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云南大學云南大學
云南大學 href="http://www.azycake.com/shijuan/school/820655.html" target=_blank>云南大學碩士招生考試 864-《藥劑與藥物分析》考研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該內容包含藥物制劑和藥物分析兩個部分,分別進行說明 適用專業:藥物化學專業 試題總分:150 分(藥物制劑占 70 分-80 分,藥物分析占 70 分-80 分) 答題時間:3.0 小時 《藥物制劑》部分 一、考試目的和要求 《藥物制劑》要求學生掌握藥物制劑的劑型概念。掌握各種藥物劑型的特征; 熟悉各種劑型所需的輔料,各種劑型的基本制備方法、制備工藝及質量控制方法。 了解各個劑型制備的單元操作。了解國內外藥劑學進展概況及專用設備的基本構 造和使用保養方法等內容。能夠較熟練地解決藥物制劑的基本問題。 二、題型及分布 1、選擇題(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性質、基本規律等), 約 20 分; 2、填空題,約 20 分; 3、判斷題,約 10 分; 4、簡答題,約 20 分; 5、綜合題,30 分。 難易分布:較易題型 30%;中等題型 50%;較難題型 20% 三、考試范圍(要求掌握和了解的各章內容) 第一章 緒論 基本要求:掌握藥劑學的基本概念;熟悉劑型的重要性、分類方法和常用劑 型;掌握藥典在藥劑學中的應用;熟悉藥劑學的分支學科及藥品質量標準;掌握 GMP、GLP 的含義及應用。了解藥劑學的發展與展望。 基本概念和內容:1、藥劑學的概念與任務(藥劑學的基本概念、藥劑學的 重要性及藥劑學的任務);2、藥劑學的分支學科;3、藥物劑型與 DDS(藥物劑 型的重要性、藥物劑型的分類、藥物的傳遞系統);4、輔料在藥物制劑中的應用 (輔料在藥物制劑中的應用);5、藥典與藥品標準簡介(藥典在藥劑學中的應用、 藥品質量標準、處方的分類、處方藥藥和非處方藥的概念);6、GMP 和 GLP (GMP、GLP 和 GCP 的含義和應用);7、藥劑學的沿革和發展。 第二章 液體制劑 基本要求:了解液體制劑的特點、質量要求、分類; 液體制劑的溶劑和附 加劑; 低分子溶液劑; 高分子溶液劑; 溶膠劑; 混懸劑; 乳劑; 不同給藥 途徑用液體制劑; 液體制劑的包裝與貯存 ﹝基本要求﹞: 熟悉液體制劑的特點、 分類及質量要求; 了解液體制劑的溶劑和附加劑; 熟悉影響溶解度的因素,掌 握增加藥物溶解度的方法; 熟悉溶液劑的種類及制備方法; 掌握混懸劑的穩定 劑及混懸劑的質量評定方法; 掌握乳劑的概念、處方組成、乳劑類型、乳劑的 穩定性及乳劑質量評定; 了解乳劑的制備工藝及設備;熟悉不同給藥途徑用液 體制劑的種類及制法。 基本概念及內容:1、概述(液體制劑的特點和質量要求、分類);2、液體 制劑的溶劑和附加劑(溶劑選擇的條件、附加劑);3、低分子溶液劑(溶液劑、 芳香水劑、糖漿劑、醑劑、甘油劑、涂劑、酊劑);4、高分子溶液劑(概述、高 分子溶液的性質、高分子溶液的制備);5、溶膠劑(概述、溶膠的構造和性質、 溶膠劑的制備);6、混懸劑(混懸劑的物理穩定性、混懸劑的穩定劑、混懸劑的 制備、混懸劑的質量評定方法);7、乳劑(乳化劑概述、乳劑的形成理論、乳劑 的穩定性、乳劑的制備、乳劑的質量評定);8、不同給藥途徑的制劑(搽劑、涂 膜劑、洗劑、滴鼻劑、滴耳劑、含漱劑、滴牙劑、合劑)。 第三章 滅菌制劑 基本要求:掌握各種濕熱滅菌法,特別是熱壓滅菌法及其安全操作。掌握無 菌操作的概念、方法及無菌檢查法。 熟悉干熱滅菌,紫外線滅菌法,過濾滅菌 法及化學滅菌法。掌握注射劑的定義,質量要求,制備工藝及質量檢查方法。掌 握注射用水的質量要求和制備注射用水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注射劑車間的設計 要求,常規潔凈室與房流潔凈室的特點及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掌握輸液劑,注射 用的無菌粉末等各類型注射劑的特點及其生產工藝。 基本概念及內容:1、概況(定義、滅菌技術、空氣凈化技術);2、注射液 (注射液的分類、特點和給藥途徑、注射液組成);3、注射劑的制備(制備工藝 流程圖、注射用水的質量要求及其制備、熱原、注射液的制備、注射液的質量檢 查);4、輸液(概述、輸液的分類與質量要求、輸液的制備、輸液的質量檢查、 輸液的包裝、運輸與儲存);5、注射用無菌粉末(概述、注射用無菌分裝產品、 注射用凍干制品、典型注射用無菌粉末處方和制備工藝分析);6、眼用液體制劑 (概述、眼用藥物的吸收途徑及影響吸收的因素、滴眼劑與洗眼劑);7、其他滅 菌與無菌制劑(體內植入制劑、創面用制劑、手術用制劑)。 第四章 固體制劑 基本要求:掌握藥物從固體劑型中釋放理論;散劑混合時注意事項;固體分 散體、影響質量的因素,載體或賦形劑的選用。掌握片劑常用輔料的種類、性質 及輔料選用原則;片劑的處方組成、制備工藝過程;片劑的質量要求及測定方法; 掌握濕法制粒壓片的一般過程。熟悉散劑的特點及一般制備方法;散劑的吸濕, 粉末粗細對藥物性質的影響;固體分散體的類型及其速效的原理。熟悉片劑包衣 的一般過程及包衣材料的要求。影響片劑質量的因素和壓片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 題及原因分析。了解粉末直接壓片等制片法及制備中藥片劑的工藝特點及片劑新 產品設計的原則。掌握空膠囊、軟膠囊及腸溶膠囊的制備方法; 了解滴丸的含 義及作用特點;熟悉滴丸的制備方法;了解膜劑的作用特點、處方組成及制法。 基本概念及內容:1、概述(固體劑型的制備工藝、體內吸收路徑);2、散劑 (散劑的定義與特點、散劑的制備、散劑的質量檢查);3、顆粒劑(概述、顆粒 劑的制備、顆粒劑的質量檢查);4、片劑(片劑特點與分類、片劑常用的輔料、 制備方法和分類、濕法制粒技術、固體的干燥、片劑的包裝);5、片劑的包衣(工 藝和材料、方法和設備);6、膠囊劑(概述 、制備方法、膠囊劑的質量檢查和 包裝儲存);7、滴丸劑和膜劑(滴丸劑、膜劑)。 第五章 半固體制劑 基本要求:掌握軟膏劑、眼膏劑、凝膠劑及栓劑的處方組成及制備方法。掌 握機體對栓劑中藥物吸收的原因以及栓劑用作全身治療的特點。熟悉常用軟膏劑 基質原料與用途。熟悉眼膏劑常用基質的組成比例與眼膏劑的制備方法和質量要 求。 熟悉軟膏劑中藥物透皮吸收的影響因素。熟悉栓劑作用的特點和影響藥物 吸收的各種因素。了解栓劑置換價的計算方法及其意義。 基本概念及內容:1、軟膏劑(概述、軟膏劑的基質、軟膏劑的附加劑、軟 膏劑的制備和舉例、質量檢查);2、眼膏劑(概述、眼膏劑的制備方法、質量檢 查);3、凝膠劑(概述、水凝膠基質、水凝膠劑的制備及舉例);4、栓劑(概 述、栓劑的處方組成、栓劑的制備及處方舉例、栓劑的治療作用及臨床應用、質 量評價)。 第六章 氣體制劑 基本要求:掌握氣霧劑的含義、分類、特點;影響藥物在呼吸系統分布的因 素;拋射劑與附加劑的選擇與處方設計。熟悉氣霧劑、噴霧劑和粉霧劑的組成、 制備工藝與質量控制。 了解氣霧劑的發展。 基本概念及內容:1、概述(特點、分類、氣霧劑的吸收);2、氣霧劑的組 成(拋射劑、藥物與附加劑);3、氣霧劑的制備(氣霧劑的處方類型及舉例、氣 霧劑的制備工藝、氣霧劑的質量評定);4、噴霧劑(概述、噴霧裝置、噴霧劑的 質量評價);5、吸入粉霧劑(概述、粉末霧化器)。 第七章 浸出制劑 基本要求:掌握浸出技術及中藥制劑的概念,浸出劑的種類和特點。掌握浸 出操作與設備,常用的浸出制劑。熟悉浸出劑和中藥成方制劑的質量控制及中藥 成方制劑的制備工藝。了解中藥制劑的進展及中藥劑型的改革。 基本概念及內容:1、概述(中藥制劑的進展、浸出制劑的分類和特點、中 藥制劑的改革);2、浸出操作與設備(藥材的預處理、浸出過程、影響浸出的因 素、浸出方法及設備、浸出液的蒸發和干燥);3、常用的浸出制劑(湯劑、酒劑、 酊劑);4、質量控制(控制藥材的質量、嚴格控制提取過程、控制浸出的理化指 標);5、中藥制備工藝和質量控制(中藥注射液、中藥片劑、中藥膠囊劑、中藥 膜劑)。 第八章 藥物制劑的穩定性 基本要求:掌握藥物制劑穩定性的意義和化學動力學有關基本概念。掌握影響藥 物制劑降解的各種因素及解決藥物制劑穩定性的各種方法。掌握藥物制劑的實驗 方法特別是加速實驗法,包括各種常溫加速實驗(低溫考察法、經典恒溫法)。 熟悉制劑中藥物化學降解途徑與某些穩定性實驗。 基本概念及內容:1、概述(研究藥物制劑穩定性的意義、研究藥物制劑穩定性 的任務);2、藥物穩定性的化學動力學基礎(反應級數、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與藥物穩定性預測);3、藥物中的化學降解途徑(水解、氧化、其它反應);4、 影響藥物制劑降解的因素及穩定化方法(處方因素對藥物制劑穩定性的影響和解 決的辦法、外界因素對藥物制劑穩定性的影響和解決的辦法、藥物制劑穩定化的 其它方法);5、固體藥物制劑穩定性的特點及降解動力學(固體藥物穩定性的特 點、固體劑型的化學降解動力學);6、藥物穩定性實驗方法(影響因素試驗、加 速試驗、長期試驗方法)7、新藥開發過程中藥物系統穩定性研究 第九章 藥物制劑的設計 基本要求:掌握制劑設計的基礎。熟悉藥物制劑處方設計前工作,藥物制劑 處方的優化設計及新藥制劑的研究與申報。 基本概念和內容:1、概述;2、制劑設計的基礎(給藥途徑和劑型的確定、 制劑設計的基本原則、制劑的劑型與藥物吸收);3、藥物制劑處方設計前工作(文 獻檢索、藥物理化性質測定、穩定性測定);4、藥物制劑處方的優化設計(概述、 優化法);5、新藥制劑的研究和申報(藥品注冊申請、新藥的分類、申請新藥需 上報的材料、申請新制劑需上報的主要內容)。 第十章 藥物制劑的新技術與新劑型概論 基本要求:了解現代新技術及新劑型。 基本概念和內容:1、制劑新技術;2、緩釋、控釋制劑;3、經皮吸收制劑; 4、生物技術藥物制劑 。 參考文獻 [1]方亮.藥劑學(第八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年. [2]王東凱.藥劑學學習指導與習題集 [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年. 《藥物分析》部分 一、考試目的和要求 《藥物分析》考試旨在了解和考查學生的藥物分析基本知識以及運用該知識 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課程要求學生樹立比較完整的藥品質量觀念,掌握常 用藥物的鑒別、雜質檢查、含量測定的原理及方法,能夠從藥物的化學結構出發, 結合理化特性,理解其與分析方法之間的關系,能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在制定藥 品質量標準以及分析方法之間的評價與比較選取上具有一定的能力。 二、題型及分布 1、選擇題(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性質、基本規律等), 約 20 分; 2、簡答題(含藥物結構、分類與藥理作用、作用機制、構效關系、藥物設 計與研究方法等),約 20 分; 3、填空題,約 10 分; 4、分析題(案例分析),約 20 分 5、綜合題(根據原料給出藥物合成的方法),約 30 分。 難易分布:較易題型 40%;中等題型 40%;較難題型 20% 三、 考試范圍(要求掌握和了解的各章內容) 第一章 緒論 基本要求:1、掌握藥物分析的一般知識及中國藥典(2015 年版)的特點; 2、掌握控制藥物質量科學管理的途徑與方法;3、了解幾種常用外國藥典的內 容和特點。 基本概念和內容:1、藥物分析的性質和任務;2、藥品質量標準與藥典(藥品 質量標準、中國藥典、國外藥典、藥品質量管理規范);3、藥品檢驗工作的基本 程序(取樣、性狀、鑒別、檢查、含量測定、檢驗報告) 第二章 藥物的鑒別實驗 基本要求:掌握根據藥物的分子結構、理化性質,采用化學、物理化學或生 物學來判斷藥物真偽的方法。 基本概念及內容:鑒別實驗的項目、鑒別方法、熔點、比旋光度、百分吸收 系數。 第三章 藥物雜質檢查 基本要求:了解雜質檢查的基本規律、藥物中雜質的來源及藥物中雜質檢查 的要求;掌握雜質檢查的原理和方法并分項介紹一般的雜質檢查項目,掌握熾灼 殘渣法的操作要點。 基本概念及內容:1、藥物的雜質及其來源(藥物的雜質、藥物中雜質的來源、 雜質的分類、藥物的純度與化學試劑的純度、雜質檢查方法);2、藥物的雜質限 量及其計算(雜質限量、雜質限量的計算);3、一般雜質檢查(酸堿度檢查法、 溶液澄清度檢查法、溶液顏色檢查法、氯化物檢查法、硫酸鹽檢查法、鐵鹽檢查 法、重金屬檢查法、砷鹽檢查法、熾灼殘渣檢查法、易炭化物檢查法、干燥失重 測定法、有機溶劑殘留量測定法、水分測定法;4、特殊雜質檢查(物理性質的 差異、化學性質的差異、光學性質的差異、色譜性質的差異)。 第四章 定量分析樣品前處理與測定方法的效能指標 基本要求:掌握定量分析樣品的前處理的幾種方法和測定方法的效能指標。 基本概念及內容:1、定量分析樣品的前處理方法(含鹵素有機藥物的分析、 含金屬有機藥物的分析);2、藥品質量標準分析方法驗證(目的、用途、需驗證 的分析項目、驗證內容)。 第五章 巴比妥類藥物的分析 基本要求:掌握巴比妥類藥物的化學結構、鑒別、檢查的分析方法,以及含 量測定的原理與方法。 基本概念及內容:1、結構與性質(結構分析、理化性質);2、鑒別試驗(丙 二酰脲類反應、熔點測定及衍生物熔點測定、鈉鹽的鑒別反應、特殊取代基或元 素的反應、水解反應、與香草醛的反應、紫外吸收光譜特征、紅外光譜法、色譜 行為特征、顯微結晶鑒別——特色鑒別反應);3、特殊雜質檢查(苯巴比妥的特 殊雜質檢查);4、含量測定(酸量法、銀量法、溴量法、紫外檢測法)。 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類藥物的分析 基本要求:掌握芳酸及其酯類藥物的代表性藥物的化學結構、主要的鑒別反 應、特殊雜質的檢查方法、含量測定的原理及方法。 基本概念及內容:1、結構與性質(結構分析、性質);2、鑒別試驗(FeCl3 反應、重氮化—偶合反應、水解反應、溴代反應、特殊反應);3、特殊雜質檢(水 楊酸中苯酚的檢查、阿司匹林中的特殊雜質檢查);4、含量測定(中和法、亞硝 酸鈉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 第七章 胺類藥物的分析 基本要求:掌握胺類藥物的代表性藥物的化學結構、主要的鑒別反應、特殊 雜質的檢查方法、含量測定的原理及方法;掌握非水滴定法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 基本概念及內容:1、芳胺類藥物的分析(結構與性質、鑒別試驗、雜質檢 查、含量測定);2、苯乙胺類藥物的分析(結構與性質、鑒別試驗、雜質檢查、 含量測定);3、氨基醚衍生物類藥物的分析(結構與性質、鑒別試驗、含量測定)。 第八章 雜環類藥物的分析 基本要求:掌握雜環類藥物的代表性藥物的化學結構、主要的鑒別反應、特 殊雜質的檢查方法、含量測定的原理及方法。 基本概念及內容:1、吡啶類藥物的分析(結構與性質、鑒別試驗、雜質檢 查、含量測定);2、吩噻嗪類藥物的分析(結構與性質、鑒別試驗、雜質檢查、 含量測定);3、苯并二氮雜卓類藥物的分析(結構與性質、鑒別試驗、雜質檢查、 含量測定)。 第九章 生物堿類藥物的分析 基本要求:掌握生物堿類藥物的代表性藥物的化學結構、主要的鑒別反應、 特殊雜質的檢查方法、含量測定的原理及方法。 基本概念及內容:1、概述(生物堿、生物堿類藥物的通性);2、鑒別試驗 (特征鑒別反應、一般鑒別反應);3、特殊雜質檢查(物理法、化學法);4、含 量測定(非水溶液滴定法、提取中和法、酸性染料比色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 法、色譜法)。 第十章 抗生素類藥物的分析 基本要求:掌握抗生素類藥物分析的特點及其常規檢驗項目,抗生素類藥物 的分析現狀,生物學法與物理學法測定效價的原理及優缺點,β-內酰胺類抗生 素的結構、性質、鑒別及含量測定。 基本概念及內容:1、概述(抗生素的定義、含量測定方法);2、β–內酰胺 類抗生素(結構與性質、鑒別試驗、含量測定);3、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結構與 性質、鑒別試驗、含量測定);4、四環素類抗生素(結構與性質、鑒別試驗、雜 質檢查、含量測定)。 第十一章 制劑分析 基本要求:掌握制劑分析的特點,制劑分析結果的計算,附加成份對活性成 分含量測定的干擾及排除,復方制劑分析的特點以及基本分析示例。 基本概念及內容:1、 概述(藥物制成制劑的目的、制劑分析);2、片劑和 注射劑的常規檢查法(一般檢查、片劑含量均勻度和溶出度檢查、注射劑中不溶 性微粒和油溶劑的檢查);3、藥物制劑中常見附加劑的干擾及其排除(片劑中常 見賦形劑的干擾排除和取樣、注射劑中常見附加劑的干擾和排除、糖漿劑分析、 軟膏劑分析);4、復方制劑分析(不經分離直接測定法、經分離后測定各成分的 含量)。 參考文獻 [1]杭太俊.藥物分析(第七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年. [2]于治國.藥物分析學習指導與學習題集 [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