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簡答題 56、57 小題,每小題 6 分,共 12 分。
56.簡述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的概念與特征
57.簡述代位繼承與轉繼承的區別
十辨析題:58 小題,8 分。要求對命題進行判斷并著重闡明理由。
58、我國民間有一種說法:“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請運用代理的理論知識對其加以辨析。
十一、法條分析題:59 小題,10 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民法理論。
5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 93 條規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 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
試運用民法原理分析該條法律規定(包括該法條所規定制度的概念,構成要件,法律效力和制度價值)。
十二、案例分析題:60 小題,15 分。
60、某房地產開發公司(以下簡稱 A 公司)在某市商業街開發了一幢商品樓,售價 4000 元/m 。某甲選中了其中一套三 居室,雙方簽定了購房合同并于 2004 年 2 月 1 日辦理了付款交房的手續,并且約定一年之內辦理所有權證書。
某甲因公需要出國一年,為了方便房屋的維護,某甲在 2004 年 2 月 18 日將房屋鑰匙交給 A 公司下屬的物業處保管。3 月份以后,該市的樓價大幅上漲,商品房供不應求。3 月 5 日,A 公司售樓人員某乙從物業處取走了某甲房屋鑰匙,打開房 門讓購房者求.3 月 5 日,A 公司售樓人員某乙從物業處取走了某甲房屋鑰匙,打開房門讓購房者參觀選購.該房屋被某丙看中, 某乙以 A 公司名義與某丙簽訂了購房合同,雙方于 3 月 30 日辦理了交房付款手續,并于次日辦理了過戶登記手續.
某甲于 2005 年 5 月回國后發現本屬于自己的房屋已被他人居住,十分氣憤,手持購房合同要求某丙騰退房屋,遭到某丙拒 絕.某甲找到 A 公司交涉,A 公司負責人表示“一房二賣”的確是自己的工作人員所為,向某甲道歉并表示愿意按照合同約定 返還某甲的全部購房款及利息,但拒絕某甲要求返還房屋的請求。
根據上述案例,請回答:
(1)A 公司與某甲的購房合同是否有效?為什么?
(2)A 公司與某丙的購房合同是否有效?為什么?
(3)該房屋的所有權應當歸誰?為什么?
(4)A 公司應對某甲承擔什么法律責任?為什么?
2006 年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聯考綜合課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1~45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45 分。
1.羅馬法復興時期出現的以研究和恢復羅馬法為核心的法學流派是
A 羅馬法學派 B 社會法學派 C 注釋法學派 D 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
2.下列措施中,屬于法律制裁的是
A 國家公務員甲因違法失職受到降級處分
B 駕駛員乙開車時不小心將一行人撞成輕微傷, 乙主動賠償了該行人 300 元錢
C 公民丙犯盜竊罪,但因有立功表現,法院判決免除其法律責任
D 黨員丁因違反黨紀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3.現代社會不僅需要法律這種社會規范,而且還需要道德、習俗等其他社會規范。這表明
A 法律的起源與道德有關B 有些法律規范是同社會習俗演化而來的
C 法律規范和其他社會規范的表現形式不同D 法律不是唯一的調整人們行為的社會規范。
4.依照刑法規定,犯貪污罪的,個人貪污數額在 10 萬元以上的,處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 甲貪法公款 15 萬元,法院依法認定甲構成貪污罪,判處甲有期徒刑 11 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法院運用的推理方式屬于
A 演繹推理 B 歸納推理 C 實質推理 D 辯證推理
5.維護和保障立法活動合法性的法的制定原則是
A 合憲性與法制統一原則B 民主性原則C 科學性原則D 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原則
6.下列關于法律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A 法律關系是產生法律規范的前提B 法律關系是一切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
C 法律關系只能是人與人之間合法的社會關系D 法律關系就是法律規范調整或保護的社會關系本身
7、甲的父親在一次車禍中喪生,甲依法繼承了其父的遺產。引起遺產繼承這一法律關系發生的法律事實是
A 車禍 B 甲的父親死亡 C 甲與其父之間存在合法的父子關系 D 甲未聲明放棄繼承權
8.分法律部門時,首先應考慮和堅持的原則是
A 客觀原則 B 目的原則 C 平衡原則 D 發展原則
9.就國家與法的關系而言,能影響以至于決定法的形式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國家所賴以存在的經注基礎 B 掌握國家政權的統治階級的政策
C 國家的中心任務D 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和結構形式
10.事件與法律行為的劃分標準是
A 是否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B 是否能引起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消滅
C 是否由法律規范予以調整D 是否與當事人的意志有關
11.在我國貫徹“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這一司法原則時
A 可以不再以黨的政策為指導 B 仍然要以黨的政策為指導
C 有時也要以黨的政策為指導 D 由司法機關決定是否受黨的政策指導
12、下列諸項表述中,正確的是
A 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模式、標準或方向,這一特性指的是法的統一性
B 法是調整人們行為的規范和法是調整社會關系的規范,這兩種說法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C 非規范性法律文件雖然沒有規范性,但有法律效力,因而也屬于法律的范疇
D 國家強制力是保證法的實施的唯一力量
13、民間故事《鍘美案》中,駙馬陳世美被依法處決。這一法律現象表明
A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反映,具有超階級性B 法律有時候也是被統治階級將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的結果
C 法律是統治階級整體意志、共同意志的體現D 我國封建社會的法律也貫徹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14、下列行為中,屬于狹義上的“法的適用”的是
A 檢察機關以涉嫌貪污為由批準對某犯罪嫌疑人實施逮捕
B 稅務機關以涉嫌偷稅為由對某企業的納稅情況進行檢查
C 婚姻登記機關以男女雙方未過到法定結婚年齡為由拒絕頒發結婚書
D 法官張某周末在家休息時主動為鄰居調解糾紛
15、當代中國社會受到多種法律文化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
A 中國傳統的法律文化 B 西方資本主義的法律文化
C 前蘇聯的法律文化 D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形成的法律文化
(責任編輯:考研秘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