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新型工業化道路可能會以材料分析題目的形式出現,這是16大報告中新提出的說法,值得關注。 新型工業化道路:當一個尚未實現工業化的國度遇到信息化時代大潮沖擊的時候,中國共產黨的應對措施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這種辨證思維,不僅把兩“化”形成一個互動結構,而且設計了由五個要素組成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這就是16大報告指出的: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第一,以信息化帶動的、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業化。發達國家都是在工業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中國是一個后發展的國家,這些年信息化發展很快,我們完全可以在工業化的過程中推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從而發揮后發優勢,實現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順應新形勢,新型工業化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動力,注重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質優價廉的商品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第二,能夠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工業化。在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特別是在快速發展的時期,大多數是以消耗能源、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可以說“先發展、后治理”,代價是很大的。所以,我們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特別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新型工業化道路,依托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為在加快發展中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從而大大增強我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后勁。 第三,能夠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在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注重機械化和自動化,與此同時出現了一些失業問題。中國的國情是人口多,勞動力成本比較低,我們就是要在工業化的進程中充分考慮到這個國情,處理好資本技術密集型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處理好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關系,處理好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既充分利用工業化來提升勞動生產率,又著眼于擴大就業,發揮我國人力資源的優勢。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