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這部分解決的是世界以一種什么樣的狀態存在的問題。
關于世界是如何存在的問題,哲學上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即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1、辯證法認為世界是聯系的、發展的、有規律的、充滿矛盾的。
辯證法又分為唯心辯證法(黑格爾)和唯物辯證法(馬克思)兩種,唯物辯證法眼中的世界是物質的世界,而唯心辯證法眼中的世界是精神的世界。區別在于對世界本原的看法不同。
2、形而上學認為世界是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
形而上學又分為唯心形而上學(董仲舒)和機械唯物形而上學(費爾巴哈)。
以下內容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世界是如何存在問題的唯物辯證法看法。
一、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1、聯系的定義:一切事物之間和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2、聯系的特點:客觀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聯系,不是人強加的。
多樣性:內部聯系、外部聯系,直接聯系、間接聯系,主要聯系、次要聯系,必然聯系、偶然聯系,本質聯系、非本質聯系等。其中內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決定事物基本性質和發展趨勢。
普遍性: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一切事物都處于普遍聯系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又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3、聯系、系統、整體
聯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的以系統的形態存在著。系統: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組成的具有穩定結構和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具有:整體性、結構性、層次性、開放性
聯系、系統本身都是一個整體工程。整體包含部分,整體和部分相互依賴。整體由部分構成,依賴于部分。部分是整體的部分,離開整體的部分就會失去原有的性質和功能。
改革開放的哲學基礎。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整體觀:陰陽五行、八卦觀念,五行相生相克
二、世界是永恒發展的
1、發展的定義:事物運動變化中內在具有的前進的上升的運動。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負責,由無序向有序的上升運動。
2、發展的特點:永恒性、普遍性
3、發展的實質: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4、發展的過程性:可持續發展觀的哲學基礎
恩格斯: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過程:一切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和轉化為其他事物的歷史,都有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歷史的觀點看問題
黑格爾:凡是現實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現實的。恩格斯:凡是現存的都是應當滅亡的。
三、世界是有規律的
1、規律的定義: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是事物內部的本質聯系和發展的必然趨勢。
2、規律的特點:本質的聯系、必然的聯系、穩定的聯系、客觀的聯系。
四、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
范疇就是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維對事物、現象普遍本質的概括和反映。從不同側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系和發展的基本環節。
1、現象和本質
含義、辯證關系、方法論意義
(1)含義:現象和本質是揭示事物的外部表現和內部聯系相互關系的范疇。
現象: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現。(真象、假象)
本質: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的內在聯系
(2)辯證關系:相互區別,又是相互統一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
(3)方法論意義:透過現象看本質
2、必然和偶然
(1)含義:必然性:客觀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合乎規律的、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
偶然性:客觀事物聯系和發展中并非確定發生的、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的、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
(2)辯證關系:相互區別,又是統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中,通過大量的偶然性為自己開辟道路。偶然性體現并受必然性的制約,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轉化)
(3)方法論意義:反對三種觀點:只承認必然性的機械決定論,只承認偶然性的唯心主義非決定論。既承認必然性,又承認偶然性,但把偶然性和必然性割裂起來。認為偶然性是科學的敵人。
重視偶然性對事物發展的作用??茖W的任務就是從偶然性中發現必然性,重視“機遇“,但要知道機遇屬于有準備的頭腦。
3、原因和結果
(1)含義:原因和結果是揭示事物或現象間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的哲學范疇。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起作用而被引起的現象。事物或現象之間這種引起或被引起的關系,就是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往往是有時間順序,前因后果是因果關系的一個特點。但有時間順序的不一定是因果關系。因果關系的本質規定和根本特征是事物之間的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所以判斷兩個現象之間有無因果關系,不是看它們有無時間的順序性,而要看它們之間是不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在此之后,并不一定是因此之果?!?
(2)辯證關系:原因和結果的辯證關系:第一,原因和結果的區分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第二,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原因和結果又是相互轉化、互為因果的。第三,原因和結果的關系是復雜多樣的。
(3)方法論意義:注意放防止宿命論和神學目的論。宿命論不注意人的主觀能動性,持一種機械的因果論、因果報應論。神學目的論認為上帝是世界的第一原因和最終目的。
辯證的因果關系認為事物的終極原因是物質世界本身,是物質世界所固有的永恒運動和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給科學預測提供了基礎,使人們的活動更具有自覺性、預測性和調控性。
(4)內因和外因:內因是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諸要素的對立統一,即內部矛盾。外因是指一事物和他事物的對立統一,即外部矛盾。
內因和外因的關系:
其一,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它是第一位的,它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基本趨向。
其二,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外部條件,它是第二位的,它對事物的發展起著加速或延緩的作用。
其三,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形而上學割裂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或者否認內因夸大外因,表現為“外因論”;或者否認外因而只承認內因。改革開放的哲學基礎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