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0、珍惜勞動成果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我們每一個人也許都能背過,并深知其中的寓意。 這首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優良傳統的詩歌,不僅表現了勞動者生產的艱辛,也從側面教育人們要節約糧食,珍惜勞動成果。 可是今天,有些人對嚴重浪費糧食的現象,不但不深惡痛絕,而且還滿不在乎,認為那只不過是一件小事而已。如果這確是一件小事,那我們大可不必在意,可事實證明這決不是一件小事! 也許有些人認為,我國物產豐富,土地遼闊,是個農業大國,浪費區區一點糧食,不會有什么大礙,不過小事一樁。不錯,我國確是物產豐富,土地遼闊的國家,但在今天每一個有頭腦的中國人,都是不會為此而盲目地樂觀的。因為他們知道,與此同時中國也是一個人口眾多、相對資源貧乏的國家。且不說糧食的其它用途,單就吃飯來說,中國要用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來養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口。能做到這一點已可以說是十二分的不易了。試想,如果我們中國十三億人口,每人浪費一個饅頭,一碗米飯,這十三億個饅頭和十三億碗米飯,將會給我們國家帶來多么巨大而不可彌補的損失。這里,我不禁要問那些盲目樂觀者,浪費糧食還是一件小事嗎? 還有一些人會說,糧食是我用錢買來的,錢是我自己掙的,我吃掉也好,浪費掉也好,還不是小事一樁嗎?有這樣想法的人,可以說是愚蠢之極了。糧食是用錢買來的,可錢不也是用勞動換來的嗎?"幾分耕耘幾分收獲",把自己勞動所得的成果白白浪費掉,豈不是愚蠢之極嗎?退一步說,即使這些人錢來得很容易,甚至可以不需要付出什么勞動,可也得愛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呀。正如開頭詩歌里所描繪,勞動者是在怎樣的環境中勞作,付出了多大的艱辛,才收獲到了顆粒糧食,這糧食又經過多少人之手,才成為現成的食物拿到你的手中。且不說,如果浪費得沒有了糧食,即使你有錢又到何處去買呢?所以,我又要問問,那些視自己及他人勞動成果于不顧的人,是否還認為浪費糧食是一件小事嗎? 如今,從學校到餐館,從家庭到公共場所,浪費糧食的現象還是很普遍的,這應當引起我們的警惕,決不能等閑視之。 "浪費"這個詞從一出現就是以貶義存在于世的,也就是說它所體現的是一種不良的行為。中國古有"儉以養德"之訓誡,今有"勤儉建國"之口號??梢姡速M糧食,就其精神方面講,是種道德敗壞;就其物質方面說,是種財物的損耗,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危害,絕非一件小事,而是有害于傳統美德和國家建設的大事。 浪費糧食的現象必須堅決制止! 11、留心觀察與潛心研究 ---- 一個科學發現的啟示 也許大家都聽說過"守株待兔"這則寓言吧?擔我今天要說的不是那個可笑的農民,而是從這則寓言引起的一個科學上的發現。大多數人聽到這則寓言時都會一笑了之。而一位細心的生物學家卻沒有放過它。他想:"為什么兔子會自己撞到樹上去呢?"后來他不斷研究,終于得出了結論:兔子的眼睛長在兩側,兩眼所成的像并不能完全重合,因而在它的正前方有一小片"盲區",當它被敵害追蹤時,完全有可能"慌不擇路",撞樹而死。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對周圍的事物留心觀察,潛心研究,就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反過來,誰如果粗心大意,他就會-事無成。古今中外不少事例都證明了這一點。 英國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在試驗抵抗葡萄球菌時意外地發現培養皿中長滿了青色的霉。但他并沒有將這些"不受歡迎的客人"倒掉,而是對它們進行了數千次的試驗,最后終于因為提取出了青霉素而獲得諾貝爾獎。其實在我國古代,許多裁縫都知道手破了以后,往傷口上涂一些霉菌就可以防止感染。但他們只停留在了這種"經驗"的地步,并沒有問問"為什么"。弗萊明的發現看似偶然,其實這是偶然中的必然。殊不知他在地下室已經做了近十年的試驗!愛因斯坦說過:"上帝常同人們開玩笑,但他決無惡意。"只要仔細留心周圍的事物,不斷研究,終有一天幸運女神會降臨到你頭上。 美國貝爾電話公司的物理學家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尋找干擾衛星通信系統的噪聲源時,發現總有一種消除不掉的噪聲輻射。后來他們不斷改進實驗裝置,最終證明了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為宇宙膨脹學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并因此獲得了1978年度的諾貝爾獎。在他之前的拉弗遜也聽到了同樣的噪聲,可他認為這是由于天線上烏糞的干擾而與唾手可得的獎金失之交臂。當人們問他是否后悔時,他說:"我不后悔。我在距離真理很近的地方停了下來,但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由于他們的努力而獲得了成功,我以后將記住這個教訓。"真理有時就在離我們很近的地方。但它只獎給那些不懈探索、潛心觀察的人,而對那些不住意觀察的人來說,真理可以說是千山萬水之隔。愛迪生說:"在發明的路途上,1毫6米與1英里同樣遙遠。"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在行醫時發現了1種奇特的現象,某一地區的窮人得雀盲眼的特別多,而富人卻與它無緣,富人經常得腳氣病,但窮人卻沒有。后來他不斷留心觀察,發現窮人只能吃得上粗米、糠皮,而富人只顧吃精米細糧、大魚大肉。于是他讓兩種人交換一下食物,過了一段時間,兩種人的病都好了。原來粗糧富含維生素B2,而魚、肉中富含維生素E。 這種看似偶然所得的事例還有很多:畫家莫爾斯在聽演講時大受啟發,發明了莫爾斯電碼;化學家道爾頓給媽媽買了一雙襪子,結果發現了色盲癥;物理學家波義爾在養紫羅蘭時發明了石蕊試劑;醫生鄧祿普澆花時受到啟發,發明了自行車輪胎;化學家凱庫列做夢時發現了苯的分子結構;一個無名的花匠發明了鋼筋混凝土……。 這些人,他們都在某一時刻突然受到了啟發,或是發現了某種意想不到的事情。事實上,他們為了這一天的成功也許已經潛心留意周圍事物多少年了。這正是他們本身素質的體現。要知道機會只留給那些為了尋找它而不斷探索的人。只要我們專心致志于周圍有趣的事物,成功就會降臨。 讓我們不要像那位農民一樣守株待兔、坐等成功的到來,而是用我們敏銳的眼睛去觀察周圍的事物,去尋找、發現成功吧! 12、微笑地面對挫折 艾青在其《礁石》一詩中寫到: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止地打過來,/ 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 像刀砍過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讀了這首詩,會自然令人想到浩翰的大海,它永遠不停地翻著巨浪。海上的任何一只航船,都會或多或少地經受風暴與巨浪的洗禮。這不正像一個人一生的路上,無論如何都不會一帆風順,而總是伴隨著大大小小的挫折嗎?朋友,當挫折來臨時,你會如何面對它呢?告訴你,面對挫折一定不要愁眉不展,而應勇敢無畏地含著笑容去面對! 應該認識到,古往今來,偉大成就的殿堂前無不以挫折為臺階。電燈的誕生,是愛迪生用幾千次實驗的失敗換取的;《命運》交響曲,是貝多芬雙耳失聰后的產物;我們最熟悉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更是經歷了無數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才獲得最后的成功??梢哉f,沒有挫折這塊堅實的基石,就不會有今天人類的科技、文藝乃至社會歷史進程的這一座座豐碑。我們要想樹立起自己的成功之碑,也必須用挫折為它奠基。那么,怎樣才能奠好這一塊基石呢?這就需要我們正確地面對挫折。 挫折只不過是強者成功路上的一塊墊腳石。這是因為,他們在面對挫折時,并不畏縮,而是微笑地迎接這一切。這微笑并不是漫不經心的,相反地,它恰恰反映了一個人有足夠的勇氣接受挫折的挑戰。這樣,他們才能清醒地審視挫折,從中發現自己的錯誤與不足,然后想方設法在今后去修 正與彌補。同時,在努力戰勝挫折的過程中,他們鍛煉出更頑強的意志,鑄就了更堅利的精神之劍,更有助于在今后的路上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最終摘取成功的桂冠。這就是古人所說"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之意。 而對于弱者,挫折成了他們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他們在這條溝旁邊徘徊、唉聲嘆氣。卻沒有想到這條溝正是他們自己給自己挖的。他們沒有勇氣面對挫折,因而也無法去繼續闖蕩,自己放棄了很多本能得到的東西。曾經有一位日本青年,到一家大公司去應聘,得到的消息是沒有被錄取。他在絕望中準備自殺,自殺未遂后才得知"沒被錄取"是由于計算機故障帶來的誤報。正當他接到聘書喜形于色之時,一紙解聘書又飛到他手中,說他不能很好地面對挫折,必不能勝任今后的工作。想想看,這位青年的成功機會就在他識字己手中,他卻因為承受不了挫折,而讓這機會從他指縫間溜走了。沒有勇氣接受挫折的挑戰本已積累起的成功的籌碼都會失去它的份量,而新的籌碼你又不能拿到,那么怎么能達到成功的頂峰呢? 有時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遭受的挫折很大,但是和在雙腿殘廢、雙目失明后仍堅持以寫作進行斗爭的保爾·柯察金比一比,和身患絕癥卻依然樂觀面對生活的抗癌明星們比一比,和在腥風血雨的革命年代義無反顧地赴湯蹈火的先烈們比一比,我們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們難道不應該像他們一樣微笑地面對挫折,勇敢地向困境挑戰么? 所以,我們在面對挫折時,應該是勇敢地、微笑地迎接它。如果你鼓起勇氣,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戰勝挫折,那么你就會發現,挫折的陰云被驅散后,頭上是一片多么美的天空。反之,如果你面對挫折只會嘆息,失掉了前行的勇氣,那么你必將被困頓于此,被天空中逐漸濃密的黑云所吞沒。 年輕的朋友們,讓我們含笑地面對人生道路上每一個挫折吧!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