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考研(論壇)
臨近,萬學海文集合考研(論壇)
政治名師團隊,深入研究2010年政治考試大綱及修訂內容,并結合考研政治的命題趨勢及特點,在經過反復錘煉之后,分析總結各類知識要點,為廣大考研學子潛心搜集整理了最新信息和多方面精華資料,進一步對當年的考研命題進行預測,幫助學員把握出題重中之重。
希望通過我們總結的這些考點,幫助廣大考生在最后的這段關鍵時間里,梳理好知識體系,準確把握考點,直擊命題要害,做好最終的考前沖刺。
一、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
1.20世紀中國三次歷史性巨變,產生了三位偉人是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是辛亥革命。第一個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的是孫中山。近代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是中國同盟會。指出“沒有毛澤東,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的人是鄧小平。
2.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做了完整和準確的概括的是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在堅持和捍衛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方面,鄧小平作出的一個歷史性貢獻是:科學地評價了毛澤東,維護了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
3.毛澤東思想開始萌芽是在中國共產黨創建和國民革命時期,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戰爭前中期,基本形成的主要標志是提出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理論,成熟于是在土地革命戰爭后期和抗日戰爭時期,成熟的標志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完整論述。
4.毛澤東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正式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和任務。1938年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闡明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這個根本的思想原則。
5.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依據是認清中國的國情。
6.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指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笨梢姡袊锩氖滓獑栴}是分清敵友,根本(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
7.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中共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的是中共二大。
8.新民主主義總路線的核心是“無產階級領導”,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區別或標志是領導階級不同。新舊民主主義文化相區別的標志是是否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無產階級的領導權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核心問題。區別新舊兩種不同范疇的民主主義革命,根本的標志是革命的領導權掌握在無產階級手中還是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
9.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實質就是農民革命,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是無產階級對農民的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基本問題是農民問題。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農民問題既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又是實現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農民問題中最主要的是土地問題。在抗日戰爭時期,實行減租減息政策以后,雖然削弱了封建剝削制度,但并沒有消滅封建剝削制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土地問題。在解放戰爭時期,黨恢復了沒收地主土地歸農民所有的政策。
10.中國社會的階級結構是兩頭小、中間大,無產階級和地主、資產階級占少數,最廣大的是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其他大中間階級。
1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包括無產階級、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小資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動力。具有兩面性的民族資產階級也是中國革命的動力之一.
12.在近代中國,農民分為貧農(包含雇農)、中農和富農幾個不同的階層,它們具有不同的革命態度。貧農,連同雇農在內,約占農村人口的70%,是農村中的半無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最廣大的動力,是無產階級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富農,帶有半封建性,是農村的資產階級。富農經濟具有半封建半資本主義性,是農村中的資本主義因素,富農一般在農民群眾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中可能參加,在反地主的革命斗爭中,也可能保持中立中;中農,是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可以成為無產階級可靠的同盟者,是革命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的土地改革和土地革命中都采取堅定地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的政策,對富農則采取使它保持中立的政策和保存富農經濟的政策。
13.共產黨第一篇反對教條主義的重要文獻是毛澤東在1930年5月所寫的《反對本本主義》。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中孕育了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三方面思想。
14.中國的資產階級包括大資產階級(官僚資產階級)和中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兩種,不包括小資產階級。
15.1939年,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首次明確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科學概念,毛澤東明確而完整地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方案的文獻是《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第一次公開使用“人民民主專政”這一概念是在《將革命進行到底》,毛澤東首次完整地提出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著作是《論人民民主專政》。
16.工農民主政權的組織原則是實行人民主權、民主集中制和議行合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前途是社會主義,政治目標(政治綱領)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政治的終級前途是社會主義,中心內容是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
17.1946年5月中共中央發布的《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土地改革總路線是: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土地改革必須注意的兩個基本原則是:(1)必須滿足貧雇農的要求;(2)必須堅決地團結中農,不要損害中農的利益。
18.1947年,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中明確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三大經濟綱領,即“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樣熙、陳立夫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的指導方針是“必須緊緊地追隨著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這個總目標”。其中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中心內容,也是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經濟綱領之一。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也是實現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農民問題,首要的是土地問題。
19.1948年,毛澤東《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第一次全面、系統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總政策,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毛澤東《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還提出了新民主主義土改總路線: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
20.在對待農民的態度上,中國共產黨發生過兩種錯誤的傾向:右傾錯誤的表現為只注意同國民黨的合作,忘記了農民;“左”傾錯誤的表現則是只注意工人運動,忘記了農民。
21.在統一戰線中,在無產階級領導權的問題上,“左”傾錯誤最終會把無產階級變成“無兵的司令”,“左”和“右”都會葬送無產階級領導權。
22.在中國革命發展階段問題上,中共黨內出現過“左”的或右的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陳獨秀的“二次革命論”,要在兩步之間硬插上一個資產階級專政和發展資本主義的階段;另一種是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混淆了兩步之間的界限,企圖把兩個不同性質的革命階段并作一步走,將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任務加以混淆,即所謂“畢其功于一役”。
23.區分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標志是領導權問題。在中國革命的領導權問題上,中共黨內曾出現過右和“左”的兩種錯誤傾向。右是放棄領導權,陳獨秀在領導權問題上的右的錯誤,導致了國民革命的失敗?!白蟆笔前炎约汗铝⑵饋?,“把整個隊伍推出去”,成了“無兵司令”。土地革命時期的三次“左”傾錯誤尤其是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同樣給中國革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