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考研(論壇)
臨近,萬學海文集合考研(論壇)
政治名師團隊,深入研究2010年政治考試大綱及修訂內容,并結合考研政治的命題趨勢及特點,在經過反復錘煉之后,分析總結各類知識要點,為廣大考研學子潛心搜集整理了最新信息和多方面精華資料,進一步對當年的考研命題進行預測,幫助學員把握出題重中之重。
希望通過我們總結的這些考點,幫助廣大考生在最后的這段關鍵時間里,梳理好知識體系,準確把握考點,直擊命題要害,做好最終的考前沖刺。
一、兩極格局解體
1、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二戰后世界經濟格局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①從戰后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末,主要表現為美國稱霸世界經濟領域。②20世紀70年代后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③自20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化加快發展。
2、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國際舞臺上充當主角的各種力量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結構、規模和態勢。戰后世界兩極格局從形成到瓦解經歷了半個世紀
①“雅爾塔體制”奠定了戰后兩極格局的基礎,在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與發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雅爾塔體制是美、蘇、英三大國首腦主要通過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所確定的戰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藍圖。
②兩極世界政治格局主要表現為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間的冷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依仗經濟軍事實力試圖獨霸世界。美國獨霸世界的障礙主要來自日益發展壯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為了達到稱霸世界的目的,美國改變了戰時與蘇聯合作的政策,轉而推行遏制蘇聯的冷戰,以遏制社會主義的發展?!岸鹏旈T主義”的提出標志著冷戰的正式開始。
③20世紀60年代,隨著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蘇聯對外政策的變化和帝國主義陣營內部矛盾的加劇,兩大陣營的對峙演變為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世界爭霸。
④進入20世紀80年代,蘇聯、東歐各國經濟發展遇到困難,社會停滯,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拉大。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蘇聯的內外政策發生很大的改變,國際上美蘇緩和,國內實行改革,但蘇聯國內改革困難重重。1989--1990年,東歐劇變、兩德統一導致雅爾塔體制崩潰,兩極格局基本解體。1991年12月,蘇聯解體,美蘇兩極對峙格局中的一極不復存在,兩極格局最后終結。 世界進入新舊格局轉換時期。
3、二戰后形成的兩極格局的特點:①政治上兩種制度勢不兩立②軍事上兩大集團強烈對抗③兩種類型經濟并行發展,交往很少④兩大陣營內部基本上是一元機構,一個中心⑤兩種格局相對穩定 。
4、新舊格局轉換的原因:兩極格局的終結是多種因素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的結果,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戰后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從而最終決定了舊格局的終結,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5、當前世界仍處于舊格局已經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過渡時期。這次新舊格局轉換具有以的特點:第一,舊格局的解體沒有經過大規模戰爭,而是在和平條件下進行的。第二,新格局的形成過程將會復雜得多,形成時間也要長得多。因為現在美國雖然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力圖建立單極世界,但它沒有足夠的力量一統天下,其他主要大國都在爭取在世界或地區的主導權,期望建立一個多極世界,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擁有足夠的實力,可單獨與美國相抗衡。因此,在一段時間內,多極化與“單極世界”之間存在斗爭,有時甚至是激烈的斗爭。世界各種力量必然要經過長時期的消長、分化、組合的過程,才能重新形成穩定的格局。目前世界上不確定的因素很多。第三,新格局的形成將是一個漸進過程。各主要大國都在力爭對自己有利的世界新格局,為爭奪對世界新格局的主導權展開斗爭。斗爭的結果將取決于歷史的“合力”,在和平時期這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演進過程。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