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
地圖制圖與地理信息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大地測量與測量工程及相近學科
接收2010 年碩士研究生調劑
一、學院基本情況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現設兩系一中心,即測繪工程系、地理信息工程系、測繪遙感信息實驗中心。其中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學科是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測繪工程專業是北京市品牌專業。學院現有國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一個, 北京市科研創新團隊 2 個。同時我校 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與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聯合招收、培養研究生。
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現有教職工 36 名,其中教授 6 名、副教授 10 名, 96% 教 師具有 博士學位。學院現有北京市拔尖人才 2 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師 4 名,北京市教學名師 1 名, 1 名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具有一支學術水平、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和技術開發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學院聘請國際著名攝影測量與遙感專家、兩院院士 李德仁 教授為講座教授,聘請陳軍、林宗堅、朱宜萱等三位著名教授為兼職教授。
二、科研課題與成果
學院堅持以學科發展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學,鼓勵教師、研究生積極參加科研工作。 學院積極與建筑與遺產保護、城市規劃和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等學科合作,在城市空間信息獲取、城市與建筑三維重建、城市數字文化遺產保護、變形監測等領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故宮太和殿三維激光掃描與數字化工程、激光掃描技術與國家體育館大型鋼架安裝與變形檢測、基于網格影像的數字城管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項目在國內外都產生一定影響,經過不懈努力已經形成核心競爭力。 “ 十一五 ” 以來,學院教師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7 項,省部級科研項目 20 余項,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近 140 余項,到??蒲薪涃M千余萬元。 學院先后完成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項目。繼 2008 年度 王晏民 教授獲得國家測繪科學技術一等獎一項, 2009 年度 王晏民 教授又獲得國家測繪科學技術一等獎一項, 杜明義 教授獲得國家測繪科學技術二等獎一項。同時還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一項,建設部華夏科學技術三等獎一項,以及北京市各類科研獎多項。
三、研究生教學、科研與管理
學院為凝練學科方向,組建跨學科科研團隊,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需要,組建成立七個研究所,即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三維空間信息研究所、激光雷達測量研究所、空間定位技術研究所、攝影測量與遙感研究所、移動測量及數字城管技術研究所、精密工程測量研究所。研究生的學習、科研與技術開發 由研究所負責安排、組織和管理。 為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加強研究生參與科學研究、程序開發或生產實踐能力訓練,加強研究生培養過程管理,學院 要求研究生在學期間至少在 有關學術期刊、國內外學術會議公開發表論文 1 篇;并具備較高使用 VC 、 C.# 、 ArcGIS Engine 等開發有關程序的能力。確保研究生畢業后可以在高新技術部門、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從事相關工作。
四、科研環境與條件
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以“代表性建筑與古建筑數據庫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為依托,下大力氣建設學科齊全、特色鮮明、設備先進的科研條件與環境。 擁有一批國際一流的儀器設備,其中三維激光掃描儀 6 臺、激光跟蹤儀與關節臂各 1 臺、多光譜相機 1 套、高分辨率相機 1 套、移動道路測量系統 1 套、連續測量參考站系統( CORS )一套、 GPS 20 臺套、測量機器人 1 臺、全站儀 30 臺套,高性能圖形圖像工作站 80 余臺,學院儀器設備總價值超過 2000 萬元, 為研究生教學、科研與技術開發提供技術保證。
歡迎報考北京建筑工程學院(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研究生!
聯系人: 李學芳 老師
電話: 010-68322531 Email: lixuefang@bucea.edu.cn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