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8年北京師范大學招收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普通心理學》
一、心理學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二)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1.觀察法
2.實驗法
3.測驗法
4.調查法
5.個案法
(三)主要的心理學流派
1.構造主義心理學
2.機能主義心理學
3.行為主義心理學
4.格式塔學心理學
5.精神分析
6.人本主義心理學
7.認知心理學
(四)當代心理學的研究取向
二、感覺
(一)感覺概述
1.感覺的含義
2.感覺的種類
3.感覺測量
4.感覺現象
(二)視覺
1.視覺的含義
2.視覺現象
3.視覺理論
(三)聽覺
1.聽覺的含義
2.聽覺現象
3.聽覺理論
(四)其他感覺
三、知覺
(一)知覺概述
1.知覺的含義
2.知覺的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二)知覺的特征
1.知覺選擇性
2.知覺整體性
3.知覺理解性
4.知覺恒常性
(三)空間知覺
1.形狀知覺
2.大小知覺
3.深度知覺
4.方位知覺
(四)時間知覺和運動知覺
1.時間知覺
2.運動知覺
(五)錯覺
1.錯覺的含義
2.錯覺的種類
3.錯覺產生的原因
四、注意
(一)注意概述
1.注意的含義
2.注意的功能
3.注意的種類
(二)注意的認知理論
1.注意選擇的認知理論
2.注意分配的認知理論
五、記憶
(一)記憶概述
1.記憶的含義
2.記憶的過程
3.記憶的種類
(二)感覺記憶
1.感覺記憶的含義
2.感覺記憶的信息加工
3.感覺記憶的特征
(三)短時記憶與工作記憶
1.短時記憶的含義
2.短時記憶的信息加工
3.短時記憶信息的存儲與提取
4.短時記憶的特征
5.工作記憶
(四)長時記憶
1.長時記憶的含義
2.長時記憶的信息加工
3.長時記憶的信息存儲與提取
4.長時記憶的特征
(五)遺忘
1.遺忘的含義
2.遺忘曲線
3.遺忘理論
4.影響遺忘的因素
(六) 內隱記憶
六、思維
(一)思維概述
1.思維的含義
2.思維的特征
3.思維的種類
(二)概念
1.概念的含義
2.概念的種類
3.概念的形成
4.概念結構的理論
(三)推理
1.推理的含義
2.推理的理論
(四)問題解決
1.問題解決的含義
2.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
3.問題解決的策略
4.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五)創造性思維
1.創造性思維的含義
2.創造性思維的特征
3.影響創造性思維的因素
(六)表象
1.表象的含義和作用
2.表象的特征
3.表象的種類
(七)想象
1.想象的含義
2.想象的種類
3.想象的功能
(八)決策
七、語言
(一)言語概述
1.語言的含義
2.語言的特征
3.語言的結構
(二)語言的理解
1.影響言語理解的因素
2.詞匯理解
3.句子理解
4.篇章理解
八、動機
(一)動機概述
1.動機的含義和種類
2.動機的功能
3.動機與行為效率的關系
(二)需要
1.需要的含義
2.需要的種類
3.需要層次理論
(三)動機的理論
1.本能理論
2.驅力理論
3.喚醒理論
4.誘因理論
5.動機的認知理論
九、情緒
(一)情緒的一般概念
1.情緒含義和功能
2.情緒的維度和兩極性
(二)情緒的種類
1.情緒的分類
2.情緒狀態和分類
(三)表情
1.表情的含義
2.表情的種類
(四)情緒與腦
(五)情緒理論
1.早期的情緒理論
2.情緒的認知理論
十、能力
(一)能力概述
1.能力的含義
2.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系
3.能力、才能與天才
(二)能力的種類
(三)能力的結構理論
1.能力結構的傳統理論
2.能力結構的新理論
(四)能力的測量
(五)能力的發展與個體差異
1.能力發展的一般趨勢
2.能力發展的個體差異
3.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條件
十一、人格
(一)人格概述
1.人格的含義、功能
2.人格的特征
(二)人格理論
1.人格特質理論
2.人格類型理論
3.精神分析人格理論
(三)氣質和性格
1.氣質的含義
2.氣質的類型
3.氣質的理論
4.性格的含義
5.性格與氣質的關系
(四)認知風格
(五)人格測驗
(六)人格的成因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