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測 繪 工 程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ùa430116)
摘要:
測繪工程是研究地球和其他實體與空間分布有關的信息采集、量測、分析、顯示、管理和利用的工程領域。其工程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培養從事大地測量、工程測量、海洋測量、投影與遙感測量、地圖制圖、地理信息管理、土地管理信息系統等理論與實踐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研修的主要課程有:政治理論課、外語課、矩陣論、數值分析、計算機應用技術、現代測量數據處理、圖像處理與分析、計算機圖形學、遙感技術、高等應用測量學、近代大地測量學、當代攝影測量學、近代工程測量、衛星定位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圖數學模型原理、地圖數據庫與地圖數據處理、電子地圖設計、水下地形測量、海洋測量學、土地資源評價理論與方法、土地經濟學等。
一、概述
測繪工程是研究地球和其它實體與空間分布有關的信息的采集、量測、分析、顯示、管理和利用的工程領域。研究內容包括確定地球的形狀和重力場及空間定位,利用各種測量儀器、傳感器獲取與空間分布有關的信息,制成各種地形圖、專題圖和建立地理、土地等各種空間信息系統,為研究地球自然和社會現象、解決人口、資源、環境和災害等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以及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和數據保障。隨著現代空間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測繪學科正步入一個自動化、網絡化、實時化的發展階段。測繪工程有著廣泛的應用,在經濟發展規劃、土地資源調查和利用、海洋開發、農林牧漁業的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疆界的劃定以及各種工程、礦山和城鎮的建設等各個方面都必須進行相應的測量工作,編制各種地圖和建立相應的地理信息系統,以供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決策使用。在國防建設和現代戰爭中,可持續、實時地提供戰場環境,為作戰指揮和武器的定位與制導提供測繪保障。在科學研究方面,是測定地球的動態變化,研究地殼運動及其機制的重要手段。各種非接觸式的測量方法,還可用于工業過程質量控制、機器人工程。
相關學科領域有地球物理學、海洋科學、土木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導航、地質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地理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學科。
二、培養目標
測繪工程碩士的培養主要是解決測繪行業及相關工程部門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緊缺的矛盾,面向生產第一線培養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通過培養,測繪工程碩士研究生應掌握所從事工程領域的堅實的基礎知識和寬廣的專業知識,以及解決工程問題的先進研究方法和現代化技術手段,具有獨立承擔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
三、領域范圍
按行業覆蓋面可分為:大地測量理論與技術、投影測量與遙感、地圖制圖與地理信息工程、工程測量理論與方法、海洋測量的理論與方法、土地管理信息工程。
根據工程技術人員工作性質,領域范圍可分為:動態大地測量與環境變化及災害監測,空間大地測量理論與技術,精密工程測量與三維工業測量,海洋測量技術,交通導航工程,土木、水利、礦山、海洋工程測量,地籍測量與土地信息系統,數字攝影測量,遙感圖像處理與制圖,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地圖制圖及其生產自動化,國土規劃與管理。
四、課程設置
基礎課:外語、自然辯證法、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矩陣論、數值分析、計算機軟件基礎、面向對象的Windows程序設計。
技術基礎課:現代測量數據處理理論、高等應用測量、近代大地測量、誤差處理與可靠性理論、攝影測量原理、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圖數據庫與地圖數據處理、微波遙感、當代地圖學、小波理論及其應用、海洋學概論、計算機視覺、海洋工程。
專業課:高等物理大地測量、動態大地測量、變形觀測數據處理、精密工程測量、GPS數據處理、數學規劃在測量中的應用、當代攝影測量、圖像處理與分析、GIS軟件工程、地圖數學模型的原理與分析、土地信息系統、土地資源評價的理論與方法、土地經濟學、計算機圖形學、空間分析、電子地圖設計、水下地形測量、海洋測量學。
上述課程可定為學位課和非學位課。此外,各工程碩士培養單位可以根據本單位的特點和企業需要開設其他課程。課程學習總學分不少于28學分。
五、學位論文
論文應結合研究生所在工程單位的實際需要選題,要具有明確的生產背景和應用價值,直接解決研究生所在單位的實際問題。同時,也可以選擇測繪工程領域的前沿研究課題。
學位論文應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要理論結合實際,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工作中的關鍵問題,且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一定的工作量,表明作者有一定的獨立工作的能力。論文工作一般應包括:選題,調研,開題,系統設計,系統實現,論文撰寫和答辯等環節。
論文評閱、答辯、學位授予等均按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的有關規定執行。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