥然一新。從此中國革命有了( )
A. 正確的革命道路 B. 科學的指導思想 C. 堅強的領導力量 D. 嶄新的奮斗目標
【答案】BCD
【解析】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近代中國革命歷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可以信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時雖然在中國政治舞臺上比較弱小,但擁有馬克思主義這個最先進的思想武器。黨所提出的綱領和奮斗目標,代表著中國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代表著中國無產階級和其他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國共產黨從誕生時起,就充滿著生機和活力,預示著中國的光明和希望,中國革命的面目從此煥然一新。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并不意味著中國革命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革命道路。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經過艱辛探索,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CD選項。
26. 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其中“民族的”是指( )
A. 反對外來的資本主義文化
B. 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
C. 在形式和內容上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
D. 為全民族90%以上的工農大眾服務
【答案】BC
【解析】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所謂民族的文化,就是反對帝國主義的奴化思想,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與獨立。這種文化帶有中華民族的特性,在形式和內容上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同本民族的歷史、環境、語言、心理、風俗、習慣相適應。它同一切別的民族的社會主義文化相聯合,建立互相吸引和互相發展的關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決不能和任何別的民族的帝國主義反動文化相聯合。這種文化決不排斥外國的進步文化,而是注意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作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料,但必須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決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更不能搞所謂的“全盤西化”。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C選項。
27. 在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問題上,中國共產黨內曾經出現過不同的觀點和主張,其中錯誤的有( )
A.“畢其功于一役” B. 二次革命論 C.“無間斷革命” D. 中國革命分“兩步走”
【答案】ABC
【解析】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毛澤東指出,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第一步,改變這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之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社會。”只有認清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又認清兩者的聯系,才能正確地領導中國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是性質不同的兩個階段,只有完成前一個階段的革命任務,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革命,不能“畢其功于一役”,搞所謂“無間斷”的革命,混淆兩個革命的界限,就會犯“左”傾錯誤;割裂兩個革命之間的銜接,中間橫插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即所謂“二次革命論”,就會犯右傾錯誤。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又是緊密銜接的兩個階段,中國革命將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而不經過資本主義階段。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選項。
28. 20世紀50年代中期,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 )
A. 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已經確立 B. 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C. 我國步入了社會主義改革時期 D. 我國實現了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答案】ABD
【解析】20世紀50年代中國進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偉大的歷史性勝利,中國社會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了絕對優勢,成為中國的經濟基礎。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解放了被束縛的社會生產力,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伴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中國社會的階級關系也發生了根本變化,廣大勞動人民從此擺脫了受剝削的境遇,成為掌握國家生產資料的主人,實現了真正的當家作主。因此,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我國完成了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于的過渡,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D選項。
29. 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制、公平主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其中“誠信友愛”的內涵包括( )
A. 全社會管理完善,秩序良好 B. 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
C. 全體人民生活富裕,安居樂業 D. 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
【答案】BD
【解析】2005年2月19日,胡錦濤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D選項。
30.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政治制度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內容有( )
A. 農村村民委員會 B. 城市居民委員會 C. 企業職工代表大會 D. 婦女聯合會
【答案】ABC
【解析】黨的十七大首次把堅持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疇,明確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共事業,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對干部實行民主監督,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最廣泛的途徑,必須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重點推進。”目前,中國已經建立了以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為主要內容的基層民主自治體系。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選項。
31.2008年發生了汶川大地震,中國政府做了各種努力,84017人被搶救出來,140萬被解救,430萬被救治,1萬傷員轉到20個城市地區,被375所醫院及時救治,這個事實表現了( )
A. 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珍愛生命,保護人民的性質
B. 中華民族關愛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C. 黨和政府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D.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顯著成效
【答案】ABCD
【解析】2008年發生了汶川大地震,中國政府做了各種努力,取得了抗震救災斗爭的重大勝利。2008年10月8日,全國抗震救災總結表彰大會召開。胡錦濤指出,抗震救災斗爭重大勝利,展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偉大力量。偉大抗震救災精神,集中體現和進一步發展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集中體現和進一步發展了我們黨和軍隊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用,集中體現和進一步發展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和當代中國人民的時代精神,是黨和人民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這說明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同時,胡錦濤說,在同特大地震災害的艱苦搏斗中,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我們的人民堅持以人為本、尊重科學,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關愛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在抗震救災的全過程中,我們和時間賽跑、同死神抗爭,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珍愛生命、保護人民的本質。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
32. 2008年6月20號,胡錦濤在《人民日報》社視察工作,在線與網民進行了交流,最近有很多的政府官員,利用網上跟百姓溝通,這種網絡表達體現了( )
A. 公民政治參與的新途徑 B. 反腐倡廉的新通道
C. 民主政治體制的新形勢 D. 密切干群關系的新方式
【答案】ABD
33. 8月22號成功舉辦完奧運會,彰顯了我國和世界共同進步而遵守的夢想,奧運理念是( )
A. 平安奧運 B. 綠色奧運 C. 科技奧運 D. 人文奧運
【答案】BCD
三、分析題:34~38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并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
34.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華佗是我國東漢名醫。一次,府吏倪尋和李延倆人均頭痛發熱。一同去請華佗診治,華佗經過仔細的望色、診脈,開出兩付不同的處方。給倪尋開的是瀉藥,給李延開的是解表發散藥。二人不解:我倆患的是同一癥狀,為何開的藥方卻不同呢?是不是華佗弄錯了?于是,他們向華佗請教。華佗解釋道:倪尋的病是由于飲食過多引起的,病在內,應當服瀉藥,將積滯瀉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涼感冒引起的,病在外,應當吃解表藥,風寒之邪隨汗而去,頭痛也就好了。你們病癥相似,但病因相異,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將藥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醫是我國寶貴的醫學遺產,強調辯證施治。華佗對癥下藥治頭痛發熱的故事含蘊豐富的辯證法思想。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辯證法基本范疇并分析其內涵。(6分)
(2)這個故事對我們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何啟示?(4分)
【參考答案】
(1)①材料體現了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系。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質的表現。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事物內在的、穩定的、必然的聯系?,F象與本質的辯證關系即現象與本質既對立又統一,兩者的對立表現在:現象可以為人的感覺器官所感知,本質必須借助人的思維才能認識。二者的同一表現在他們互相依存,現象表現本質,本質決定現象。在本題中,兩個病患的癥狀表現的基本相似為現象,但是病因不同才是事物的本質,華佗對癥下藥正是透過了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
②材料體現了聯系的普遍性,聯系既是客觀的,又是普遍的,在本題中華佗看到了病癥和病因的聯系,成功地尋找到治療的最佳方法。
③材料體現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在其運動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材料中雖然二人癥狀相同但根本病因是不同的,華佗正確認識到了病原的根本并做到了對癥下藥。正是正確的認識到了問題。華佗為不同的人開不同的藥正是具體分析了他們的不同問題,充分運用了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論,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④材料體現了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就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在本題中,州官倪尋因為飲食過多引起頭疼發燒,州官李延因為受涼感冒引起頭疼發燒,而華佗正是因為兩者的不同病因,所以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對我們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就在于它們各有其特殊矛盾,這種特殊矛盾規定了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只有從實際出發,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區分事物,認識事物發展的特殊規律。
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不同質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質的方法才能解決,只有對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
③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點、本質以及該事物存在的具體條件。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特點,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條件下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只有研究這些特點,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區分開。
④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求在運動中把握事物的矛盾。一切事物都在變化發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只有在運動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綜上,只有做到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只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找到正確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以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一切從實際出發,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步驟,真正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責任編輯:考研秘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