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考研政治哲學名師 李海洋
三、真理與價值
(一)真理及其客觀性【高頻命題點】(一般考單選題、多選題)
1.真理的涵義
真理是標志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相符合的哲學范疇。謬誤是主觀認識同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相違背的認識。
2.真理的客觀性
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社會實踐。
(二)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辯證關系【命題熱點】(一般考多選題、可能考材料分析題)
1.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涵義
(1)就真理的客觀性而言,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賴于人的客觀內容。(2)就人類認識的本性來說,完全可以正確認識無限發展著的物質世界。(3)從真理的發展來說,無數相對真理的總和構成絕對真理。
真理的相對性或相對真理是指人們在一定條件下的正確認識是有限度的。
2.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辯證關系
(1)相互包含
一方面,任何相對真理中都包含有絕對真理的顆粒;另一方面,無數相對真理的總和構成絕對真理。
(2)辯證轉化
任何真理性的認識都是由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轉化過程中的一個環節,真理是由相對走向絕對的永無止境的過程。
3.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辯證關系的原理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1)反對真理問題上的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
絕對主義片面夸大真理的絕對性,表現為教條主義和思想僵化。
相對主義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對性,表現為懷疑主義和詭辯論。
(2)科學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真理,也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既要堅持,又要發展。
(三)真理的具體性 【重點考點】(一般考多選題,間或考材料分析題)
1.真理具體性的含義
(1)真理不是抽象的。(2)真理是有條件的。(3)真理是個過程。
2.真理與謬誤的關系
(1)真理和謬誤在一定范圍內的對立是絕對的。關于同一范圍內的同一對像的判斷不能既是真理又是謬誤。
(2)在確定的范圍之外,真理和謬誤的對立是相對的。
真理向謬誤轉化:
①真理超出范圍。②真理超越還是落后于事物的發展。③把全面的真理內容彼此割裂。
謬誤向真理轉化:
①超出一定范圍后回歸。②失敗常常是成功之母。③在批判謬誤中發展真理。
(四)檢驗真理的實踐標準【命題熱點】((一般考多選題、材料分析題)
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所決定的。
(1)真理的本性是主觀和客觀的一致、符合。檢驗認識的真理性,就是檢驗主觀同客觀的符合度。(2)實踐的特點是指實踐的直接現實性。實踐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識的客觀的物質的活動,是溝通主觀和客觀關系的“橋梁”。
2.實踐標準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
(1)實踐標準的確定性或絕對性是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凡是經過實踐證明了的一切認識都是客觀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質。
(2)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或相對性是指:一定歷史階段上的具體實踐具有局限性。實踐檢驗真理是一個過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五)價值及其客觀性和主體性(一般考多選題)
1.價值即客體對于主體的有用性,是對人與社會的積極意義。
2.價值的二重性
價值的客觀性:價值必須以客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屬性為現實基礎。
價值的主體性:客體是否具有價值要以人的需要為基準。
(六)價值評價及其尺度【重點考點 難點 命題熱點】(一般考多選題、材料分析題)
1.價值評價是主體在對客體屬性、本質和規律進行認識的基礎上,把自身需要的內在尺度運用于客體。
2.價值尺度
科學的價值尺度是具有客觀必然性的合理的主體需要。價值尺度的確定是以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主體的社會結構的區分為依據的。人類主體的根本利益是價值評價的最高尺度。
(七)價值選擇及其實現【重點考點 難點 命題熱點】(一般考多選題、材料分析題)
1.價值選擇的多樣性
人們的價值選擇是多樣的。不同的價值取向體現價值觀的差異。
2.價值選擇的統一性
在特定的社會中,人們的價值選擇必然是在眾多的價值取向中保持一種主流的價值導向,以引領價值選擇的正確進行。
3.價值實現的前提和途徑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實現價值的首要前提,價值實踐是實現價值的唯一途徑。
(八)真理和價值的關系【命題熱點】(一般考單選題、多選題、材料分析題的一個采分點)
1.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
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是人類活動的兩個基本原則。真理原則是指人類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認識世界。價值原則是指人類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世界。
2.二者的辯證關系
二者在根本上一致,凡是真理必有價值,凡有價值的東西應不與真理相悖。
但二者又有區別,側重點不同。真理強調主觀符合客觀,價值則強調客體滿足主體。
3.實踐意義
真理和價值之間的矛盾是人類活動的內在矛盾。真理與價值的統一是人類活動的內在要求。在實踐基礎上,實現真理與價值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內在條件,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條基本原則。
四、辨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一)思維方法的本質及其在認識中的作用【重點考點 難點 易錯點】(一般考多選題、甚至材料分析題的一個采分點)
思維方法的本質是主體化了的客觀規律和關系,是客觀規律在人腦中的內化,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中介。
(二)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一般考多選題)
1.歸納和演繹
歸納和演繹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維方法。歸納是從個別事實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方法。演繹是從一般原理推論出個別結論的方法。
2.分析和綜合
分析是把認識的對像分解,綜合則是把分解出來的不同部分加以整合,達到對事物整體的認識。分析是綜合的基礎,綜合是分析的完成。是矛盾分析法的具體運用。
3.抽象和具體
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是辯證思維的高級形式。
?、佟案行跃唧w”只是感官直接感覺到的具體。
?、凇八季S抽象”是對客觀事物某一方面本質的概括或規定;
?、邸八季S具體”不同于“感性具體”,它是多重規定、多方面屬性的綜合。
4.邏輯與歷史的統一
邏輯指的是理性思維,它以理論的形態反映客觀事物的規律性。歷史包括客觀現實和人類認識的歷史發展過程。
歷史是邏輯的基礎和內容,邏輯是歷史的在理論上的再現。
邏輯是“修正過”的歷史。歷史是現象序列的延續,邏輯是本質聯系的展開。
(三)辯證思維方法與科學方法、思想方法(一般考多選題)
哲學方法以科學方法為認識基礎,科學方法以哲學方法為理論指導。
[上一頁] [1] [2]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