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五邑大學建于1985年,位于廣東省江門市。江門市轄新會、臺山、開平、恩平、鶴山五市(區)素稱五邑而聞名海內外,學校由此得名。1990年,經廣東省高教局批準,五邑大學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1993年,國家教委批準接收外國留學生;1996年,經國家教委評估,成為本科教學合格單位;1998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五邑大學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江門市位于珠三角的西部,距周圍城市車程廣州市一小時以內、佛山市、中山市和珠海市半小時以內。交通就業等十分便利
學校占地1000畝,天沙河蜿蜒橫貫其中,一河兩區。建校以來,學校堅持“內外合力,共建大學”的辦學方針,培養品德高尚、傳承僑鄉文化精髓、基礎扎實、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適應區域經濟與未來社會發展的高素質應用新人才,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現設有管理學院、信息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外國語言文學系、數學物理系、化學與環境工程系、機電工程系、土木建筑系、紡織服裝系、政治教育與法律系、藝術設計系、體育部等12個教學院系部,開設文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6大門類34個本專業,另還設有職業技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學校面向廣東、廣西、湖南、江西、湖北、福建、安徽等全國部分省市招收本科學生,面向全國(含港澳)招收研究生。學?,F有各類在籍學生16000余人,其中研究生、普通本科在校學生1萬余人。
五邑大學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具有高級職稱的占專任教師的50%,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80%;學校還聘請了多名外籍教師任教,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為名譽教授。廣大教師在認真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把創新論文寫在五邑大地上,為廣東、江門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笆濉逼陂g,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3000多篇,出版專著和教材等100多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多項,省部級研究項目60多項,橫向合作研究項目200多項,已取得一批有影響的成果,為開平碉樓申遺成功作出了特別的貢獻。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入選了廣東省重點扶持學科,紡織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通信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等4個專業被評為省名牌專業,是全國科教興國示范基地、廣東省僑鄉文化研究基地、中華文華傳承基地。
建校以來,五邑大學得到海外華僑、港澳同胞的熱情關懷和鼎力支持。他們共捐建樓宇近50座,還捐贈了一大批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圖書資料,并設立多項獎學金。學校充分發揮僑鄉的優勢,加強與境外高水平大學的實質性交流與合作,分別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意大利、瑞士、新加坡和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30多所大學建立了實質性的合作關系,每年都選派20多名優秀教師赴英美進修和交流,10多名學生以各種形式出國進行長、短期學習,100多名外國師生到我校進行各種形式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動。學校作為國家教育部批準的首批招收留學生單位之一,已先后招收來自美國、墨西哥、日本、印尼、馬來西亞、克羅地亞等國家的長、短期留學生600多人。
五邑大學研究生教育起步較早。1987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學校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1993年,廣東省教育廳又批準了五邑大學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1998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我校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信息學院為學校最大的工科院系,擁有信號與信息處理、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通信與信息系統、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計算機應用技術5個碩士授予點。三十多名教授和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實力十分雄厚。
2008年調劑名額:25名(先調先得,調滿為止)
公費名額:全部公費
調劑條件:達到A類地區分數線,信號與信息處理、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通信與信息系統、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計算機等方面相關專業。
調劑辦法:(1)到教育部研究生招生網上填寫調劑信息,志愿:五邑大學信息學院相關專業(見下表)
(2)發email到:xxxybgs@wyu.cn 或傳真:0750-3299662
(3)打電話:0750-3299661(葉老師),3299035,13686963831(溫老師)
(4)收到調劑信息后,我院會在24小時內給予答復。
(5)找原報考單位,提取考研成績原件和試卷,復試時只需考研成績原件和身份證、學生證即可,其它材料以后寄來即可。我??梢猿稣{檔函,可以讓原報考單位直接把材料寄到五邑大學研究生處。(郵編:529020 地址:廣東省江門市五邑大學研究生處)
到達路線:坐火車到廣州車站,出火車站右轉到廣東省汽車站,坐汽車直達江門汽車新站,坐汽車到江門汽車舊站,步行即可到達五邑大學。
信息學院:在伍順德樓,院辦在2樓。
研究生處:在教學主樓6樓651。
研究方向 |
指導教師 |
名額 |
復試時間 |
復試科目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甘俊英教授、曹文華教授、江太輝教授、張歆奕副教授、梁釗副教授、廖惜春副教授、應自爐副教授、徐秀平副教授、楊芷華副教授 |
5 |
2008.5.8-9 |
以下任選一:
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電子技術、技術機網絡、光纖通信、數字圖像處理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5 |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
劉智勇教授、李霆教授、范可情教授、董超俊教授、尹征琦教授、梁新榮教授、何益宏教授、黃險峰副教授、李全副教授、溫浩副教授 |
5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5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劉智勇教授、何國輝副教授、易正強副教授、鄭曉曦副教授、吳明芬副教授、高宏賓副教授、袁承武副教授、曹彩鳳副教授、張先勇副教授 |
5 |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