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612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一、總體要求
要求考生重點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以及社會主義理論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等主要內容;準確闡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能夠應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回答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其中基本理論部分占80%,理論聯系實際占20%。
二、內容及比例
第一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占50%)
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
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哲學與其他科學的關系;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
2.物質和意識
列寧的物質定義及其哲學意義;物質和運動;時間和空間;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意識的本質;意識的能動作用;實踐的本質、特點和基本形式;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及其意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人對物質世界的實踐把握;意識與人工智能;實踐的結構和功能。
3.普遍聯系與永恒發展
現象和本質,內容和形式,原因和結果,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現實性及其辯證關系;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發展的實質是舊事物的滅亡和新事物的產生;世界的普遍聯系;系統論及其與矛盾論的關系。
4.認識的本質和過程
認識論的前提、基礎和本質;認識的結構,認識過程的辯證關系;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認識中的功能與作用;真理的客觀性,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理與價值;哲學史上紛繁復雜的真理觀;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5.唯物史觀的創立和歷史觀基本問題的科學解決
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唯心史觀的根本缺陷,唯物史觀創立的意義;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是構成人類社會發展的物質生活條件;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6.社會的基本結構和社會形態
社會的經濟結構、政治結構、觀念結構;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馬克思主義考察社會結構的基本原則。
7.社會發展的規律和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及其規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改革是推動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科學技術革命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杠桿;階級斗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社會革命是推動人類歷史發展的火車頭。
8.社會進步與人的發展 人的本質和人的價值;社會進步是歷史發展的總趨勢;社會進步的尺度;人的發展與社會進步。
第二部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40%)
1.資本主義形成及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的關系;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品質;資源配置方式與經濟體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經濟制度變革的規律。
2.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
商品,貨幣,價值規律;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深化對勞動和勞動價值論的認識。
3.剩余價值規律 貨幣轉化為資本,剩余價值的生產;資本循環,資本周轉;價值向生產價格的轉化;社會資本再生產;剩余價值的分割;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4.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階段
資本主義自由競爭向壟斷的過渡;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征;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全球化及后果;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
第三部分:科學社會主義(10%)
社會主義理論從空想到科學;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社會主義在實踐探索中曲折前進;經典作家對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的論述;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實現共產主義是人類長期的實踐過程。
三、題型及分值比例
1、簡答題:40%
2、論述題:60%
四、可供參閱書目
本書編寫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