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調劑專業: |
多個專業 |
聯 系 人: |
葉老師 |
聯系電話: |
0571-86919054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接收調劑,調劑名額60名,有公費名額
本學科已被批準為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
我校機械工程學院2009年依照國家研究生招生工作有關精神,招收符合條件的調劑生,但原則上不接受同等學力調劑考生。現計劃調劑60人,其中高分可以享受公費,去年公費比例占全部招生數的2/3,今年的公費比例請關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網站http://mechanical.hdu.edu.cn/的信息。
接受調劑專業: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電子工程
機械設計及理論
精密儀器及機械
請各位考生填寫下面鏈接中的申請表格,盡快與我院研究生辦聯系。
聯系電話:0571— 8691 9054
聯 系 人:葉老師(e-mail:jxyjs@hdu.edu.cn)
調劑申請表: 調劑申請表或者到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網站http://mechanical.hdu.edu.cn/下載
熱忱歡迎廣大考生報考我院攻讀工學碩士研究生!
我院研究生教育及學院整體情況請登錄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網站http://mechanical.hdu.edu.cn/進一步了解。
研究生教育簡介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成立于1980年,從198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F設有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和精密儀器與機械四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其中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和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先后被批準為省級重點學科。
學院現有教授16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24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1人,博士學位以上教師比例達到70%;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1人,浙江省151第一層次2人,特聘教授3人。
學院擁有“特種加工與制造實驗室”,和“精密制造實驗室”、“制造過程智能監控與診斷技術實驗室”、 “CAD/CAM/CAT實驗室”、“海洋機電裝備技術實驗室”、“流體計算力學實驗室”等學科性實驗室12個,其中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1個,浙江省財政支持的學科性實驗室3個,學校重點支持的學科性實驗室4個。
目前機械工程學科點承擔各類科研項目5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及國家支撐計劃項目等國家級項目21項,省部級項目14項,在研科研經費為1016萬元。
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先進的實驗設備、充裕的研究經費及優越的社會環境為高質量的研究生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浙江省是機械制造業大省,有著廣闊的用武之地。畢業生一次就業率100%。平均每年有兩名碩士研究生獲得省或校優秀畢業生,在校內外獲得了良好的聲譽。
專業與研究方向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080201)設有特種加工理論與技術、超聲應用工程、CAD/CAE/CAM/PDM、精密測量與控制技術、數字化設計制造技術等5個研究方向;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080202)設有機電系統集成與深海裝備技術、數控技術、智能檢測與控制技術、微機電系統、流體工程等5個研究方向;
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080203)設有現代設計方法與技術、設計自動化與CAD技術、智能化設計與控制、信號檢測處理與故障診斷、醫用器械設計及加工技術等5個研究方向;
精密儀器及機械專業(080401)設有精密機械設計與制造、電子精密機械、光機電信息技術與空間儀器、車輛測試技術及儀器等4個研究方向。
主要碩士生導師簡介(更多導師信息歡迎登錄http://mechanical.hdu.edu.cn/main.asp?queryS=14查詢了解)
陳鷹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已在浙江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科共培養了20余名博士研究生。現任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浙江大學流體傳動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十一五”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專家組成員。獲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稱號、國家教育部優秀教師獎,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并獲政府特殊津貼。在機電集成技術、深海勘探裝備技術和人機智能系統等方面,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和面上項目3項、國家863計劃項目3項、國務院大洋專項1項,國家科技部重點國際合作項目1項等國家級重要項目。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40余篇,并獲國家發明專利十余項。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獲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專業領域為機械電子工程、流體傳動及控制,著重于深海裝備研究,是該領域國內知名專家。
潘華辰特聘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計算流體力學及其應用研究,能夠開發工業級計算流體力學及其跨學科應用軟件。應用領域涵蓋機械工程、海洋工程、能源和動力工程、環境工程等領域。具有為20多家跨國公司做核心技術研發的經驗。近年來主持國家863項目1項,主持國務院大洋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主持浙江省科技計劃項目和橫向課題多項。
王林翔特聘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機械電子系統、智能結構與元器件的建模與控制方面的應用基礎研究工作。近幾年來對智能結構與元器件中的固態相變模型及其在宏觀尺度上的外在表現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成功的在細觀尺度上對相變過程動力學進行了模擬,在宏觀尺度上對智能材料普遍存在的滯回動力學行為,給出了適合于控制與設計用途的微分模型,并將其應用到鐵電、鐵彈、鐵磁等多種材料制成的智能結構中。在此基礎上,在國際性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一系列的高水平學術論文,其中被SCI收錄30余篇。
陳國金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浙江省“151”層次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從事機電系統智能檢測與控制,多領域建模與仿真等方面的研發,主持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863重點項目子項目1項、省部項目6項。申請或獲得發明專利3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被EI收錄15篇。作為主持人獲省科技二等獎1項、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
張云電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優秀教師、浙江省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和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層次及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重點資助人員。2002年被國務院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浙江省第九屆政協委員。研究方向為精密制造與特種加工理論及技術。共完成18項科研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超聲珩磨裝置被列為國家級新產品。出版專著6部,獲國家發明專利17項,發表學術論文58篇。
趙文禮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測試理論與信號處理、機械故障診斷學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重點科技計劃項目等10余項。發表論文50余篇,被SCI收錄8篇, EI收錄9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優秀教材三等獎1項,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出版著作一部。
就業形勢
浙江省是制造業大省,近五年我院研究生一次性就業率均達到100%,分布在機械、通信、儀器、管理、計算機、網絡、教育等諸多領域。90%以上的畢業生在長三角地區(其中80%在杭州地區)就業。
前景展望
學院研究生培養力爭達到國內知名、浙江省內領先,為此預計到2010年末,教授要達到24人,博士導師6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2人,年招生人數達到150人。
招生思路
少部分接受電子、自動化、計算機、數學、力學(工程物理)等相關理工科考生。
學生待遇
學 費:公費比例保持在80%以上,并逐年增加公費生比例;自費生學費8000元/年(第一志愿報考機械工程學院的研究生100%公費)
獎學金:普通獎學金、新生獎學金、學習獎學金、科研獎學金
科 研:導師自有國家、省級科研項目或橫向企業項目課題,另有省級“新苗計劃”支持
聯系方式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園區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第二教學科研樓機械工程學院(郵編:310018)
聯系人:葉老師
電 話:0571-86919054
傳 真:0571-86919054
郵 箱:jxyjs@hdu.edu.cn
網 址:http://mechanical.hdu.edu.cn/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簡介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坐落于美麗的歷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是一所工、理、經、管、文、法、教等多學科相互滲透的浙江省與原國防科工委共建高等學校,建有下沙、文一、東岳和下沙東校區四個校區,占地面積2000余畝,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教職工2200余人,具有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資格。學校設機械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財經學院、管理學院、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電子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人文學院、新聞出版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國家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等比較全面的教學單位,擁有6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31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為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單位,擁有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個與浙江大學共建的博士點。有2個省重中之重學科、7個省重點學科、7個部重點學科。
學校大力加強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在眾多領域參與并完成了一系列國家“六五”至“十五”計劃重點攻關、“973”、“863”、軍事電子預研等高科技攻關和國家、省部基金科研項目,年度科研經費逾億元。一批優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和國家發明獎、國家教學成果獎等獎勵,尤其是2006年,學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榮獲全國信息產業科技創新先進集體稱號。目前,學校與全國數百個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科技合作關系,科研工作綜合指標一直穩居全國同類院校和浙江省屬高校的先進行列,已成為浙江省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
學校具有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已與美國、德國、英國、愛爾蘭、日本、加拿大、芬蘭等國的多所知名大學及國際企業、研究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聘請了一批外籍專家、教授來校任教,每年選拔部分優秀學生赴德國、愛爾蘭學習,國際化辦學特點日益明顯。
|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