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云南大學
1 906—《管理學基礎》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一、考查目標 《管理學原理》是攻讀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全日制專業型研究生入學考試 的業務課考試科目。本科目要求考生全面系統地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相關術 語、管理的主要理論、內容要點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的管理理論和方法, 對現實組織中的管理活動、現象進行分析,對管理問題能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二、考試形式 (一)試卷分值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結構 本試卷題型有三種: (一)名詞解釋題:共 4 小題,每題 5 分,共 20 分。 (二)簡答題:共 4 小題,每題 10 分,共 40 分。 (三)論述題:共 2 小題,每題 25 分,共 50 分。 (四)案例分析題:共 1 小題,每題 40 分,共 40 分。 四、考試范圍和內容 第一章 管理與管理學 1.管理。管理的定義、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 2.管理活動。管理活動的基本職能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3.管理屬性。管理二重性(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的基本內容。 4.管理學。管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其方法。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發展 2 1.中國傳統管理思想。中國古代管理思想要點的主要內容;對現代企業經 營管理的啟示。 2.西方傳統管理思想。泰羅科學管理理論的實質、內容及其貢獻;法約爾 關于經營和管理的概念及其管理原則。 3.西方現代管理思想的發展。人際關系學說和行為科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管理科學”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的主要觀點。 4.中國現代管理思想的發展。新經濟時代或知識經濟時代的主要特征和知 識經濟時代管理原則的變革;我國現代企業管理思想發展的歷史。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1.管理原理的特征。系統的涵義和基本特征;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意 義。 2.管理的系統、人本、責任、效益原理。管理的系統原理、人本原理、責任 原理、效益原理的概念、本質、特征及其啟示。 第四章 管理道德與社會責任 1.管理道德。管理道德的基本觀點及其各種觀點的要義和區別;道德管理的 特征和影響管理道德的因素;改善企業道德行為的途徑。 2.社會責任。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 第五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 1.管理的方法論。管理哲學的涵義和構成;管理方法的分類。 2.管理的法律、行政、經濟、教育、技術方法;管理的法律方法、行政方法、 經濟方法、教育方法、技術方法的內容、實質和特點及其正確運用。 第六章 決策 1.決策理論。決策的定義;決策的原則、依據、類型、程序、特點;追蹤決 策的概念和管理者在進行追蹤決策時應注意的問題;戰略決策、戰術決策與業務 決策直接的區別;程序化決策與非程序化決策之間的區別;主要的決策理論。 2.決策過程和方法。決策的過程和影響因素;經營單位組合分析法和政策指 導矩陣的概念和特點;確定型決策方法、風險型決策方法和不確定型決策方法。 第七章 計劃與計劃工作 1.計劃。計劃的概念及其性質;計劃的類型及其作用;孔茨與韋里克的計劃 層次體系的基本內容;計劃編制工作的過程。 2.計劃工作。計劃工作的含義、類型和步驟;計劃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則; 計劃工作的方法和技術。 第八章 計劃的實施 3 1.目標管理。目標管理的涵義和特點;目標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目標管 理的過程。 2.滾動計劃法和網絡計劃技術。滾動方式計劃的基本特點和網絡計劃技術的 基本原理。 3.企業資源計劃和業務流程再造。各種新型的企業資源計劃方法;業務流程 再造的概念和基本過程。 第九章 組織設計 1.組織與組織工作。組織與組織工作的含義;組織工作的基本原則;組織結 構的類型。 2.管理幅度和管理層次。兩種基本的組織結構形態(扁平結構形態和錐型結 構形態)的特點;管理幅度、管理層次與組織結構的關系。 3.組織結構的設計。影響組織結構設計的因素;組織結構設計的目標、任務 和組織設計的原則。 4.部門化。部門與職權劃分的類型及相互關系;職能部門化、產品部門化、 區域部門化的優勢和局限性;矩陣組織的特點及其運用。 5.集權與分權。組織分權兩個主要途徑(制度分權和授權)的內涵及其區別。 第十章 人員配備 1.人員配備的任務、程序和原則。人員配備的任務、工作內容和程序、原則; 工作分析的作用和內容。 2.管理人員的選聘、考評、培訓。管理人員的來源;管理人員選聘、考評、 培訓的工作程序與方法。 第十一章 組織力量的整合 1.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的概念和區別。 2.直線與參謀、委員會。直線與參謀在組織中的角色及其相互關系;委員會 的工作方式和效率。 第十二章 組織變革與組織文化 1.組織變革。組織變革的動因、類型、目標、內容、過程與程序;組織變革 的阻力、壓力、沖突及其管理。 2.組織文化。組織文化的概念、特征、結果、內容、基本要素和重要功能。 第十三章 領導與領導者 1.領導理論。領導的實質和作用;領導者與管理者的區別;領導工作的實質; 領導者的權力來源;幾種典型的領導理論。 2.領導方法。領導者的素質與修養以及一些主要的領導方式與藝術。 4 第十四章 激勵 1.激勵理論。激勵的涵義和作用、激勵的過程及動因;最主要的激勵理論(需 要層次理論、雙因素理論、期望理論、公平理論、強化理論)。 2.激勵方法。常用的激勵方式與手段(物質利益激勵、社會心理激勵、工作 激勵、成果激勵、培訓教育激勵)。 第十五章 溝通 1.溝通的含義和障礙。溝通聯絡的含義和作用;溝通的類型和常用的溝通方 法;溝通的過程和基本步驟。 2.溝通的障礙及克服。溝通的障礙及實現有效溝通的途徑。 第十六章 管理信息 1.管理信息和管理信息系統。信息和數據的區別和聯系;管理信息的特征; 管理信息系統的構成要素和開發步驟。 2.管理信息技術。管理信息技術的運用及發展階段。 第十七章 控制與控制過程 1.控制原理??刂频暮x及其在管理中的作用;控制系統構成的基本要素、 組織運轉的基本要求;控制的原則與要求。 2.控制的過程??刂频倪^程;計劃與控制的聯系;三種基本的控制類型(事 前控制、現場控制、反饋控制)和不同類型控制的優缺點。 第十八章 控制方法 1.預算控制與非預算控制。預算控制的形式、內容、作用及其局限性;比率 分析、審計控制、損益控制、成本控制的內容和方法;投資收益率控制、報告分 析法、親自觀察法的基本內涵。 2.其他控制方法。專項控制(計劃控制、時間控制、數量控制、質量控制、 安全控制、人員行為控制等)和綜合控制方法。 第十九章 管理的創新職能 1.創新及其作用。創新職能的內涵及其在管理職能中的作用;維持與創新的 關系及其作用;創新的種類與特征。 2.創新的內容和方法。企業中各類創新活動的特點;創新的過程和創新活動 的組織;企業家創新職能的基本內容。 第二十章 企業技術創新 1.技術創新的內涵和貢獻。技術創新的內涵和內容;技術創新與發明的關系; 技術創新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貢獻;組織中存在的技術創新的源泉。 2.技術創新戰略。技術創新戰略以及創新基礎、創新對象、創新水平、創新 5 方式的選擇。 第二十一章 企業組織創新 1.企業制度和文化創新。知識經濟的基本特征;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制度的 基本邏輯和企業文化的創新。 2.企業層級結構創新。工業社會中企業制度的特征及其原因;企業層級結構 及其特征;企業文化的功能及其特點;網絡化層級組織的基本特征。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