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福建師范大學
1 《中外舞蹈史》考研大綱 一、考研大綱的性質 《中外舞蹈史》是報考音樂與舞蹈學、舞蹈(專業學位)碩士生的考試科目之一,主要 考核考生對中外舞蹈歷史的了解、理解和掌握情況。為幫助考生明確考試的復習范圍和有關 要求,特制定本考研大綱。 二、考試范圍和內容 考試的范圍和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中國舞蹈的發展歷史和外國舞蹈歷史的發展。 (一)中國舞蹈史 1.原始舞蹈產生與發展的軌跡 (1)生產勞動與原始舞蹈 (2)生殖崇拜與“求偶舞” (3)反映征點生活的古武舞 (4)原始祭祀舞 2.夏商奴隸制時代舞蹈的發展 (1)舞蹈步入表演藝術領域 (2)祭祀舞的發展及甲骨文中的有關記錄 3.兩周時期舞蹈的發展和變革 (1)強化舞蹈的才華和政治作用 (2)“禮崩樂壞”與民間舞興盛 (3)表演性舞蹈的發展及其對政治生活的影響 (4)儒家的樂舞理論 (5)墨家的樂舞理論 4.舞蹈藝術取得重大發展的漢代 (1)“百戲”是流傳量廣的表演藝術形式 (2)“女樂”的舞蹈活動 (3)社節性舞蹈與即興起舞 (4)雅樂舞蹈的繼承與創新 (5)民族關系的發展與樂舞文化交流 (6)技藝結合,注重舞情舞意的刻畫 (7)群舞的編排 (8)舞具舞服的巧妙運用 (9)著名舞及其藝術成就 (10)樂舞理論與審美特征 5.各族樂舞在紛呈交流中發展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 (1)《清商樂》的發展與演變 (2)以舞相屬“與即興起舞 2 (3)各族樂舞文化大交流及其深刻影響 (4)舞蹈的技藝水平與審美特征 6.輝煌唐舞 (1)節日歌舞游樂 (2)自舞成風 (3)歌舞藝人在街頭、廣場、酒肆獻舞 (4)宗教祭祀舞蹈的藝術化與世俗化 (5)舞蹈藝術的豐富多彩 (6)藝術成就與審美特征 7.舞蹈藝術發展的轉折期——遼、宋、西夏、金代的舞蹈 (1)遼代舞蹈的兼容精神 (2)遼承唐舞倡諸舞 (3)遼代遺存的舞蹈形象 (4)宋代——古代舞蹈發展的轉折點 (5)繁盛的民間歌舞 (6)繼承變革中的宮廷宴樂和歌舞大曲 (7)純舞漸衰時的優秀舞者 (8)唐、宋舞樂傳高麗 (9)珍貴的德壽宮舞譜 (10)金承遼舞融宋舞 (11)西夏舞跡 8.元、明、清舞蹈藝術的傳承與變異 (1)元代的宮廷宴樂及其他表演性舞蹈 (2)明代宮廷樂舞和失堉載的舞論及擬古舞譜 (3)清代的宮廷宴樂和舞蹈家裕容齡 (4)漢族民間舞 (5)少數民族民間舞 (6)戲曲舞蹈的發展 (二)外國舞蹈史 1.芭蕾的起源 (1)古代希臘的舞蹈 (2)古代羅馬的擬劇 (3)中世紀雜耍者的技藝 2.芭蕾的雛形 (1)文藝復興與芭蕾的形成 (2)路易十四與宮廷芭蕾 (3)皇家舞蹈院與皇家音樂院 (4)最初的芭蕾理論書籍 3 3.前浪漫主義芭蕾 (1)啟蒙主義及其對前浪漫主義芭蕾的影響 (2)18 世紀的法國芭蕾 (3)18 世紀的奧地利芭蕾 (4)諾維爾及其舞蹈改革思想 (5)多貝瓦爾與《關不住的女兒》 4.浪漫主義芭蕾 (1)浪漫主義與浪漫主義芭蕾 (2)塔里奧尼父女與舞劇《仙女》 (3)《吉賽爾》 (4)《葛蓓莉婭》與浪漫主義芭蕾的衰落 (5)四人舞(Pas de quatre) (6)浪漫主義芭蕾的其他舞蹈家 5.俄羅斯芭蕾 (1)《奧菲士》與芭蕾傳入我國 (2)瓦爾貝赫和格魯什科夫斯基 (3)活躍在俄國的法國編導們 (4)彼季帕——俄羅斯芭蕾奠基人 (5)俄羅斯芭蕾教學學派的形成 6.世紀之交的芭蕾改革 (1)戈爾斯基及其改革活動 (2)福金的創作活動 (3)佳吉列夫的“俄羅斯演出系”及其俄羅斯芭蕾舞團 (4)佳吉列夫舞團中的幾位主要舞蹈家 7.前蘇聯芭蕾 (1)探索階段 (2)戲劇芭蕾的興衰 (3)交響芭蕾時期 8.當代歐美芭蕾 (1)英國芭蕾簡介 (2)美國芭蕾簡介 (3)法國芭蕾簡介 (4)丹麥芭蕾簡介 (5)其他一些國家的芭蕾簡況 (6)蘇聯演員在西方的活動 9.20 世紀前期的現代舞 (1)伊莎多拉·鄧肯的自由舞蹈 (2)露絲·圣·丹尼斯的宗教舞蹈 4 (3)泰德·肖恩的美國舞蹈 (4)瑪麗·魏格曼的表現主義舞蹈 (5)瑪莎·格雷姆的心理表現舞蹈 (6)多麗絲·韓芙莉的人道主義舞蹈 10.20 世紀后期的現代舞 (1)艾瑞克·霍金斯的詩性舞蹈 (2)約瑟·林蒙的人本主義舞蹈 (3)默斯·坎寧漢的機遇舞蹈 (4)皮娜·包希的舞蹈劇場 三、考試要求 考生應全面了解并理解中國舞蹈的發展歷史,對歷史上中國舞蹈的幾個重要時期和時代風貌 要能掌握。全面了解外國舞蹈歷史的發展軌跡,從舞蹈學的主體性發展而理解舞蹈藝術發展的歷 史階段性。綜合考查考生對中國舞蹈史和外國舞蹈史系統知識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能用簡 潔的語言對相關命題進行有說服力的論說,能對與舞蹈相關的考古發掘材料和文獻資料進行 說明,能對中、外舞蹈發展歷史脈絡、重要人物、重大成就、重要事件、舞蹈團體、社會歷 史背景等進行描述或評價。 四、試卷結構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中國舞蹈史 75 分,外國舞蹈史 75 分。 1.名詞解釋(6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30 分) 2.簡答題(6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60 分 ) 3.論述題(4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60 分) 五、考試方式和時間 方式:筆試 時間:3 小時 六、有關大綱表達的說明 1.了解:指對概念、原理、方法等能表述清楚。 2.理解:指對原理、方法、系統等能進行描述、歸納、舉例、說明。 3.掌握:指能對原理、方法、藝術等文獻實例加以運用。 七、參考書目 1.《中國舞蹈發展史 》王克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版 2.《西方芭蕾史綱》朱立人,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1 年版 3.《西方現代舞史綱》劉青弋著,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4 年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