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招生簡章 >> 正文  數理系簡介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紖^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紖^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您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院系簡介
數理系簡介
  一、北京石油學院物理、數學教研室的早期發展歷程
  1952年,政(國)務院下達通知,批準成立北京石油學院。1953年北京石油學院在北京海淀區“九間房”的一片田野上以“三月設計、四月動工、七月完成土建、九月開學”的建校速度宣告成立。以曹本熹教授為首的清華大學石油系的一批中青年教師和二、三、四年級學生轉入北京石油學院,以后又從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北京財經學院、中國人民大學調入一批教師和教學管理干部,并于當年成立四大系(石油地質勘探、石油礦藏開采與經營、石油煉制、石油機械)、八個專業及公共基礎教研室。公共基礎教研室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外語、政治、體育、電工等教研組,無獨立行政機構,屬教務處領導,公共教研室合成一個黨支部,支部書記丁福生,組織委員彭慧云,宣傳委員樂光堯。后成立公共教研室黨總支,總支書記李季。
  (一)物理、數學的起步與初建(1953年)
  1953年1月24日,石油管理總局人事處正式調樂光堯到石油學院籌備處工作。樂光堯向籌備處負責人賈皞報到,賈皞指示:負責籌備物理實驗室并參加清華大學物理教研組教學工作。樂光堯成為石油學院物理教研室第一名成員。3月3日劉毓貞從石油總局調來,3月11日曹本熹、駱正愉明確由樂光堯負責物理教研組全面籌備工作,劉毓貞負責籌備物理實驗室工作,此后樂光堯和劉毓貞等在石油系主持下,完成了物理實驗室第一批國外訂貨——捷克生產的示波器等。
  1952年10月,石油總局人事處安排沈本善等,到北京大學俄文速成班學習,學成后到北京石油學院,后又被派往清華大學物理教研室作進修教師,師從蘇聯列寧格勒工業大學的物理專家巴巴諾夫學習。
  1953年4月2日起陸續來到石油學院的物理教師開始正式參加清華大學物理教研組教學工作。主要是擔任輔導課和物理實驗課,人員計有:樂光堯,沈本善,劉毓貞,林可期,唐棨宏,王惠芬,凌君達等,實驗員米守彭,盛家驥參加實驗室工作。
  1953年9月14日北京石油學院全體教師在清華開教學工作學習會,9月26日正式從清華搬到北京石油學院新校舍。10月7日,物理教研室在工字樓392室有了第一間辦公室(原先是在宿舍辦公),此后新到的教師有胡棨、俞千里(南京大學物理系應屆畢業分配)。10月17日馮世瑄副教授到校,11月4日戈革講師到校。10月28日,決定由馮世瑄任物理教研室主任,樂光堯任教學秘書(實際負責),沈本善任科研秘書,劉毓貞任物理實驗室主任(后為陳國柱、李文瀛)。數學教研室同時成立,第一任教研室主任為張希陸教授(1900-1988年),原為留美的清華大學教授,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南開大學(南開學校)創始人張伯苓先生的長子。同時到數學教研室的還有:彭慧云副教授,193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數學系,時任教研室副主任,是從哈軍工調來的;董奉城,從北大畢業后分配來;傅定文、牛牧、果新生,他們在57年被錯劃為“右派”,調離學院;李華民、謝緒悅、周文海、周連杰、胡定安,上述五位是從四川大學數學系提前一年畢業,同時到清華大學報到后一起來石油學院;方淑姝(老講師),畢業于浙江大學,是從江西南昌調來的;曾慕蠡(老講師)也是從江西調來的,后于1960年支援大慶,創建大慶石油學院數學教研室。我們稱以上這批教師為北京石油學院數學教研室的第一代。
  1953年10月19日石油學院二、三、四年級(從清華石油系轉來)正式上課,物理課共兩個大班(煉21,礦21,礦22)由樂光堯主講,另一大班由凌君達主講,第一班物理課10月20日開講。數學教研室的授課內容是解析幾何和微積分,還為物探它們和自動化專業開設了復變函數、數理方程,后來又陸續增開了線性代數、傅氏變換等課程。
 ?。ǘ┓€步發展階段(1954-1957)
  隨著學院規模的擴大,招生人數逐年增加,急需相應增加教師。1954年從北大數力系提前畢業分來數學教研室的有張道坤,以后又從上海分來師先進、薛麟文:1956年,又從全國各高校分配來的畢業生有:吳慎微,云南大學數學系畢業;張崇高,四川大學數學系畢業;楊瑞美,南開大學數學系畢業;陳光燦、陳德化,武漢大學數學系畢業。1959年分配來的有:朱學煜(北大數力系54級畢業生),趙成山(吉林大學數學系55級畢業生),于百令(吉林大學55級畢業生,1961年支援石油附中)。我們稱60年代前調入來的這批老師為數學教研室的第二代。
  物理教研室也在同一時期先后調來一批各大學物理系的應屆畢業生和教師,如:陳世廉、簡昌、劉明衡、黃紀華、陳國柱、楊芳品、龐鐘法、張淑琴、戴琮基、程振鄂、梁育梧、鐘明強、黃啟鉤、王綱華、賀志勇、吳永貴等等。還從外校調來史鎮華,呂文培等。
  50年代(55,56)的物理、數學教研室各方面都比較正規,在石油學院和北京工科院校中均處于比較先進的行列。當時,數學教研室的方淑姝教授是具有廣泛影響的樊映川教授任主編的《高等數學講義》(1958年3月出版)的九位編者之一。
  為結合專業開展科研,物理教研室籌建分子光譜實驗室,從蘇聯進口了ES = 2 \* ROMAN II51型光譜儀。這在當時國內外都是比較先進的儀器。還派黃紀華去有色金屬研究院實習,回來開展工作,原擬派胡棨到蘇聯留學,后因反右未果。
  1952年以前的工科物理、數學的教學主要沿襲美歐,1952年院系調整以后,才開始新中國物理、數學教學改革的進程。
  從1952年到1956年,是建立新中國工科物理教學體系并取得穩步發展的第一階段。院系調整以后,高等學校建立和加強了黨的領導。在“向蘇聯學習”的中心口號下,大部分老學校理工分了家,為適應國家建設的需要,一大批新的工科院校建立起來(著名的北京八大學院一包括石油學院就是這時建立起來的)。
  當時黨中央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全國制定了科學技術發展的十二年規劃,進一步鼓舞我們從事基礎課教學的信心和斗志,我們石油學院的物理、數學教學也就從無到有,逐步建設成長起來,到1956年已初具規模,達到一定的水平。
 ?。ㄈ﹦邮幍膸啄辏?span>1957-1963)
  從1957年反右開始,政治運動不斷,在所謂的教育革命運動中,極左思潮泛濫,基礎課首當其沖,物理、數學教研室備受沖擊,一言難盡。
  在此期間,數學教研室劃歸石油開發系,方淑姝任系副主任主管數學。為擴充師資隊伍,1960年春,黨委決定:從本校石油主干專業提前畢業轉行成數學教師的有:盧名高,鄭君湖,馬久生,董映珉,黃金奎,宋惠珍。同年暑假從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畢業分來應屆畢業生有周文龍和王者生,同時又從開發系56級提前畢業分來李振英、金海林。這一年黨委還決定從原來開發系部分56級專業學生轉行成立數學師資班,1961年暑假畢業后留在數學教研室的有:蔡彰漣、宋基華、向逐驄、莊長淞、陳賢勛、陳士彤、郭載方、范承亞、施寶正、雷光天、吳同明、曾理華、夏顯庭等。1965年又從中國科技大學、廣州暨南大學應屆畢業生分配來的有王才經和徐振賢。為加強數學教研室黨的領導,1965年文世鵬從機械系調人數學,時任黨支部書記。我們把從60年到65年來到數學教研室的這批人稱為第三代。
  1957年12月,物理教研室劃歸地質系。樂光堯任地質系副主任兼地質系黨總支委員,分管科研及物理學科。1960年3月成立自動化系和理學系,物理一部分劃歸自動化系,一部分劃歸理學系。樂光堯任自動化系副主任兼總支委員,劉永昌任系主任兼黨總支書記。1961年7月,自動化系撤消,物理仍回地質系。其間,為充實物理師資,從本校物探、測井等石油專業先后抽調59、60級一批畢業生到物理教研室,如:嚴熾培、陳幼珠、吳小薇、李靜、李正清、李文瀛、陳長民、劉宗誠、鄭富明、謝振全、蘇煥華、許守慈、韓壽屏、田浩、韓德旺、林錦秀、和琴堂、茅慶年、桂約奇、趙一之、楊玉春等。后來又調來了朱繼方、劉嘉麗充實實驗室隊伍。物理教研室成立了黨支部,書記為陳幼珠。
  (四)回歸穩定發展(1964-1966)
  全國貫徹“鞏固,充實,發展,提高”八字方針,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當時我國高等教育的根本大法——“高校六十條”制定出來了。黨號召要穩定教學秩序”要把有經驗的教師放在教學第一線,要注意加強基礎,提高教學質量,教育師生堅持又紅又專,抓緊培養師資和實驗室建設。
  在此背景下,1964年2月成立基礎課教學處(簡稱:基教處或基礎處),包括數學、物理、外語、體育四個教研室?;A處總支書記開始為吳麟祥,后為康斌。基礎處主任方淑姝,副主任,樂光堯,梁樹。
  在老教師的帶動和培養下,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在北京石油學院1964~1965年的教學大比武活動中,數學、物理教研室涌現出了一批素質好、教學水平高的青年教師,成為數學、物理課程教學的主力軍。
 ?。ㄎ澹┪母锸?/div>
  在“史無前例”的十年“文革”中,“左”的干擾終于被推向了極端.造成了全局性的災難,北京石油學院被迫遷到山東省東營市,并更名為華東石油學院,造成了數學、物理教研室教師隊伍的嚴重流失。其間,教學秩序慘遭破壞,數學、物理師資大量流失,物理、數學教學受到了最大的一次沖擊。
  數學、物理教研室被解散,教師下放到專業連隊,大部分物理、數學課被取消或是與后繼課打通,沒有課上的教師或是在專業連隊刻蠟板、領文具等干打雜活,或是充當專業連隊的名額參加“農業學大寨”工作隊等等。在此過程中,盡管周恩來同志也曾多次提出重視和加強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的教學與研究的指示,周培源同志還曾根據周恩來同志的指示,于1972年10月6 日在光明日報上發表文章論述加強基礎,但在當時的形勢下,根本不可能得到貫徹,反而受到“四人幫”的批判。在這史無前例的十年中,高等教育受到的摧殘是全面的,對其中的工科數學、物理教學更是倍受摧殘。
   二、80年代初物理、數學教研室的經歷的恢復與發展
  粉碎“四人幫”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結束了我國政治生活中二十年動蕩的歷史,實現了歷史的偉大轉折,從理論上到實踐上,對多年來左的干擾,進行了撥亂反正,我國高等教育出現了嶄新的局面,工科物理、數學的教學也進人了建國以來的第三階段,無論從高等教育或是工科物理教學來說這都是我國歷史上最好的時期。
  華東石油學院自從77屆恢復正式招生以后,恢復了物理、數學教研室,并成立了基礎科學系:系主任為樂光堯,總支書記曹清志,物理教研室主任為田浩,數學教研室主任為吳慎微。
  工科物理、數學教學全面得到恢復,教育秩序穩定,教育質量逐步提高,最重要的是加強基礎的思想明確了,教師可以“理直氣壯”地教課了。
  1977、78年,我們分別招收了物理、數學專業師資班的學生,在困難的條件下,逐步開出了本專業的各類課程和實驗,培養出達到要求的畢業生。1981年開始,物理教研室招收了研究生,接著國家批準成立自然科學史(物理學史)和無線電物理兩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982年又正式招收了應用物理專業的本科學生,同年招收計算數學的82級班,1984年招了應用數學84級班,1986年招進數學師范的數86級班。
  學校明確了理工管(理)相結合,以工為主的辦學定位,從領導到社會輿論重視基礎課的教學。這一時期,開出了工科院校的全部公共數學、物理課程和數學、物理專業課程。以物理、數學教研室有限的人力,我們還承擔了應用物理專業、數學專業從本科生直至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任務。
  我們的教學質量在不斷提高,教學研究有了開展,實驗室建設有了新的發展,不僅工科物理實驗教學水平提高了,而且開出了理科的普通物理實驗和近代物理實驗,還開出了部分專門化和研究生的實驗。
  科研工作也取得了可喜成果,粉碎“四人幫”后發表了科研論文幾十篇,有三項科研成果獲得了國家發明獎(沈本善研制“檢漏儀”獲國家級發明四等獎、陳世廉在“微波”領域的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級三、四等發明獎),戈革從事N.Bohr的研究獲得了國際聲譽。
   三、北京恢復辦學至2000年數學物理教研室的歷程
  “文革”結束后,于1984年組建華東石油學院北京研究生部,開始了“文革”后首屆研究生的培養工作。為此學院抽調華東石油學院數學和物理教研室的部分老教師來到北京研究生部,和外語、體育等基礎學科的教師一起組建了北京研究生部的基礎課小組(基礎教研室),組長為樂光堯,副組長為陸慶邦,書記為孫文伏。為了建設一支強大的教師隊伍,北京研究生部從國內的重點高校(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西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引進補充了一批年輕的師資力量,增加并提高了數學與物理教師的數量和質量。
  隨著研究生部的不斷壯大和發展,以及華東石油學院更名為石油大學,北京研究生部也改名為石油大學(北京),并在北京研究生部基礎教研室的基礎上組建了石油大學(北京)基礎科學系,第一任系主任為樂光堯,后任依次是陸慶邦、鄭富明、陳安樂等?;A科學系由數學教研室、物理教研室、外語教研室和體育教研室組成,主要承擔學校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各種形式培訓班的數學、物理、外語和體育等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同時有物理學史和無線電物理兩個碩士點,每年招收少量碩士研究生,相應開展研究生教育與一些科學研究工作,但各個教研室都沒有開設本科專業。
  在二十世紀末的這十幾年中,石油大學(北京)基礎科學系重點抓師資引進和隊伍建設,苦練內功,努力培養青年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數學、物理等公共課程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并出現一批年輕的教學骨干,為我校今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物理教研室在學科建設上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戈革教授因在N.BOHR研究與獨立翻譯并出版,<<尼耳斯.玻爾集>>共十二卷巨著,促進中丹文化交流上 取得的成就,2001年6且5日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向戈革教授頒授”丹麥國旗騎士勛章”。
   四、數理系的成立與發展
 ?。ㄒ唬┓€定教學,保證質量,平穩發展(2000-2006年)
  在二十世紀末我國高等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大背景下,石油大學(北京)及時抓住機遇,新增若干本科專業,擴招本科生。隨著石油大學(北京)的不斷發展壯大,基礎系外語教研室的工作范圍和教學任務逐漸增多,并于2000年開始招收英語本科專業,學校決定在外語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了我校外語系,體育教研室也隨著學校的發展,在教學與群眾性體育活動等方面的工作內容不斷擴大,學校決定成立了體育教學部。原基礎科學系的數學教研室、物理教研室組建成為了目前的數理系,第一任系主任為陳安樂。
  數理系成立之初,面臨著學生數量猛增,數學物理師資嚴重匱乏的嚴峻局面,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一方面多方努力引進師資,穩住陣腳,另一方面引導教師轉變教學觀念,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探索擴招形勢下提高教學水平,保證我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新方法,重點是通過“一幫一”的方式幫助新上崗的青年教師盡快站穩講臺,提高講課水平,并制定政策,倡導廣大教師比學趕幫,努力成為受學生歡迎教師。
  在穩定教學的同時,我們沒有放松專業建設及學科建設,一方面,鼓勵教師在保證教學的同時開展科學研究工作,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學校制定的有利政策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以點帶面,全面提升學科水平。2003年,數理系首次招收了本科生——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2003級兩個班,此后每年在該專業招兩個班。2004年,在北京和華東兩地數學物理教師的共同努力下,物理教研室在無線電物理學科點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理論物理碩士點,數學教研室增加了應用數學和計算數學兩個碩士點,2006年,我們又成功獲得了物理學、數學兩大一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這標志著數理系學科建設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2006年,在學校統一部署和指導下,通過全系教職工的團結努力,數理系出色地完成了迎接教育部隊我校本科教學質量評估的相關工作,我校本科教學被評為優秀,其間,數理系教師的課堂教學、數理系物理演示大廳獲得了評估專家的好評。
  數理系目前擁有“數學與應用數學”本科專業和“數學”、“物理學”兩大一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截至2008年9月,數理系有在校本科生156人,研究生66人。自建系以來,已有94名本科生順利取得學士學位,29名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
  數理系自成立以來累計承擔教學改革項目20項,其中有13項已經通過了結題驗收,有12門課程被列為學校重點建設課程。其中,有8項獲得了校級教學改革成果獎。獨立出版教材2部(《應用數值分析》、《大學物理實驗》),已經編寫完成并即將出版教材2部(《基于MATLAB的數值分析算法設計》、《電磁場理論》)。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線性代數被評為校級精品課。
  2006年7月,我?!陡叩葦祵W》課程被評為北京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2006年9月,在學校統一部署和指導下,通過全系的努力,數理系圓滿地地完成了迎接教育部隊我校本科教學質量評估的相關工作,其間,數學物理教師的課堂教學、數理系物理演示大廳建設獲得了專家的好評。
  2007年6月,我系物理實驗中心被評為北京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是對當代大學生能力與素質培養與鍛煉的極其有效的途徑,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施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數理系積極開辟第二課堂,創造條件,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數學競賽、物理競賽、物理實驗競賽等各種課外科技活動,取得了優異成績。
  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我系也積極鼓勵教師開展科研工作,通過不斷提高自身學術水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還提倡數學物理兩大學科積極與我校主干學科結合,努力發揮理科的支撐作用,自2005至2007年,數理系教師共發表學術論文102篇,其中80篇被SCI收錄,56篇被EI收錄,在科研項目上,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教育部科學技術重點項目2項、石油創新基金3項、中石油風險基金1項、橫向科研項目5項,總經費已逾200萬,校級重點科研實驗室一個(光纖傳感技術實驗室)。這些指標標志著數理系的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
 ?。ǘ╀J意進取,再接再厲,不斷取得新成績(2007年-)
  盡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數理系成立的時間還很短,數學、物理學科與北京市許多兄弟院校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是,我們通過幾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正在不斷超越自己,創造著數理系系建設史上一個又一個第一:第一個本科專業、第一個市級精品課、第一個市級教學實驗示范中心(物理實驗中心)、第一個校級重點學科平臺(數學、物理)、第一部公開出版的教材……。
  當前,我校已明確了“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班成一所在石油石化領域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理工管文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性大學”的辦學定位,這也給數理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相應地提出了我系“嚴謹執教,以生為本,銳意創新,以理促工”的指導思想,這既是數理系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體會和總結出來的一個特色,其中有已經取得的并應該繼續保持和弘揚的實踐成果或經驗體會,更是對數理系未來發展和前景的設想與展望。
  2008年6月,我校決定:“十一五”期間將數學和物理學兩個一級學科重點建設成為校級學科平臺,并將投入專項經費建設“新功能材料物理”校級重點實驗室。
  我們堅信,數理系一定會越辦越好,數學和物理兩大基礎學科必將在我校建設與發展、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事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