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一、 單項選擇題
1.A 2.D 3.D 4.C 5.A 6.D 7.A 8.C 9.B 10.B 11.B 12.C 13.B 14.A 15.D 16.D
二、多項選擇題
17.ACD 18.CD 19.ACD 20.BCD 21.AC 22.ABD 23.ABCD 24.BCD 25.ACD 26.AB 27.ABCD 28.ABD 29.ACD 30.ABCD 31.BD32.ABCD 33.ABCD
三、分析題
34.(1)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認識發展的規律是由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循環往復、不斷前進的過程。由于人們在認識過程中始終存在著主觀和客觀的矛盾、主體和客體的矛盾。從客觀和客體方面看,事物的各個側面及其本質的暴露有一個過程;從主觀和主體方面看,人的認識能力有一個提高的過程。這些因素都會造成認識的局限。所以,無論是大師還是普通人,失誤和錯誤都是難免的。
(2)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真理和謬誤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產生。真理和謬誤在一定范圍內是相對的,超出這個范圍,真理和謬誤就能相互轉化。由于認識方面的局限性,使得梅蘭芳犯了錯誤,但是由于梅蘭芳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他又勇于和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就使得謬誤變成了真理。
(3)①總的原則就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深刻認識錯誤產生的主客觀原因和條件,總結經驗教訓,在實踐中改正錯誤,把錯誤變成正確的先導,使失敗成為成功之母。
35.(1)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是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關系。①社會和諧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必然要求。②社會和諧是把握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有力應對來自國際環境的各種挑戰和風險的必然要求。③社會和諧是鞏固黨執政地位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歷史任務的必然要求。
(2)①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②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④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⑤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⑥完善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
36.(1)宋慶齡所說的“孫中山的努力終于結了果實”是指中國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
反帝反封建一直是孫中山的革命目標,也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任務,但是由于資產階級革命派本身的許多弱點和錯誤以及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等原因,這項任務沒有完成。這項任務就歷史性地落到中國共產黨的身上,中國革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繼承了孫中山的遺志,艱苦卓絕地努力奮斗,終于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
(2)原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100多年來中國人民受壓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黑暗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歷史,徹底結束了在中國綿延幾千年的封建專制統治的黑暗歷史。中華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華民族的發展開啟了新的紀元。為中國的一切發展和進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
37.(1)道德和法律是調節人們思想行為、協調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兩種基本社會規范。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通過規范人們的行為來維護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實現經濟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雖然道德和法律發揮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兩者互為補充、相輔相成。道德規范作用的更好發揮,需要法律支撐;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實現,則需要以道德建設為重要條件。良好社會秩序的形成、鞏固和發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文明出行是良好社會秩序的重要方面之一,故既需要道德來規范,同時也需要法律來約束。
(2)①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在實踐中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②從小事做起,從小節改起,帶頭踐行社會公德規范。③自覺學習公共生活的相關法律知識,自覺遵紀守法。
38.(1)說明: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之中。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它和世界的關系已經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它的發展已經同世界的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
(2)因為:①改革開放以來,在互利共贏的開放政策的指引下,“中國制造”憑借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中國人民勤勞等優勢使得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融合進一步加快,為中國發展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卻對中國的繼續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隱患:包括資源消耗巨大、環境污染嚴重等等。所以中國要發展,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足,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②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我國經濟、科技發展取得的各方面的成就、我國政府對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出的很多有利的政策、我國公民創新能力的逐漸提高等等都表明我國現在已經具備了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條件。
2010年考研思想政治試題同海天任汝芬教學團隊模擬試題對照
說明:(1)模擬試題包括《序列之二》、《序列之三》、《序列之四》以及《重點與補充》
(2)對照結果,同真題相同、相近、相關的試題共99分。
(3)以下列出詳細對照,依據可靠。
一、單項選擇題
1.相同 之四 P1:1(1)題或之二P42:5題
2. 相近 之四P4:17(2)題或P5:18(2)題或之二P14:89題
3. 相近 之二P47:53題或P58:58題
4. 相同 之二P27:231題和233題。
5. 相同 之二P109:124題。
6. 相近 之二P142:125題
7. 相同 P157:254題。
8.相關 之二P117:221題
9. 相同 之四P6:27(2)或之二P204:58
10. 相近 之二P243:174題。
11. 相近 之三P180:22題。之二 P269:47題。
12. 相近 之二P266:9題
13. 相同 之二P270:54題
14. 相近 之二P285:98題。
16. 相近 之三:P69:77題。
二、多項選擇題
17. 相近 之四 P4:17(1)或P20:1(1)
18. 相近 之四P4:17(2)
19. 相近 之三P101:30題。
20. 相近 之三P58:20(1)題。
21.相同 之二P127:4題。
22. 相近 之二P241: 163題。
23. 相同 之二 P158:263題
24. 相同 之二P168:363題。
25.相近 之二P167:354題。
26. 相同 之二:P225:28題。
27.相同 之二P139:102、103題
28. 相同 之二 P140:112、113題
29. 相近 之三:P149:19題或之二:P253:7題的第二問。
30.相近 之二:P277:15題、16題或之三P178:7題。
31. 相同 之二:P118:118題。
32.相近 P7:32(1)或32(2)
33.相近 之四P53:38(2)
三、分析題
34.相近 之四P23:17(1)題,或P38:17題或P58:17題。
35.相近 之二P178:21題或P181:29題或《重點與補充》多選第2題。
36.相同 之四P46:36(1)或之四P3:10(1)或P6:28(1)
37.相近 之四P70:37(2)或之二P295:8題。38.相近 之二 P178:21題,之四P71:38(2)或之二P122:275題。。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