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我的同學小A1998年考取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生,我同年以優秀畢業生身份留校任教,今年小A碩士畢業,以6萬元年薪被一家公司聘走。這就是說,從今以后,他將在年薪6萬元的基礎上逐年增加收益,而我僅以8000元年薪逐年增加收益,扣除其他非正常因素,他考研的機會收益是52000元/年。用這個機會收益來衡量他考研的機會成本,誰能簡單地說,1萬元的投入就太大了呢?因此講,考研在支付能力允許的情況下,談經濟成本必須與經濟收益結合起來,拋開機會收益單單談機會成本毫無意義。因為成本大小是相對收益來講的。
其次,從時間成本看。當機會性的損失與機會性的收益是同時存在時,關鍵要判斷兩者的機率大小?,F在從時間收益或時間節省的角度分析,一般說來,同一個單位研究生的待遇優于本科生,譬如說碩士生年薪6萬元,本科生年薪4萬元,那么本科生要想掙到6萬元錢就要一年半的時間。反過來,相對于本科生,碩士生的時間收益還存在逐年放大的可持續性,而考研的時間成本不存在可持續性。
最后從心理成本看。任何人都面臨不同程度的壓力,我們關注的壓力應該是個人的最大壓力?,F在的社會,研究生的內在價值明顯提升。在這種形勢下,到底是考研究生的壓力大,還是不考研究生壓力大呢?答案很明顯。社會的飛速發展帶動人才地位、價值的變遷,使青年大學生只有考研,心理成本才能降到最低。
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明顯加快的今天,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方式。實際上研究生數量的增多,人才質量的提高,正是國家智力資源、國家綜合實力提升的標志。因此,我認為,應該特別提請青年大學生關注考研的機會收益而不是機會成本。
《中國青年報》 2001-04-20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