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黨委中心組前往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受控核聚變研究與實驗機構——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參觀、學習。當日,馮文廣書記,劉家鐸校長,副書記羅映光、劉京美,副校長王迎川、高衛東以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和成都理工大學樂山工程技術學院的部分負責人參加了學習。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潘傳紅院長一行熱情接待了中心組成員,并介紹了研究院的概況。該院現設置19個研究室,建立了30個核聚變中間技術實驗室,從事受控核聚變理論和實驗研究以及等離子體技術應用開發研究工作。該院擁有國內最大的托卡馬克型受控核聚變實驗裝置——“中國環流器一號”(HL–1)。該裝置所取得的等離子體物理品質參數及實現的等離子體由低約束模式向高約束模式的轉換,均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隨后,研究院劉永副院長就核聚變能的發展與展望、中國環流二號A(HL-2A)的具體情況以及聚變堆技術向中心組成員做了詳細介紹。
在對我國核聚變有了初步了解后,馮文廣書記和劉家鐸校長分別表示,研究院在我國核聚變能量的研究中舉重若輕。多年來,學校與研究院的合作取得了顯效。學校希望雙方能邁進合作步伐,為我國新能源的開發、利用盡綿薄之力,為子孫后代謀福。
最后,中心組成員饒有興致地參觀了該院理論與應用研究實驗裝置,潘傳紅院長和劉永副院長詳細介紹了研究院在等離子體應用技術、超低溫技術、超導應用技術、超高真空及其測量技術、大功率脈沖供電技術、強流粒子束技術、強磁場技術、電子應用技術等方面的優勢,以及正在正籌建大型等離子體應用研究中心,進一步推動等離子體技術在國民經濟各領域應用的情況。
通過學習中心組成員感覺受益匪淺,并認為對于核能這把毀譽參半的雙刃劍來說,既不能談核色變,又不能掉以輕心,人們只要以科學的態度認真對待它,必將再次迎來核電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