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振詣:最受歡迎的作文老師,被譽為“中國批判性思維學科”第一人,北大教授;谷老師的作文“谷三步”和“十塊磚”被稱為MBA聯考作文的秘密武器。
朱煜華:中央黨校教授,著名MBA聯考邏輯輔導專家,人大版MBA輔導叢書邏輯主編,被譽為MBA邏輯備考第一人。
主持人:各位網友,下午好!今天主要是針對MBA的考前輔導跟網友做一下交流,現在請谷振詣老師就MBA協作考試的課程和備考的特點跟大家做一下講解。
谷振詣:我先跟大家聊聊作文,作文有兩篇,一個叫論證有效性分析,一個叫議論文或者叫給材料作文。這兩篇作文一個是30分,一個是35分,一共有65分的內容。
寫作對同學們來說提高起來相對有一定的困難,這兩篇寫作總體上看是這樣的,寫作本來有兩種方式,一種我叫做創意性寫作,就是議論文,另外一種我叫做分析性寫作,就是有效性分析。首先對付這兩篇作文要把這兩篇作文的寫作方式區分開。
什么叫創意呢?比如我們現在高考日常的語文教學里面給一段材料根據你自己的經驗、體會、閱讀的資料來發展出你自己的一篇議論文來,這個我叫做創意。也就是說你在高考的時候或者說其他考試里面如何寫出這篇來,有一些寫的方法,如何擴題,如何選擇一個角度,也就是一個主題,如何使用一些非常好的例子,如何用一些道理,擺事實、講道理,來闡述一個核心的觀點,這就是議論文的寫作,創意性的。
分析性寫作是什么意思,我們有時候也叫做評估性寫作,比如考試寫了一篇議論文,比如議論文的分數高考60分,我們現在35分。我編一個評分準則對你的作文進行打分,比如35分的作文我給你20分,你如果不服或者要求我寫一個評估報告,你憑什么給我打了20分,是35分滿分,如果我認真的寫了一個評估報告,這就是叫做論證有效性分析。
對作文進行評估或者進行評判,這個評判標準在不同的考試里雖然不同,但是就評估議論文來說,議論文就是論證,說白了就是對論證的評估,對它的評估實質上的評估標準應該叫做批判性思維的標準,就是說理由,也就是事實和道理是否確鑿。
理由對你堅持的主張,就是核心論點,證據支撐的強還是弱,主要圍繞這兩方面有一系列的邏輯或者批判性思維準則,根據這個準則給你的議論文打分。這個準則我們叫做公共準則,就有點兒像踢球規則似的,相當于裁判,你犯規了就亮黃牌,這就是公共準則。
當然還包括一些語言表達或者說結構安排其他的一些,也就是我們說一般意義上的寫作要求,也是評估準則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如何寫一篇作文就是創意性的,如何評一篇作文就是評估性的或者叫分析性的。把兩篇作文放在一塊思維就完整了,只會寫不會評或者說寫的能力有評估的能力如果沒有,分析、理解、評估的能力沒有,這個作文的能力就是欠缺的。所以有很多同學高考的估分的時候最難估的就是作文,不知道自己得多少分,就是對論證評估能力弱,如果強估分應該是相對準確的。
這是思維的兩個方面,就是創意和評估。針對這兩個不同的作文學生在寫議論文的時候稍好一些,在寫論證有效性分析的時候最大的一個缺陷就是思維方式轉移不過來,也就是借給的論證借題發揮和原論證進行論辯,而不是評估。我們知道論辯和評估這兩個詞有實質性的差別,評估最主要的是要把握標準,要對原論證理解的清晰、準確、透徹,結論是什么,理由是什么,理由有幾個,幾個理由對結論的正確支持程度如何,要緊緊圍繞這個程度進行評估。論辯就不是了,人家說天鵝是白的,你就說天鵝不都是白的,有黑的,這就是論辯。所以有的人把論辯有效性分析寫成駁論文了,對原論證進行批駁和駁斥,我們知道批駁和評估是兩回事,批駁不但要證明論點是錯誤的,理由是不正確的,而且允許舉出一些私有的理由來,評估的理由是公有的理由,不符合規則,像足球,而不是因為不符合裁判本身的一些對裁判的看好或者愛好等等。
我們大致知道兩篇作文的要求是很不同的,就議論文的寫作來說,我一會兒還要圍繞網友提出的問題我再具體的回答,我想主要是側重一下有效性分析。有效性分析寫的不好分數相當低,大概就是三四分、四五分,八分以下,寫的好的可以達到25分。有效性分析的提高相對來說比議論文快,就是因為有一套批判性標準,是有限的。論證的主要的邏輯漏洞也是有限的,所以原題在設計的時候、在出題的時候我們基于有限的這個準則去評估論證,就是重點評論理由是不是確鑿、理由對這個結論的正確支持程度是強還是弱,這個在短期內提高的是相當快的。這方面學生考試的分數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就是思維方式根本沒有改變過來。
第一,不懂得什么叫評估。
第二,在懂得評估的情況下對原論證的分析、理解不透徹。有的同學知道如何去評估,但是他由于對原論證的分析、理解不準確,他評估就歪了,就為了找毛病而找毛病,就歪了。這樣對論證的分析、理解這個能力,不但是有效性分析,做論證單題也一樣,所以我通常說論證單題做的好是寫論證有效性分析的蓄水池,非常有幫助,它倆是有關系的。
論證有效性分析寫的好也會影響你的議論文寫的好壞。我們說老師來評你的議論文憑什么給分低,就是你那個里面好多都不符合議論文的規范,其中重要的規范就是理由和主張之間的邏輯結構、證據支持關系,這方面不行,議論文會丟分。所以論證有效性分析可以說寫議論文和做單題都有直接的關系。
總結一句話,同學們要想在有效性分析短期內快速提高:
第一,要堅持對原論證進行分析、理解的寬容原則。
第二,堅持在對原論證進行評估的時候,堅持中立原則,所謂中立原則就是依據批判性準則進行評估,所謂以最大的立場理解、分析他的論證,不吹毛求疵,雞蛋里挑骨頭。不按論證的套路找毛病,這樣就歪了,所以這兩個準則非常重要,這兩個準則的情況下加上一系列的訓練,如果能聽我的課就更好了,提高一定很快。至于議論文怎么提高一會兒針對網友的具體問題再聊。
主持人:謝謝谷老師對MBA寫作考題的精彩分析。下面有請朱老師。
朱煜華:各位網友下午好,下面對MBA邏輯考試做一些分析,MBA邏輯考試就是考察同學們啟發性思維的能力。
啟發性思維的能力是西方提出的概念,是指一種帶有先天性的能力,這個能力不依賴任何的知識背景,不需要做任何的知識準備就可以對各種資料、信息,對各種事物的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概括,近而作出判斷、推理、論證來去決策這樣的能力。邏輯考試就是考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西方對批判性思維做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這樣四個方面的成果:
第一,人們是不是先天就具有這種能力,不依賴于后天的學習、不依賴于后天的積累,先天的就具有。就像我們人先天就具有說話的能力和運動的能力是一樣的,這個研究的結果是肯定的,人們先天就具有這種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第二,這研究的結果這種能力盡管是先天的,卻是因人而宜的,并且差異是相當大的。這個研究結果就解釋了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現象,就是人們學歷的層次和知識的儲備,跟你所取得的成就并不完全成正比。有的人盡管學歷很高,知識很多,但是在他的領域聽聽而已,一事無成,大有人在。
第三,是先天的,但是我們在后天進行必要的訓練,能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呢?結論也是肯定的,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這個提高是有限度的,這個限度就是受你先天能力的限制。打個比喻,如果好的教練來給我們訓練,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我們跑步的成績,這是肯定的,但是你提高的限度受到身體素質的限制,你很難達到參加奧運會這樣的水平,因為你先天的體制、素質就決定了你的提高是有限度的。
第四,他們要嘗試找出一種測試這種能力的方法,他們認為這種方法已經找到了,就是GMAT、GRE這種方法。由于GMAT、GRE他們是關于思維的考試,到了中國我們就把它歸結為叫邏輯考試,因為在我們中國邏輯是關于思維的科學,涉及到思維我們都歸到邏輯,實際講批判性思維能力跟我們中國所說的邏輯應該說是有很大區別的。
這就是什么是批判性思維。這幾年我們應該看得比較清楚,在MBA入學考試中邏輯的色彩在逐漸的濃厚,邏輯的比重在逐步加大。一方面自身分數的比重增加了,原來是25題50分,現在是30題60分。另外,數學和語文也帶有明顯的邏輯化的傾向。數學的條件充分行分析、語文的論證有效性分析,這說到底就是一個邏輯問題。因此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在邏輯上多下一些工夫,不僅在邏輯這個本身的考試科目上會收到成效,對于數學、對于語文都是大有幫助的。
對于邏輯試題來說,我們大致上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程序化題目。所謂程序題目,就是用確定的邏輯知識、確定的邏輯方法,可以有程序、有步驟,可以沒有任何歧異的情況下解決問題。解決這類試題需要考生具備一定的邏輯知識,要掌握一定的邏輯方法,只要你這方面的知識扎實、方法得當,解決這樣的問題就萬無一失,不會有歧異的,類似于解決數學題一樣沒有歧異。而你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不掌握這方面的方法,對這樣的題目你就會感到一籌莫展。這個我稱之為程序化題目。
第二,半程序化題目。半程序化題目就是對于這些題目可以總結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比如我們要否定一個論證、駁斥一個論證、削弱一個結論,我們就知道論證有論題、有論據、有論證方法,在反駁論題、反駁論據、反駁論證方法當中,反駁論題是最為有利的,力度最大,這個我們可以提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盡管并不是完全程序化,但是可以總結出一些東西。比如我們在否定一個方案、否定一個決策,我們就知道否定它的可行性比否定它的合理性更有利。因為否定可行性根本不可行就沒有任何價值,但盡管不合理可行,仍然是可以操作的。就像我們現實生活中合法而不合理的東西很多,它可行。這些東西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方法,盡管不是程序化的方法,還是有規律可循。
第三,非程序化題目。這類題目沒有確定的解題方法,沒有確定的解題步驟,沒有確定的解題思路,甚至讓你知道了這個題目的答案,甚至準確的表述出來都非常困難,這類題目真正涉及到批判性思維。解決這類題目不是依賴你的知識,而是依賴于你這種直覺、靈感和悟性,悟性到了這道題非常簡單,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但是如果悟性不到你很可能就被這層窗戶紙長時間的擱在另外一個世界里。
對于這三種類型的題目,第一種類型,程序化題目必須要下工夫,掌握邏輯基本知識、基本方法。第二類我們要多看一些試題,從一些試題當中我們總結出一些方法,能夠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第三類非程序化題目,就看你這種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了。
這幾年盡管大綱沒有太大變化,但是就這幾年的考題看我們還是看出一些變化的趨勢。反映在題目的質量高了,像過去非常簡單的甚至覺得比較粗俗的題目現在很少見了,這類題目相對比較完善。
再一個,考試當中像批判性思維這個方法的比重加大了。
這是這幾年考題所出現的比較微妙的變化,盡管大綱里面沒有變化,但是題型、出題思路還是有一些微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