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考研英語新大綱對于閱讀理解C節的表述是:“主要考查學生準確理解概念或結構較復雜的英語文字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閱讀一篇約400詞的文章,并將其中5個劃線部分(約150詞)譯成漢語,要求譯文準確、完整、通順。”文章的題材近幾年偏重人文社科類。根據《大綱》所提供的“考題結構表”中的提示,英語中30個詞左右的句子已經算是“長句”了。同時,我們根據對于歷年考題的總結,每套考題中5個被翻譯的句子長度比較平均;各個句子的句式各異,結構都比較復雜,內容都具有一定深度。由此可見,將英譯漢試題作為閱讀理解的一部分,通過用漢語予以正確表達實際上不過是一個“手段”,其真正目的是測試考生根據上下文準確理解結構比較復雜、內容具有一定深度的英語句子,并用漢語予以正確表達的能力。常常聽到有人說“這句話我英語讀懂了,但是就是用漢語說不出來”,其實,根本原因還是沒有真正讀懂英語,因為整體上說我們的漢語要比我們的英語好得多,只要英語真的讀懂了,漢語表達應該是不存在問題的。
從語言技能方面,英譯漢考查的要點放在理解和表達上,主要集中在詞匯和句法兩個層面,包括:
(1)根據上下文推測詞義,從一詞多義中確定恰當的詞義并用漢語予以準確表達;
(2)理解英語特殊的表達方式和語序,并能準確地轉換成符合漢語習慣的句子;
(3)理解句子的句法結構、文章的總體結構以及單句之間、段落之間的關系,并以此為基礎用漢語進行準確表達;
(4)根據上下文進行有關的判斷、推理和引申,并用漢語進行準確表達;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或態度并采用恰當的語域用漢語進行準確表達。語域指什么呢,簡言之,就是指在專業領域中作者所使用的詞匯,可以理解為與題目相關領域的vocabulary。各語域的詞匯具有明確的語域功能,比方說:photograph與photo均可指照片、圖片,但photograph是newspaper language,屬于正式體,一般常見于報刊雜志,而photo則是隨便體,使用較為自由,這主要是語域功能的差異造成的。一般情況下,法律、科技、報道,講演詞,政論文等都比較正式,而小說中文體、語域最復雜,這些都要視情況而定,不可一概而論。
在詞匯層面,考生應力求避開上下文片面地理解試題中的詞匯,因為試題中的詞匯一詞多義現象比較普遍,這就要求考生根據上下文內容確定詞義或對詞義進行引申。
例如:(1999年試題)
分析:
此句中使用的practice本身具有多個詞義,有“練習、熟練、實踐、通常做法、業務”等。在此句中根據上下文應譯成“現代習慣的做法(方法)”。整句的翻譯是:盡管有多少個歷史學家就幾乎有多少個對歷史的定義,現代史學家的實踐與將歷史看作是試圖再現過去的重大史實并對其做出解釋這一定義最一致。
再如:
分析:
劃線部分中的controls看似熟詞,實際理解起來很困難,如理解為“控制”,顯然與句子上下文不相吻合。這時考生只有參照上下文才能得知controls在此表示“參照物”或“對照物”。全句可譯為:這種使用“參照物”的方法可用于多種情況,也可以用來尋找“潮濕肯定能使鐵生銹嗎?”和“哪種豆類作物一季產量最高?”等這類完全不同的問題的答案。
在接下來的復習過程中,同學們應當按照考查要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一步一個腳印,英譯漢部分取得高分亦不是難事。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