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作為國內研究生考前培訓的創始機構,萬學海文教育研究中心通過透徹分析考研命題與學習規律,對考研政治的考察核心范圍和重難點進行了如下科學判斷和預測,希望能夠幫助考生準確把握考點,做好最后沖刺階段的復習。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的政治經濟學原理,從分析勞動力這個特殊商品開始,系統地闡述了剩余價值的生產、積累、流通及分配,揭示了剩余價值的運動規律及其作用,創立了剩余價值理論。剩余價值論是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基石,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揭示資本主義制度剝削本質的銳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的發現,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
1、馬克思在分析剩余價值的生產、積累、流通以及分配過程,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特殊規律的同時,也揭示了商品經濟和社會化生產的一般規律,例如資本循環周轉規律,社會再生產規律,積累規律等。這些規律,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由于受到資本主義制度的制約,具有了特殊的表現形式。如果拋開制度因素,則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只有從理論上闡明了資本主義經濟基礎的形成及其本質特征,才能準確認識和把握資本主義上層建筑的本質和作用。只有科學認識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及其意識形態的本質,才能深刻理解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滅亡并被社會主義所取代的歷史趨勢,堅定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信念。這亦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新增考點。
3、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經歷了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以及資本主義全球化等四個階段。資本主義發展呈現出的階段性的特征,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適應生產社會化的要求而調整和變化的結果。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性,既意味著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舊形式的緩和和克服,同時也意味著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新形式的形成和發展。這是由資本主義的性質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二戰后,資本主義經濟和政治制度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所應堅持的基本的觀點是:看不到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完全否定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變化和調整,是錯誤的,它不利于我們正確認識和評價資本主義,也不利于我們在與資本主義進行斗爭時采取正確的戰略和策略。認為資本主義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完全否認資本主義的歷史局限性,也是完全錯誤的,它不利于我們堅定社會主義必勝的信念,不利于我們在與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的斗爭中堅持正確的方向。
科學社會主義部分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創新,特別是重點闡述了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合理性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長期性艱巨性及堅持和完善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重要性。同時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展望,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及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2010年考試大綱中新增了科學社會主義這一學科,將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更完善了。那么科學社會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的組成部分和核心內容,主要研究資本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轉變的規律,以及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規律。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深入剖析資本主義社會及其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的基礎上,揭示資本主義社會必然被社會主義社會所代替的客觀規律和歷史發展趨勢而得出的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結論。這一科內容同學們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理論聯系實際,科社對于我們的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都指明了正確的方向,起到了風向標的作用。因此在復習過程中要注意與其他學科之間聯系和有機結合。比如我們應當注意正確處理科學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間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來源:考試大-考研站
針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上述特征,我們建議考生在學習此學科時應作到:
首先,概念要準確,切忌含混不清;其次,觀點要全面,切忌片面性;在對資本主義制度性質的認識上,既要掌握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又要掌握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的本質;在關于共產主義社會的發展階段和客觀過程的問題上,既要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又要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等等。簡言之,要全面地看問題,不要片面地看問題。再次,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切忌死記硬背。學習馬克思主義也和學習其他科學一樣,要記住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記住基本概念的定義,要記住基本原理包括的要點。只有這樣,才能運用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思考問題。如果腦子里是一片空白,沒有記住任何概念和原理,怎么能夠思考問題呢?這與沒有記住數學的公理、公式無法解數學試題一樣。所以要學好馬克思主義不是要不要記憶的問題,而是如何記憶的問題。我們主張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反對機械的死記硬背。最后,要理論聯系實際,切忌理論脫離實際。關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只講理論,不講實際,是理論脫離實際的一種表現;只講實際,不講理論,則是理論脫離實際的另一種表現。這兩種傾向我們都要防止和反對。
萬學海文衷心祝愿所有考生,2010考研金榜題名,馬到成功!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