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學技術大會2006年5月9日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會議頒發了2005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北京大學27項成果獲獎(第一完成單位19項),其中一等獎5項(第一完成單位3項),二等獎12項(第一完成單位9項),三等獎10項(第一完成單位7項)。
同時,北京大學計算機研究所與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研制的“報業數字資產管理系統”項目,榮獲2005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這是研究所和方正集團在產學研結合的高科技產業創新之路上不斷進取、持續創新而取得的又一項重要科技成果,也是在新聞媒體業務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
報業數字資產管理系統(簡稱DAM系統)是管理新聞媒體的各種數字資產(包括報紙版面、文/圖稿件、多媒體信息、廣告與發行信息等)的軟件平臺,包含了采集、加工、存儲、發布與再利用四個核心內容,以及數字資產的經營管理。DAM系統主要應用于報社、通訊社、雜志社以及網絡媒體,是利用計算機信息處理和網絡技術對報社等新聞媒體的采編生產及經營管理進行數字化、網絡化、全流程一體化的開創性工作,繼 “告別鉛與火”之后,實現了報業“甩掉紙與筆”的跨越式技術進步。
DAM系統是從新聞采編技術為核心的報紙生產流程以及廣告管理系統發展而形成的報業生產與經營管理的一體化軟件平臺。北大計算機研究所從80年代中后期就開始新聞采編技術的研發工作,在王選老師的直接關心和指導下,90年代初,計算機研究所正式立項研制新聞采編系統。1994-1995年,首次研制成功全流程新聞采編技術和廣告管理與制作技術,開創了中國報業生產與經營管理信息化的先河。
DAM項目歷經12年五代技術升級,研制出成套關鍵技術,先后開發13項發明專利、9類52個軟件產品、獲31項軟件著作權;攻克了修改痕跡跟蹤、XML新聞實體描述、自動組版、海量文檔的高效在線加工、電子版樣紙、Web模板與信息片合成、觸發式發布等多項業界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報業數字資產的高效、一體化生產和經營管理。2005年3月,信息產業部的鑒定意見認為,DAM系統的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并部分超過國際先進水平。
DAM系統在報社實施后,報紙的新聞時效性和報社生產效率與經營業務大幅提升:新聞截稿時間由4小時縮短為開印前20分鐘,報紙日均達到70個版,報社整體生產效率提高20-30倍;報社年廣告額突破20億元,自辦發行從無到有,達到每天百萬份,中國報紙總發行量躍居世界第一。報業信息化水平一舉達到發達國家的最高水平。
目前,DAM系統已應用于人民日報、新華社、解放軍報、新加坡聯合報系、香港明報等全球490余家中文報社,中文報業市場占有率達到85%以上。累計銷售相關軟件6000多套,直接經濟效益12.6億元,創匯1000多萬美元,并且每年為報業帶來的綜合經濟效益達十幾億元。
隨著項目在報業得到廣泛應用,報業發展方式由規模推動轉變為技術推動,行業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產生了重大的社會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