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教育部希望通過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的綜合試點改革,改變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學術化傾向。目前雖然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在我國開展近20年,但除了法律碩士和MBA等專業學位外,大多數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都存在不同程度學術化傾向。
作為精英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應該說,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的學術化并不是什么問題。如果連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都沒有學術化傾向,那我們還指望什么樣的教育可以學術化?又指望誰來做學術呢?如果先不論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眼下的學術化水平,現在的“去學術化”之所以成問題,則是因為目前研究生教育與社會的脫節,不被市場認可。
從制度層面看,主要是專業設置的調整滯后于市場的需求變化。這說明,研究生人力資本的生產,和市場對研究生層次專用性人力資本的需求之間,存在差距。雖然有的培養機構確實設置了新專業,但是深入了解就會發現,這些新專業其實并不成熟。之所以能取得招生資格,主要是“公關”能力強。一些專業只是增加或者換一個名稱,其實是“換湯不換藥”,新的名稱,舊的計劃。
毋庸諱言,由于近幾年許多高校都想把自己的門面由“教學”換成“研究”,便對研究生進行擴招,以便達到較高的研/本比例,并以此作為達到“一流”大學的終南捷徑,出現了“研究”方面的“大躍進”,有的導師手中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就有數十名之多。這種“大煉鋼鐵”式的培養模式,勢必出現許多“廢鋼”。拿到市場去,要么無人問津只得賤賣,要么重新回爐再次包裝。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卻把板子打在學術化的身上,實在有點冤枉。
和市場不接軌或者說不被市場認可的研究生教育,并非是一句“去學術化”能解決的。如果只靠單純的“去學術化”,很可能在高端專業人才的培養上出現更多的問題。比如,目前進行科學研究的人才基本為博士層次,博士人力資本的生產,又以碩士生為主要資源,如果沒有一定數量的學術性碩士生的數量保證,一味地強調“去學術化”,博士生的生源質量就會受到直接的影響,進而影響到整體科學研究人才的水平。當然,根據目前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規模,將培養目標全部確定為學術人才,又會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同時,不同專業研究生的職業方向和社會要求也不一樣,一味地強調“去學術化”或者“學術化”,都是不顧市場需求的表現。目前許多碩士畢業生常常遭遇“用非所學、學非所用”的局面就是明證。
另外,研究生教育擴招太快太濫,還暴露出另一個問題,即教學資源的匱乏和緊張。學生沒有學術發展機會,如何能夠保證其質量。因此,研究生教育不能做單項選擇,必須在加大教育投入、合理設置專業、注重學生質量、限制招生規模等問題上破題,不可偏廢。
本報評論員趙清源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