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考研臨近,萬學海文集合考研政治名師團隊,深入研究2010年政治考試大綱及修訂內容,并結合考研政治的命題趨勢及特點,在經過反復錘煉之后,分析總結知識要點,為廣大考研學子潛心搜集整理了最新信息和多方面精華資料,進一步對當年的考研政治命題進行預測,幫助學員把握出題重中之重。
希望通過我們總結的以下資料,幫助廣大考生在最后的這段關鍵時間里,梳理好知識體系,準確把握考點,直擊命題要害,做好最終的考前沖刺。
一、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國內大事
1、2008年11月3日至7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云林率海協會協商代表團訪問臺灣,這是大陸海協會會長首次訪問臺灣,實現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突破,是兩岸關系改善的重要標志。雙方簽署了《海峽兩岸空運協議》、《海峽兩岸海運協議》、《海峽兩岸郵政協議》和《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四項協議。2008年12月15日,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正式啟動。
2、11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當前要實行(ABCD)
A、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B、更加有力的擴大國內需求措施,
C、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后重建,
D、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3、11月13日公布了《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這是我國政府編制的第一個中長期糧食安全規劃,對保障我國十多億人口吃飯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提出 (ABC )
A、解決我國糧食問題必須堅持立足于基本依靠國內保障糧食供給
B、提出了糧食自給率要穩定在95%以上
C、稻谷和小麥保持自給,玉米保持基本自給等目標
D、絕不進口糧食
4、 2008年12月8日~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A)
A、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B、必須提高居民收入
C、必須擴大出口規模 D、必須縮小地區差距
5、明年經濟工作要著力在保增長上下功夫,主要內容 (ABCD)
A、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
B、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作為保增長的主攻方向
C、把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作為保增長的強大動力
D、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6、12月10日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部署做好當前農民工工作,(ABCD)
(A)要廣開農民工就業門路。 (B)要加強農民工就業能力培訓。
(C)要扶持有條件、有能力的農民工返鄉創業
(D)要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 要做好農民工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要切實保障返鄉農民工的土地承包權益。
7、 12月13日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AB)
(A)要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促進貨幣信貸穩定增長。
(B)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足,促進貨幣信貸穩定增長
8、12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住房改革
(A)要堅持住房市場化基本方向
(B)堅持對低收入住房困難群眾實行住房保障制度的原則
(C)加大政策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進一步鼓勵和支持住房消費,
(C)保持合理的房地產開發投資規模,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9、2008年12月31日,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我們要
(A)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主題,
(B)把堅持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作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C)把深化交流合作、推進協商談判作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重要途徑,
(D)把促進兩岸同胞團結奮斗作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強大動力 。
10、 2008年12月26日下午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從海南三亞起航,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這是我國首次使用軍事力量赴海外維護國家戰略利益,是我軍首次組織海上作戰力量赴海外履行國際人道主義義務,也是我海軍首次在遠海保護重要運輸線安全。
11、2008年12月27日~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ABC)
(A)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
(B)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
(C)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
(D)保證糧食安全,關鍵是農用耕地的數量不再減少
12、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ABCD)
(A)把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
(B) 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進一步強化惠農政策,增強科技支撐,加大投入力度,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改革創新,
(C))千方百計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D)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繼續提供有力保障。
13、2月1日,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的中央一號文件再度鎖定“三農”。強調(ABC)
(A)把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
(B)千方百計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C)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繼續提供有力保障。
14、3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書。50年滄桑巨變,西藏經歷了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閉走向開放的光輝歷程。所謂“西藏問題”從一開始就是帝國主義妄圖瓜分中國的產物,是近代帝國主義列強妄圖變中國為其殖民地、半殖民地圖謀的一部分。我們與達賴集團之間分歧和斗爭的實質,根本不是自治與不自治的問題,而始終是進步與倒退、統一與分裂的斗爭。 根本不是什么民族問題、宗教問題和人權問題,而是西方反華勢力企圖遏制中國、分裂中國、妖魔化中國的問題。
15、3月19日,新華社報道,教育部下發的《國家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公告》,首次以公告形式公布了國家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政策。(A)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到中西部地區就業(ABCDE)
(B)鼓勵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
(C)積極聘用優秀高校畢業生參與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
(D)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就業和自主創業
(E)強化對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援助:
16、2009年1月17日公布《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我國國情出發,借鑒國際有益經驗,著眼于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并重的方針,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體系,加強監督管理,創新體制機制,鼓勵社會參與,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不斷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和諧。
17、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基本原則。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必須立足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正確的改革原則。(ABCD)
A、堅持以人為本,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
B、堅持立足國情,建立中國特色醫藥衛生體制。
C、堅持公平與效率統一,政府主導與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相結合。
D、堅持統籌兼顧,把解決當前突出問題與完善制度體系結合起來。
18、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ABC)
A、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B、 2011年,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居民, 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C、 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建立。
19、4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
20、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青島舉行慶祝人民海軍成立60周年海上閱兵式。來自五大洲29個國家的海軍代表團、14國海軍21艘艦艇匯聚黃海,共賀中國海軍華誕。
21、今年是五四運動90周年。2009年5月2日胡錦濤在中國農業大學 座談講話希望同學們(ABCD)
(A)把愛國主義作為始終高揚的光輝旗
(B) 把勤奮學習作為人生進步的重要階梯
(C) 把深入實踐作為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
(D) 把奉獻社會作為不懈追求的優良品德。
22、5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 (1)都表示要繼續推動落實“兩岸和平發展共同愿景”,不斷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2)都認為要維護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并不斷增強和深化互信;(3)都強調要加強兩岸經濟合作,盡快商談兩岸經濟合作協議,以利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4)都贊同要積極促進兩岸文化教育交流,舉辦以文教交流為主題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始探討協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5)都主張兩岸在涉外事務中避免不必要的內耗,增進中華民族整體利益。
23、5月28日 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概括了兩岸關系一年來取得重大進展的五點主要經驗。(1)改善兩岸關系是人心所向、潮流所趨,兩岸開展交流合作給廣大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2)兩岸雙方建立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抓住了難得機遇,采取了積極措施,形成了良性互動。(3)明確了致力于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最大限度地得到兩岸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成為兩岸雙方共同努力的方向。(4)本著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精神,找到了擴大交流合作、推動協商談判、處理復雜問題的思路和辦法,形成了有益的經驗。(5)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進程促進了臺海地區和平穩定,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歡迎和支持。
24、溫家寶在20099月11日 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的講話,指出中國政府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的結果 (ABCD)
(A)我們實施的一攬子計劃,是以擴大內需為主、消費與投資拉動相結合的計劃。
(B)我們實施的一攬子計劃,是當前和長遠相結合、保增長與調結構相統一的計劃。
(C)我們實施的一攬子計劃,是政府與市場作用相統一、發展與改革相促進的計劃。
(D)我們實施的一攬子計劃,是既保增長、又惠民生的計劃。
25、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深遠的,中國也不例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將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我們政策的著力點 是(ABCDE))
(A)我們要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以內需、特別是最終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B) 我們要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根本動力,更加注重構建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
(C) 我們要把科技創新作為重要支撐,更加注重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D) 我們要把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和推動城鎮化作為戰略重點,更加注重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E) 我們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注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發展社會事業。
26、世界經濟正在經歷深刻變革和轉型,各國的前途和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 為推動世界的和諧與繁榮,中國倡議 (ABCD)
(A)要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S)要共同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
(C)要共同促進全球經濟的可持續復蘇。
(D)要共同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是激勵創新、推動發展的必然要求。
27、9月26《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公布,標志著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并進入實施階段,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又邁出堅實一步。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