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法律基礎的相關知識點集中在大綱解析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的第七、八兩章,另有部分內容分散在思想道德修養的部分章節中,還與鄧論的相關章節有密切聯系,如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等重要的知識點,這必將成為今后跨學科出題的絕好素材。法律基礎的知識點比較分散,看起來比較凌亂,這就需要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積累,加強記憶,對于初期階段法基的復習知識點,萬學海文大致歸納如下:
(一)增強法律意識,弘揚法治精神
1.領會社會主義法律精神
社會主義法律的含義和本質。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主要構成。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運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
自由平等觀念。公平正義觀念。權利義務觀念。
3.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確立新的國家安全觀。掌握國家安全法律知識。履行維護國家安
全的義務。
4.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
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樹立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其中,我國的法律體系、如何建設法治國家、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含義、新國家安全觀的含義、法律思維方式的內涵與要求,是本章的重點。
(二)了解法律制度,自覺遵守法律
知識框架圖:
憲法的定義、特征、原則、內容;民商法的定義、特征、原則、內容;行政法的定義、特征、原則、內容;刑法的定義、特征、原則、內容;經濟法的定義、特征、原則、內容;程序法的定義、特征、原則、內容。其中,憲法中的公民權利與義務、民商法的原則、行政法的行政責任、刑法的犯罪與免責、經濟法的原則、程序法的程序、管轄等,是本章的重點。
1.我國憲法規定的基本制度
憲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則。我國的國家制度。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我國的國家機構。
2.我國的實體法律制度
民商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經濟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
3.我國的程序法律制度
民事訴訟法律制度。行政訴訟法律制度。刑事訴訟法律制度。仲裁和調解制度。
(三)公共生活中相關法律規范
1.《治安管理處罰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
2.《集會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
3.《環境保護法》的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
4.《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
5.《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
6.職業生活的法律規范:(1)、勞動法;(2)、公務員法
2010年的[參數1]政治已經落下帷幕,對于政治理論中的新增學科的考查,成為今年的考試熱點。大致有如下特點:首先,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比如,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依法治國的根本要求、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等都是記憶性的題目,只要當時記住了,這都是送分的題;其次,思想道德以及道德和法律的結合是考試重點;再次,緊扣國家大事件。其中最重要的體現就是政治理論跨學科考查的趨勢和走向。
對于基礎階段的復習,同學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務必重視基礎知識?;A知識對于法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考試時對于基礎知識的考查,還是對于大題的分析都離不開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第二,緊密聯系客觀事實,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要從實際問題中分析把握理論;對于備戰2011年[參數1]的考生來說,也要緊扣2010年的大事件和熱點。第三,與復習《思想道德修養》課和緊密結合起來,注重各學科間的結合,不要單純地把它們分割開來。
法律基礎這門學科由于本身的專業性,考生在復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許多專有名詞,因此增加了考生理解相關考點的難度。但法律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我們維護自身權益,保障社會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求考生在復習的時候多花些時間,理解一下相關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制度,這樣有助于構建完備的法律基礎復習框架,以便將來高效復習,在這里,建議大家多進行框架式復習,這樣能夠節約復習時間,明晰考試熱點。
今后對于法律基礎這門學科的命題走向,應該是以基礎性考查為主,結合其他學科,綜合性設置題目,即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規范和法律制度。如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民法規定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行為等。此外,作為一種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必然與思想道德修養相結合。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公共生活之下,而道德和法律又是維護公共秩序的兩種基本手段。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通過規范人們的行為來維護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實現經濟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梢姡瑢τ谒枷氲赖滦摒B和法律基礎相結合的話題,永遠都不會枯竭,這也是我們在將來的復習過程中要注意的提取信息。因此也是2011年[參數1]的學生在基礎階段復習的重點??傊?,對于法律基礎這門學科的復習,要結合本學科的特點,主要其與其他學科的結合,以提升答題的技巧與能力。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