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無機及分析化學》入學考試初試大綱 一、考試說明 本課程考試以《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的基本內容為基礎。包括滴定分析概述、化學 反應的能量和方向、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物質結構、四大平衡與滴定(酸堿、沉淀、 配位、氧化還原)、吸光光度法。課程學時為 80 學時(5 學分)。 1、參考教材: (1)《無機及分析化學》,王仁國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年 (2)《無機及分析化學學習指導》(王仁國主編)2012 年(“十二五”規劃教材暫未 出版) 2、考試內容比例(總分:150 分): (1)是非題(20 分) (2)選擇題(20 分) (3)填空題(40 分) (4)綜合題(簡答和計算)(70 分) 二、考試內容 1.滴定分析概述(6%) (1)了解有關誤差的幾個基本概念:系統誤差、隨機誤差、準確度、精密度等。 (2)了解誤差的來源、特點、消除及減免、提高測定準確度的措施和方法。 (3)掌握各種誤差的計算(平均偏差、相對平均偏差、標準偏差、變動系數等)。 (4)掌握有效數字及運算規則。 (5)掌握有關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單元、標準溶液、基準物質、滴定、標定、化學 計量點、滴定終點、指示劑等)與計算方法。 (6)掌握標準溶液的濃度計算(物質的量濃度、滴定度)。掌握常用標準溶液的配制及標 定方法。 2.化學反應的能量和方向(4%) (1) 了解熱力學能、焓、熵、吉布斯自由能四個熱力學函數的意義及相互關系。了解符 號Δ rHm θ 、Δ f Hm θ 、Δ rSm θ 、Sm θ 、Δ rGm θ 、Δ fGm θ 的含義。 (2) 掌握Δ rHm θ 、Δ rSm θ 、Δ rGm θ 的有關計算。 (3) 掌握標準狀態下化學反應自發進行方向的判斷方法。 3.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6%) (1) 了解有關反應速率的概念、反應速率的理論。 (2) 掌握濃度、溫度、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掌握速率常數 k 的特點。 (3) 理解化學平衡的概念,掌握標準平衡常數 K θ 的意義、表示方法及有關計算,掌握多 重平衡的計算。 (4) 利用反應商 Q 與 K θ 的關系判斷反應自發進行的方向。 (5) 理解呂.查德里原理。了解濃度、溫度、壓力對平衡常數及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2 4.物質結構簡介(8%) (1) 了解微觀粒子運動的特殊性:能量的量子化、波粒二象性。 (2) 了解原子軌道、波函數、概率密度、電子云的概念。了解原子軌道和電子云的角度 分布特征。重點掌握描述電子運動狀態的四個量子數(n、l、m、ms)的物理意義、 取值規律和合理組合。 (3) 根據電子排布的三個原則和能級組概念,掌握多電子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特殊情況 例外)規律,并根據電子排布的價電子構型,判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 族、區)及有關性質。 (4) 了解電離能、電子親和能和電負性等概念及其一般遞變規律。 (5) 了解離子鍵、共價鍵的理論要點。重點掌握雜化軌道理論與分子空間構型及分子極 性的關系。 (6) 了解分子間力和氫鍵的性質。 5.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20%) (1) 掌握酸堿質子理論。 (2) 掌握弱酸堿的解離平衡。熟練掌握各種酸堿體系的酸度計算最簡式。 (3) 掌握影響酸堿平衡移動的主要因素。掌握介質酸度對弱酸堿存在型體的分布影響。 (4) 掌握緩沖溶液的性質、組成、酸度的近似計算及配制方法。 (5) 掌握酸堿滴定原理、指示劑變色原理、變色范圍及指示劑的選擇原則。 (6) 掌握一元強(弱)酸堿的滴定曲線計算(滴定突躍、化學計量點、指示劑的選擇)。 掌握多元弱酸堿滴定的化學計量點的計算和指示劑的選擇。 (7) 了解影響突躍范圍的因素,掌握弱酸堿能被準確滴定的條件,以及多元酸堿能被準 確滴定及分步滴定的條件。 (8) 掌握雙指示劑法測定混合堿的原理和計算。 6.沉淀溶解平衡與沉淀測定法(12%) (1) 掌握溶度積概念,熟悉溶度積與溶解度的相互換算。 (2) 掌握溶度積原理,掌握影響溶解度的因素及有關溶解度的計算。 (3) 掌握莫爾法、佛爾哈德法及法揚斯法的基本原理、指示劑及應用條件。 7.配位化合物與配位滴定法(18%) (1) 掌握配合物的組成、結構和系統命名。 (2) 運用價鍵理論判斷配合物的雜化類型和空間構型。 (3) 了解螯合物的組成和形成螯合物的條件。 (4) 掌握利用標準穩定常數(Kf θ )進行配合物平衡的有關計算。 (5) 理解條件穩定常數(Kf θ ′)概念以及酸效應和輔助配位效應對穩定常數的影響。 (6) 掌握配位滴定的最高允許酸度和最低允許酸度的計算。掌握配位滴定適宜酸度的選 擇。 (7) 掌握配位滴定原理;掌握指示劑的使用條件及注意事項(封閉現象、僵化現象、氧 化變質等)。 (8) 掌握單一金屬離子的滴定條件及多種金屬離子分步滴定的條件。 (9) 掌握 EDTA 法測定水中鈣、鎂含量及水的硬度的原理及計算。 3 8.氧化還原反應與氧化還原滴定法(20%) (1) 能熟練應用“離子-電子法”書寫并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2) 了解原電池和電極電勢的基本原理;掌握電池符號的書寫規則。 (3) 理解標準電極電勢的意義;掌握應用標準電極電勢判斷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相對強弱 和計算標準平衡常數。 (4) 熟練運用能斯特方程式計算非標準態下的電極電勢,判斷非標準狀態下氧化還原反 應的方向。 (5) 掌握氧化還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了解用氧化還原滴定法準確滴定的判據;掌握對 稱電對的化學計量點的電勢計算。 (6) 掌握常用氧化還原指示劑的類型及指示滴定終點的原理。 (7) 掌握重要的氧化還原滴定法(KMnO4 法、K2Cr2O7 法和碘量法)的基本原理、標準 溶液的標定方法、滴定條件及應用。 9. 吸光光度法(6%) (1) 了解物質對光的選擇性吸收的本質和特點。 (2) 掌握光的吸收定律———郎伯-比耳定律。了解吸收曲線的特點。掌握運用吸收曲線 和吸收定律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比較法、標準曲線法) (3) 掌握吸收定律的使用條件和測量條件的選擇。 (4) 了解分光光度計的結構、原理和使用方法。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