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一、2010年《形勢與政策》的考查范圍
(1)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期間之國內、國際重大時事;
(2)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現階段之重大方針政策;
(3)時政與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相關知識點的適當結合。
二、2010年《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的考查范圍
2010年《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的考查范圍比往年大為縮短,精簡了大部分內容,這與近年來國際關系的新變化有很大關系。2010年該門課程總共考查兩極格局解體、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大國關系、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發展中國家的地位與作用、南北關系、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等十四個專題方面的內容,考核的方式依然與往年一樣,以材料分析題為準,并結合今年的“形勢與政策”部分,綜合性較強。
三、2010年《形勢與政策》命題特點和走向
萬學海文研究近十年以來的“形勢與政策”歷年真題,總結出“形勢與政策”命題呈現以下特點和趨勢,這也是2010年命題的主要特點:
1.命題內容
每年的命題圍繞著國內政策,所以要重點關注中共中央會議的決策和最高領導人的講話;國際形勢則以與中國相關的國際事件以及關乎世界宏觀大局的內容為重點。其突出考查中國在國際問題上的主張、中國與大國關系(如美國、歐洲、俄羅斯和日本等)、地緣政治(與中國周邊國家關系)、中國參與的國際組織及其他對國際關系和世界局勢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另外,國際熱點、大國外交、地緣政治、重要國際組織活動(如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歐盟)等常成為命題來源。
2.命題時間段的不固定性
盡管大綱中規定的考察范圍到年度間10月份,但若在此之后仍有重大國際、國內事件,仍將列為考試重點。如04年11月下旬發生的烏克蘭“顏色革命”(2005年選作題Ⅰ),盡管其不在考綱規定的時間段內,但其是年度間最重要的國際政治事件,故結合當代國際經濟與政治進行了命題。還有06年11月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會議(07年33題)等,也體現了這個命題特點。
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形勢與政策時,更要注意臨近考試時間的重大國內外時政。
3.命題形式的靈活性
近幾年來,形勢與政策的命題思路穩中求變,題干設計呈現出了新的變化。其試題不僅考事件表象,而且開始考事件的成因、影響,即命題從認知型試題向理解型試題轉變,由原來的單一知識記憶型為主開始向復合分析型轉換,由單純的考查記憶知識點轉向考查分析事件的背景、本質以及知識的內在關聯等,體現出一定的深度,且題型靈活。如廢止農業稅(07年32題)與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07年33題),考的都是它們的意義與影響。
這就要求2010年的考生在應對今年的熱點時事時,要全面深刻地把握其基本內容,做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統一。
4.重在能力考核
形勢與政策和其他幾門學科內容相互滲透考查的間接分值較高,一般站到30%以上。在近年試題中,時政與哲學原理的結合考過“憲法修改”問題。時政與政治經濟學結合考過“經濟全球化”和“宏觀調控”問題。時政與毛澤東思想概論結合考過“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問題。時政與鄧小平理論結合考過“西部大開發”、“收入分配”、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等問題。時政與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結合考過“政治多極化”問題、“烏克蘭”問題、中東問題的成因等。
另外,社會熱點、人們關注的生活焦點以及與人們生活緊密聯系的當年重大社會問題容易成為考查對象,一些與人們生活聯系緊密的社會焦點問題常常成為命題的重點。如,2004年單選題第2題關于“北大荒”退耕還 “荒”問題;第3題關于“非典”期間治愈的患者捐獻血清問題;多選題第16題關于《城市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頒布問題等。2005年辨析題第31題“這道旁的梨該不該摘”與人的價值觀問題;分析題第34題“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分析題第35題就業問題等等。這種考查方式,不僅題型靈活,角度新穎,而且體現出一定的深度。這就向考生發出一個信息,即不要專門押題押熱點,關鍵還是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復習;同時還要注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答題技巧的掌握。
最后,萬學海文認為“形勢與政策”與其他學科結合滲透的趨勢將會在2010年試題中繼續進一步加強,考生對此應做充分的準備。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