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外語、政治課好,而且具有非法律專業大專以上學歷,經過考前的集中培訓,就完全有可能考上法律碩士研究生。學習法律知識沒有基礎也可以,一個只有初中或者高中畢業文化程度的人就可自學法律。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靠自學法律參加自學考試取得大專、本科畢業證,最后從事律師、法官職業工作。而他們這些人要參加法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就有難度了,因為他沒有外語、政治公共課的基礎。所以只要考生外語和政治能考過教育部的定線,每門專業課完全能考出120分以上的成績。因此,報考法律碩士是考研的首選之一。下面就如何安排好法碩備考時間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制定復習戰略是備考的出發點
制定復習戰略目標對考生來說,似乎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事實上是需要反復斟酌的。制定出一個科學的、適合考生本人報考專業和復習時間安排的計劃是走向考研成功的第一步。在通常情況下,考生都是在考研的前一年春季開始有選擇的復習,還有些考生是從7月份才開始全面復習,選擇何時開始需根據個人的情況合理安排。研究生入學考試內容共有四個科目,即外語、政治、專業課一和專業課二。不管報考何種專業,首先要切實把握公共課即英語和政治,這是統考科目,只有上線考研才有希望。教育部統考科目錄取線根據每年考試的成績來劃定,如果成績在65分以上就算是較好的成績,80分以上是鳳毛麟角,屬于極少數。第二類是專業課,即法律聯考科目,由教育部組織命題,全國39所法碩招生院校統一使用聯考試卷??佳凶罾硐氲?a class="inlink" target="_blank">分數結構應該是公共課成績在130分左右,兩門專業課成績在240分左右。
二、正確制定復習戰略計劃
在合理重視公共課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制定出專業課的復習計劃,并嚴格要求自己按照計劃來復習。聯考專業課包括專業課一(刑法、民法),專業課二(法理、憲法、中國法制史),使用指定教材《聯考指南》。專業課在復習規劃上分為四個階段比較科學合理。具體是: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5月——6月(起步期)。先了解法碩考試基本情況,最好手頭有一本《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進行預習,先看一遍,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基礎知識,對專業課、綜合課形成一個基本的理論體系輪廓。這樣可以先從總體上理清復習思路,為下一步深入復習奠定基礎。(注:5——6月由于新考試指南和大綱還未出臺,但新大綱和考試指南不會有大的改動,所以2004年的考試指南仍可以用。)
第二階段:基礎強化階段。7——8月(關鍵期)。這一階段是復習的黃金時間,時值假期,可集中時間進行學習。這兩個月最為關鍵,整個考研成績的好壞基本上取決于這一階段的復習效果,所以要認真聽輔導班老師講課,做好筆記,理解每一章節,注重掌握法學基本概念和法規,這要求多記多背,同時注重消化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注重對答題技巧的掌握,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各種案例。在此基礎上強化對重點、難點的把握,如容易混淆的知識點等進行比較記憶和理解,并對各個知識點進行跨章節的連貫,理清復習思路。一個暑期輔導下來,基本上能達到法律專業本科應試水平。為考研專業課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聽完一個輔導班后,自己再整理一遍筆記,效果會更好。)
第三階段:提高階段。9——10月(復習期)。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一是將書由厚讀薄,提煉要點和精華,進行重點記憶,二是加大練習量,通過做試題、案例分析,以鞏固記憶,加深對概念、法規的理解。要高度重視教育部指定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教材。因為考試不出該教材范圍,注重強化三種題型:辨析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以《指南》為核心,以練習資料為輔助。
第四階段:最后沖刺階段。11月——12月(整理、沖刺期)。這一階段是整理和升華階段。長期學習的成果能否再升華并在考場上發揮出來,取決于此階段的復習效果。在此階段主要是熱身備戰,進行實戰模擬,檢查復習效果,增加臨場經驗。要特別注意熟悉試題類型,并做有一定難度的練習題。這樣能抓住考點,抓住重點典型題型。通過做試題來發現自己的缺點和弱項,及時調整復習方向,查漏補缺,并高度重視做內部資料模擬試卷。
重要提示:
1、11月、12月、元月:專業課、英語、政治,全面復習。
2、考點、重點、難點+大量習題(題海戰術)+內部資料模擬(押題)。
考生能做到以上幾點,即可迅速提高應試能力,在考場上立竿見影,考出高分成績。在每年的分數公布總表中,我們看到許多考生的專業課成績在240分以上,總分也已上線,但因公共課成績不合格而功敗垂成,使半年的辛苦努力付諸東流。究其原因是沒有采取均衡復習戰略,忽視了自己的弱項科目。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切望引起考生高度重視。
均衡復習戰略安排(時間、精力根本比例表)
科目 |
英語 |
政治 |
專業課 |
刑法、民法 |
綜合課 |
時間 |
30% |
20% |
30%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