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南方醫科大學——曾志嶸
姓名:曾志嶸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3.06 專業技術職務:教授專業: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導師層次:碩士生導師 導師類別:學術型 最后學歷:2006年于南方醫科大學(原第一軍醫大學)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管理流行病學方向)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工作單位:人文管理學院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系 辦公室電話:020-61648029 電子郵件:zengzr@fimmu.com 主要研究方向:1、高等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
2、管理流行病學(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發展評價)學術任職: 最具代表論文:1、廣東省醫藥衛生人才現況及其對醫學教育發展的需求分析,2009-01,南方醫大學學報(原第一軍醫大學學報)1673-4254
2、高等院校實施創新教育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2009-04,中華醫學教育雜志1002-7130
3、Logistic回歸模型在高等醫學院校教師教學行為研究中的應用,2007-12,南方醫大學學報(原第一軍醫大學學報)1673-4254最具代表學術專著:1、現代教育技術實用培訓教程,主編,2007-12,廣東科技出版社
2、醫學圖像藝術制作教程,主編,2008-04,廣東科技出版社主要獲獎情況:1、2009.10,“全程滲透,多維互動”醫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系統構,教育部,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210.02,知識、能力、素質一體化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第六屆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3、2010.02,“全程滲透,多維互動”醫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系統構,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第六屆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在研課題:1、卓越醫師培養體系綜合改革,廣東省綜合教育改革試點項目,2011.06-2015.12,5萬
2、推進高校產學研合作服務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發展策略研究,2011.10-2012.10,5萬
3、高等醫學院校教師教學行為校本培訓體系的研究與構建,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教育學、心理學重點項目,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2008.08-2012.08,2萬
4、高等醫學院校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系統構建與實踐,廣東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廣東省教育廳,2008.10-2012.10,2萬
5、高等醫學院校教師科研、教學行為現狀及其對教育質量的影響和干預策略的研究,廣東省科技計劃軟科學項目,廣東省科技廳,2009.01-2011.01,3萬
本人目前可支配總經費:14萬本人從事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其特點和意義、開展新醫療、新技術等情況、國內所處的學術地位
在高等醫學教育發展與改革領域開展了系列的研究。在高等醫學院校辦學模式、高等醫學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復合型醫學人才培養等領域形成了豐富的教育管理理論和觀點,高等醫學院校教育管理運行機制、教學質量評價和督導機制、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推進高校產學研合作服務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發展策略研究等領域展開了改革和研究,形成了系列的理論、模型和管理機制并在實踐中得以運用?!?ldquo;全程滲透,多維互動”醫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系統構建與實踐》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陡叩柔t學院校教師教學工作督導評估體系》獲廣東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吨R、能力、素質一體化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獲廣東省第六屆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研究方向獲得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教育學心理學重點項目,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度重點專項規劃課題,廣東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CMB醫學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招標課題基金,廣東省科技計劃軟科學項目,廣州市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南方醫科大學重大教改與特色成果孕育項目的立項支持。
運用管理流行病學方法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師教學行為與大學生學習行為進行了系列研究。運用流行病學病因分析理論及病例對照的方法,建立了教師教學行為和大學生學習行為研究的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不同類型教師的教學行為特征,揭示在教師教學質量水平發展過程中最需要發現和改進的關鍵教學行為因素,探討醫學的學習行為特點生及影響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通過系列的研究,對教學行為、學習行為和教學質量進行了行為流行病學研究,對教學行為、學習行為與教學質量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在學習行為測量、教學行為測量、明確對行為的影響因素、改變教學行為的干預方面進行了系列的研究。積極探索流行病學與高等教育管理學的結合,尤其是多病因理論和病因推斷研究方法的借鑒和推廣,將具有良好的探索和運用前景。研究方向獲得CMB(美國中華醫學教育基金)醫學教育研究發展中心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軟科學項目、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教育學重點項目、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重點專項規劃課題等立項支持。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