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部簡介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是廣東省人民政府直屬的社會科學綜合研究機構。其前身中國科學院廣州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0月。1974年6月改稱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1980年9月擴建為廣東省社會科學院。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現設有廣東省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研究中心、現代化發展戰略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所、企業管理與決策科學研究所、歷史研究所(孫中山研究所)、哲學與文化研究所、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法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還有研究生部、科研組織處、社會科學信息中心、報刊出版中心、《亞太經濟時報》社、《廣東社會科學》雜志社、《新經濟》雜志社、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等教學管理、科研組織、報刊出版及研發部門。此外,還與有關單位合作成立了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肇慶旅游研究所、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珠江三角洲城市文化研究所。全院現有在職專業研究人員201人,占在職人員總數的77.1%;科研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的81人,其中碩士生導師38人。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有良好的學術傳統,經過40余年的建設與發展,形成了一批在全國乃至國際上都有一定地位的優長研究學科:鄧小平理論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港澳臺問題研究、廣東地方史和孫中山研究、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研究等。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大力開展與國內外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交流。近幾年舉辦的“回歸后的香港”、“廣東經濟發展趨勢與經濟發展展望”、“孫中山與亞洲國際學術討論會”、“鄧小平理論與廣東改革發展新階段”、“中國企業集團高層管理與決策”、“邁向二十一世紀粵港關系”、“新發展觀與廣東改革開放新階段”、“廣東文明城市形象建設”、“粵歐經濟合作發展”、“亞洲金融風暴與對策”、“21世紀中國企業文化論壇”、“廣東經濟景氣指數預測”、“2001年中國中小企業高峰論壇”、“2002年南方理論前沿論壇”等各類研討會,均受到海內外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與好評。此外,還與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德國、俄羅斯、瑞典等國及臺港澳地區有關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建立了長期學術交流關系,并選派多批中青年學者赴國外進修和研究考察,為廣東人文社會科學走向世界做出了努力。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廣東社會科學》被選為《中國人文和社會科學論文統計與分析研究》數據庫系統的核心刊物。《亞太經濟時報》以其特有的理論色彩于1992年被評為全國經濟類“十佳報刊”之一。中國經濟類核心刊物《港澳經濟》雜志,2001年1月改版為《新經濟》,以新經濟、新科技、新觀念、新思維、新舉措為理念,是全國目前有影響的財經生活雜志之一?!渡鐣茖W情報資料》、《理論熱點》以追蹤國內外社會經濟情況及熱點問題,介紹當今國內外最新發展動態和趨向為主導,論、譯并重,為黨政領導提供決策和信息參考。
二、研究生部辦學條件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部地處文化氣息濃郁的越秀北路,毗鄰風景優美的越秀公園,教育設施一應俱全,擁有充足的課室和學生宿舍,師資力量雄厚,已建立計算機局域網,圖書館藏書達40萬冊。
三、研究生專業設置及研究方向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7年)和博士學位培養單位(1998年)。
專業設置及研究方向為:
?。ㄒ唬┱谓洕鷮W專業,研究方向有:市場經濟理論、國際經濟貿易、國際金融、經濟法。
?。ǘ┊a業經濟學專業,研究方向有: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與產業政策、消費市場研究、教育經濟管理。
?。ㄈ﹦趧咏洕鷮W專業,研究方向有: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ㄋ模┲袊F代史專業,研究方向有:孫中山與中華民國史、近代中國文化與旅游研究、港澳史、區域經濟社會史、中國近現代思想史。
?。ㄎ澹┢髽I管理專業,研究方向有:企業戰略管理、企業競爭力管理、企業文化
1999年開始與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合作招收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標、學籍管理等日常工作由該校負責)。
四、研究生部師資力量、導師風采及主要負責人簡介
我院現有碩士生導師38人,博士生導師1人,在5個碩士點均有一批優秀的指導教師。
梁桂全研究員,男,漢族,1951年1月出生于廣州,經濟學碩士?,F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經濟學研究員,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廣東經濟學會副會長,廣東省市場經濟促進會副會長等;受聘為中山大學全國高校系統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與現代化理論研究基地客座研究員。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被確定為廣東省宣傳戰線十百千跨世紀人才第一層次專家。1994年被廣東省委宣傳部授予首屆“優秀中青年社會科學家”、1995年被廣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廣州市優秀中青年社會科學家”和“廣州優秀專家”等稱號;被日本創價大學授予創價大學“最高榮譽獎”。主要研究發展經濟學、發展戰略學、現代化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及發展戰略與發展規劃等,先后獨著或合著出版《發展戰略學》、《變革與探討》、《起飛的軌跡》、《走向戰略時代》等14本著作、文集,先后發表130多篇論文及60多篇決策研究報告。研究風格強調理論的實踐應用,擅長決策研究,被省有關部門及一些市政府和大型企業聘為顧問。是廣東省順德市容桂鎮、東莞市清溪鎮等國家社會綜合發展試驗區的主要倡導者和規劃者。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與產業政策。
李新家研究員,男,1952年生,湖南桃江人。1982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87年1月在湘潭大學破格晉升為副教授,并開始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和校學術委員會委員。1996年1月起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同年9月,在省委宣傳部公布的廣東省宣傳思想戰線跨世紀優秀人才首批培養對象(十百千工程)名單中,被列入第一層次12人之中。1997年考入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攻讀博士學位。1998年1月被選為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同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并受聘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經濟理論學科小組成員。1999年9月獲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授予的廣東省優秀中青年社會科學家稱號?,F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廣東經濟學會副會長、廣東價格學會(協會)副會長、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副會長、廣東消費經濟學研究會會長等。
李新家研究員主要從事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工作,先后出版專著《時間經濟學》、《消費經濟學》、《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研究》;擔任副主編的著作有《當代消費經濟辭典》、《市場經濟與產權制度改革》;合作完成和參加編著的著作主要有《鄧小平市場經濟理論與廣東實踐》、《中國消費結構的研究》、《企業集團——擴展動因模式與案例》。另外發表經濟學論文和譯文300多篇。2000—2001年獨立完成省“九五”重大課題的子課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發展》(專著),并組織完成省規劃課題《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研究》。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消費市場。同時,正在進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網絡經濟的研究》。
王經倫研究員,男,漢族,1951年生于廣州。1976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后就讀中山大學研究生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碩士課程班。從1976年至今一直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工作。其間,曾于1989年至1991年派往基層掛職鍛煉,任中共河源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等職?,F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兼任廣東省邏輯學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企業文化協會常務副會長。從事邏輯學研究,主要研究方向:辯證邏輯、創新思維、應用邏輯。獨立專著《圍棋推理技巧》(蜀蓉棋藝出版社1995年版)被譽為是我國自古以來第一部從邏輯學的視角研究圍棋、填補了圍棋研究中的邏輯推理空白的著作。合著有《邏輯學》(廣東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啟迪思路的鑰匙》(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等8種。發表論文30多篇。以上科研成果中有6項獲省級、院級優秀科研成果獎。是廣東省宣傳戰線跨世紀優秀人才首批百名人才的培養對象。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企業戰略管理。
王杰研究員,男,1951年10月生,廣東吳川人,中山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1988年入華中師范大學師從章開沅教授,1991年獲博士學位,現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歷史研究所(孫中山研究所)所長,為廣東省思想宣傳戰線跨世紀優秀人才百名人才的培養對象。1992年始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生導師至今。參與國家“六五”、“七五”、“八五”課題《孫中山全集》、《比較中的審視:中國早期現代化研究》、《孫中山的思想與實踐》研究;獨立承擔國家“九五”課題《孫中山的文明理念與價值研究》,主持廣東省重點課題3項;主編(合著)有:《國共合作史》、《強權與民聲—民初十年社會透視》、《辛亥革命與中國社會發展道路》、《孫中山與中國近代化》、《辛亥革命與中國政治發展》、《辛亥革命與中國民主進程》、《孫中山研究五十年》等10部。與港、澳、臺、日本及歐洲等地學界有比較密切的學術聯系,近年致力于研究中國近代政治史、廣東近代史、孫中山與中華民國史。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孫中山與中華民國史。
羅福群研究員,男,1953年出生于廣東韶關。1977年畢業于中山大學經濟系,1980年考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歷任該所對外經濟研究室副主任、院旅游研究室負責人、第三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從1994年至2001年主持經濟所工作,并曾兼任《南方經濟》雜志編輯部主任?,F任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兼學位辦公室副主任、研究生部副主任、廣東勞動學會副秘書長、廣東消費經濟研究會副會長。
羅福群研究員從事了二十多年的經濟理論研究工作,并具有十年在大中型企業工作的經歷,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及企業經營管理尤其是在企業勞動工資理論和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有較深入的研究,主持過多項科研課題,主編了專著《國有企業改革新論》(廣東經濟出版社出版)及合作出版專著5本、譯著2本,發表論文和調查研究報告100多篇。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向曉梅研究員,現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產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女,1965年4月生,四川宜賓人。1988年畢業于四川大學經濟系,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88年畢業分配到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工作至今。兼任廣東經濟學會理事,廣東國際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廣東股份經濟與證券市場研究會常務理事。
主要從事市場經濟、產業經濟、企業經濟研究。共出版了《國有資產產權代理制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等專著7本。承擔和主持了省“九五”規劃1998年度招標課題《廣東優化產業結構與推進產業升級的思路與對策》等多項課題。發表論文50多篇。其中有多篇文章獲省市優秀論文獎,多篇文章被轉載。2001年獲得廣東省直機關精神文明積極分子稱號。
目前研究方向是:市場經濟理論。
研究生部主任楊明,男,1962年8月生,廣東人。1982年湖南大學本科畢業后,歷任廣東省電力工業局試驗研究所實習生、助理工程師。1986年獲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學(系統工程)碩士學位后,先后在廣東省人事廳、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新聞辦公室任科員、副科長、科長、助理調研員、副處長。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以來,在國家和省部兩級刊物發表了關于系統工程理論、高等教育改革、經濟發展政策等領域的論文30多篇,另獨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課題“中國城鄉協調發展道路”之《珠江模式篇》、合著《大香港開放經濟圈》共兩本專著。2001年12月起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部主任,同時擔任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兼學位辦公室主任、院自學考試輔導中心主任、院企業管理與決策科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學術社團兼職主要有: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委員、省市場經濟促進會秘書長。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學位學科建設與教育經濟發展。
五、報考及輔導介紹
我院碩士研究生報考要求與高等院?;鞠嗤?,報考條件為大學本科畢業或大專畢業具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大專畢業者要提交兩篇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的論文。報考者持有關證件到當地省、市招生辦指定的報考點報名,本院不辦理報名手續。報名時間一般為每年11月10日至14日。新生年齡不超過40周歲。
考試地點由當地報名點安排,考試時間以教育部發布的時間為準。本院不招收應屆畢業推薦免試生,也不組織在職人員的入學單獨考試??荚噧热菁坝嘘P事項見招生專業目錄,全國各地報名點都備有我院招生專業目錄。我院不組織專門的輔導。
六、畢業就業導向
我院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需要,培養在本門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并富于開拓創新精神的才德兼備的高級人才。畢業生適合于到黨政機關、大專院校、理論研究部門及相關專業的企事業單位工作。
七、科研成就介紹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為廣東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特區理論與實踐、港澳臺問題、物價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區域經濟發展與規劃、廣東山區發展、現代化進程的精神文明建設、廣東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以及依法治省的理論與實踐等領域的研究,為廣東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持和決策參考。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還曾承擔了省委、省政府直接交給的許多研究任務,并為深圳、肇慶、中山、東莞、清遠、潮州、南雄、清新等十數個市縣做過發展戰略研究和規劃報告。截止到2001年底,全院共完成科研成果:專著(含譯著)320余部,論文及研究報告等各類文章13500多篇,總字數超過1億5千萬字;完成了編輯成果6600多萬字;其中具代表性的成果有:《鄧小平理論與廣東實踐叢書》、《跨世紀發展的歷史使命——深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范市研究》、《廣東現代化進程藍皮書》、《廣東精神文明建設紅皮書》、《亞洲金融風暴及其對廣東發展的影響》、《跨世紀的法治系統工程——廣東依法治省的理論與實踐》、《現代性與文化工業》、《論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消費經濟學》、《中國國情調查叢書》(中山卷、興寧卷等)、《(資本論)體系與社會主義經濟》、《廣東改革的經濟學思考》、《中國經濟特區的理論與實踐》、《廣東通史》(古代上卷)、《簡明廣東史》、《孫中山思想研究》、《思維規律論》等等,這些成果不僅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而且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和領導的決策起了重要參考作用。近十年間,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科研人員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超過100人次,僅1995年以來獲各類一等獎的就有近30項之多,全院的科研工作受到了社會的充分重視和肯定。
八、院系發展前景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立足廣東,面向全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著重研究現代化建設中提出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積極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各級黨委和政府決策服務,已形成以科研為中心,集科研、教學、傳播、咨詢和決策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科研基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同志高度評價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的工作,指出:廣東改革開放20年的發展,“每一步都離不開社會科學院的參與和介入”,特別是最近幾年來,“在許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上,省社會科學院都有所貢獻,有所創造。”面向新世紀,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將堅定不移地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的科研方向,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優良學風,以“前沿、創新、務實”為特色,以服務廣東現代化建設為己任,努力探索和回答改革和發展實踐中提出的新問題,為我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理論先導、思想動力和智力支持。
隨著我院事業的不斷發展,研究生部的各項工作也將邁上新的臺階。今后,我們將繼續申報增加區域經濟學、法學、哲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等新的碩士點,并在繼續配合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培養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生的基礎上,努力獨立申報成為應用經濟學等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部發布時間:2009-1-5 14:11:00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