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汕頭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招生簡介
汕頭大學是 1981 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廣東省屬 “211 工程 ” 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也是全國惟一一所長期得到李嘉誠基金會捐資支持的大學。
學?,F有校本部和醫學院兩個校區。校本部座落在風景秀麗的海濱城市汕頭的北區大學路;醫學院校區位于汕頭市新陵路。學校占地面積 1928.85 畝,建筑面積 40.60 萬平方米。校園依山傍水,建筑風格優雅,被譽為 “ 高校建筑之花 ” 。
汕頭大學于 1990 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1998 年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2001 年成為同等學歷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目前全校有博士學位授權點 7 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62 個。
我校 2010 年面向全國擬招收碩士研究生 700 多名(含專業學位,以教育部最終下達的招生數為準)。歡迎廣大應屆本科畢業生和具有本科學歷的在職人員踴躍報考。
一、學科簡介:
結構工程、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兩個碩士點均 是我校 "211 工程 " 重點建設學科,且具有博士授予權。學科的各研究方向均是土木工程領域的新興學科,極富活力和生命力,同時又兼具學術性和工程性。
1 .結構健康檢測與監測系統方向,體現了 IT 時代土木工程的新特點,主要研究:基于無線智能傳感網絡的結構健康監測系統;智能材料和智能結構的增強、增韌、自監測及自診斷的集成化系統;混凝土的非破損檢測方法研究。
導師: 趙曉華 教授,劉金偉副教授,李庚英副教授
擬招生人數: 10 人(含專業學位)
2 .結構現代維修加固理論和方法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新老混凝土粘結機理和測試方法;碳纖維布及混雜纖維復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的理論及方法;鋼絲網鋼筋加固混凝土的理論及方法;地基加固與處理。
導師:熊光晶教授,劉紀陸教授,陸小華副教授,解新路副教授,林鵬副教授,吳鳴副教授,黃冀卓副教授,王曉紅副教授
擬招生人數: 20 人(含專業學位)
3 .基于 GIS (地理信息系統)的城市建設與減災工程方向主要研究:基于 GIS 的城市基本數據庫;災害危險性分析;減災防災決策系統;災害模擬系統;搶險救災的快速指揮系統等。
導師:熊光晶教授,解新路副教授
擬招生人數: 5 人(含專業學位)
本系碩士點目前擁有教授 4 人、博士生導師 3 人、副教授 9 人。近 5 年來,承擔縱、橫向科研項目近 60 項,其中國家級項目 11 項,省部級項目 10 項。公開發表論文約 240 篇,其中 SCI 和 EI 收錄 50 多篇。本學科具有一流的科研試驗設施,建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結構、風洞、 GIS 、建材、土工等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達 2000 多萬元,包括 20 余種具國際先進水平的非破損檢測儀器及 MTS 液壓伺服加載系統。
二、碩士復試方式:
口試,復試科目:結構工程專業知識綜合考試及英語能力
三、碩士復試科目參考書目:
1. 《結構力學》 ( 四年制 ) ,龍馭球、包世華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混凝土結構及砌體結構》上冊,羅福午、方鄂華、葉之滿編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專業課考試參考書目:
《材料力學》(第三版)孫訓方、胡增強、金心全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獎學金、學費及其他
- 獎學金:一等獎學金: 12000 元 / 年、二等獎學金: 9000 元 / 年、三等獎學金: 7000 元 / 年。獎學金受益面為當年普通全日制碩士生的 90% 以上,其中一等和二等獎學金占總獎學金數量的比例不低于 80% 。
- 獎學金實行動態管理,每年評定一次。第一年主要依據研究生入學成績(包括復試)評定。第二年和第三年可根據本人的學習成績和綜合表現,經導師推薦、學科評議,由學院根據等級名額確定人選。第一年的一等獎學金僅限于第一志愿報考汕頭大學的研究生。
- 學費:普通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均需要向學校交納學費,收費標準: 7000 元 / 年。
- 學校每年評選優秀研究生,分特等獎( 10000 元)、一等獎( 5000 元)、二等獎( 2000 元)三個等級(醫學專業另定)。
- 學校根據需要在研究生中設立 “ 三助崗位 ” ,為研究生提供勤工儉學機會。
七、報考咨詢聯系方式
汕頭大學研究生學院:
聯系人:陳秋楊
地址:廣東省汕頭市大學路 243 號 郵編: 515063
電話:( 0754 ) 82902424
傳真:( 0754 ) 82903637
網址: /NewImg/OtherFile/031120153224
Email : o_yjsc@stu.edu.cn
汕頭大學土木工程系:
聯系人:熊光晶,林鵬
電話:( 0754 ) 82902989 , 82903483
Email : gjxiong@stu.edu.cn , plin@stu.edu.cn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