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公布的《2005年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擬獎勵成果公告》中,新疆生地所收獲頗豐,主要完成及參與的科研成果中獲得一項一等獎、三項二等獎、四項三等獎。
經自治區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評定,此次進步獎中共評選出擬獎勵成果103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28項、三等獎69項。
博士生導師陳亞寧研究員領頭的《準噶爾盆地綠洲邊緣天然植被保護的研究與農業開發技術示范》在一等獎獎單上占據一席之地,《新疆主要河流流域水資源管理及可持續利用》(陳曦研究員、楊遼副研究員)、《綠洲農業數字化技術開發與應用》(呂昭智)、《新疆城鎮體系的研究與建設》(張小雷研究員、李春華、杜宏茹、楊兆萍研究員)榮獲二等獎,《精-伊-霍鐵路雪害防治措施及在設計中的應用》(高衛東博士),《波斑鴇保護生物學系統研究》(高行宜、楊維康等)、《檉柳科植物研究及荒漠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尹林克、張道遠等),《利用RS(遙感)和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新疆耕地資源調查和綜合評價》(喬木、朱自安等)添列三等獎。
與04年度相比,05年新疆生地所取得了長足進步:在所設獎項減少的情況下仍能增加獲獎項數,且獲獎人員層次也有所不同,從研究員、副研究員擴大到在讀博士,如高衛東同學。讓我們看到更多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正在科研實踐中逐漸成熟,成為科研隊伍中不可或缺的新鮮血液。
新疆生地所取得的這些獎勵成果,離不開新疆分院、中科院、新疆自治區政府的大力支持。自中科院實施“創新工程”以來,新疆生地所立足新疆,放眼西北,積極參與地方科技建設,為地方提供科技支撐,取得了眾多科學技術成果。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時間里,新疆生地所還將為新疆的科技建設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