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
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T06
科目名稱:地球科學導論
第一部分 目標與基本要求
一、考試目標
本課程的考試圍繞地球科學系統思想,主要檢查學生對宇宙與地球演化的了解,對地球的圈層、物質組成、物理性質、板塊運動、地質作用、地貌與地表形態、海水運動與海平面變化、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地球環境變遷、自然資源利用、地質災害與減災對策等地學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學生今后從事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生產實踐奠定基礎。
二、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深入了解地球科學的基本概念,熟悉地球科學的基本原理,理解地球科學的研究熱點和難點,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自然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二部分 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 宇宙與地球的起源與演化
1、了解太陽系的起源假說以及地球圈層的形成,熟悉地球的基本結構。
2、理解目前對地學界有影響的地球演化和構造運動的假說,了解假說已得到的部分事實和證據。
3、能對現有假說進行比較分析,了解地球演化和構造運動的能量來源。
第二章 地球圈層與地球的物理性質
1、了解上地殼、水圈、大氣圈、土壤圈、下地殼、地幔、地核的基本概念與特征。
2、圈層結構與不同圈層的物質能量交換,了解三大巖類及其性質特征。
3、理解地球重力場、磁場,地球的能量與地震。
第三章 板塊運動與各種地質作用
板塊與板塊邊界,威爾遜旋回,地幔柱,板塊構造與地殼運動,構造變形,板塊構造與巖漿作用,板塊構造與變質作用,板塊構造與沉積作用。
第四章 地表形態與地貌演化
地殼運動與地貌特征,構造地貌,喀斯特地貌與冰川地貌,地貌演化。
第五章 大氣
1、大氣的組成與結構、大氣中水分,大氣運動的概念、作用與影響。
2、氣候的形成與不同氣候特征,氣候與氣象預報。
第六章 海洋
1、海水運動的基本類型,海平面變化的基本原因,主要的洋(海)流類型。
2、海-氣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與作用方式,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
第七章 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
生物群落與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概念,海洋生態系統
第八章 地球環境及其變遷
地質年代,新生代地層序列,生物絕滅,重大地史事件舉例。
第九章 自然資源及其利用
自然資源概念,自然資源分類與基本屬性,可持續利用。
第十章 地質災害與減災對策
地質災害,地震、火山和海嘯災害,災害預報。
第三部分 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1、基本要求:
本課程對各考點的能力要求,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用相關的詞語描述:
較低要求——了解;
一般要求——理解、熟悉、會;
較高要求——掌握、應用。
2、命題說明:
(1)試卷難易程度分為:易、較易、較難、難四級。每份試卷中四種難度試題分數比例一般為:2:3:3:2;
(2)試卷中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較低要求(了解)約占40%;一般要求(理解、熟悉、會)約占40%;較高要求(掌握、應用)約占20%。
(3)試題主要題型有: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問答題等多種題型。
(4)試卷主要測驗考生對有關地球系統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基本知識的了解熟悉掌握程度,以及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問題的能力。
3、參考書目:
《地球科學導論》,劉本培,蔡運龍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4、其他規定: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總分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