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福建師范大學
1 《古代漢語(A)》考研大綱 一、參考書目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全 4 冊),中華書局,1999 年。 二、評價目標 《古代漢語(A)》是福建師大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050102)碩士生 入學考試科目之一。本課程的主要評價目標有: (1)要求考生具備扎實的古漢語理論基礎。 (2)要求考生具有較高的閱讀古籍的能力。 (3)要求考生具有較強的賞析古文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一)古籍閱讀 1.通讀王力《古代漢語》文選作品。 2.翻譯古文。 (二)通論知識 1.緒論 (1)古代漢語包括文言與白話兩個系統,本課程研究的對象是“文言”。 2.怎樣查字典辭書 (1)常用的字典和辭書及其使用方法。 (2)了解古書注音方法,重點掌握反切的方法。 (3)掌握查檢工具書的方法。 3.古今詞義的異同 2 (1)認識古今漢語的發展變化。 (2)了解古今詞義的異同。 4.單音詞 復音詞 同義詞 (1)了解古今漢語構詞的主要特點,注意古今的聯系和區別。了解古代漢 語單音詞變為現代漢語雙音詞的幾種情況。 (2)認識古漢語中的雙音節單純詞和偏義復詞。 (3)古代漢語復音詞很多是同義連用的,注意復音詞和同義詞連用的 關系。 5.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1)詞的本義以及本義的探求。 (2)詞的引申義以及引申義的分析。 (3)詞的假借義。 6.漢字的構造 (1)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掌握通過字形分析字義、探求本義的方法。 (2)掌握“六書”的相關理論。運用“六書”理論分析字形。 (3)分析形聲字的聲符和意符。 7.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的問題 (1)掌握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的相關概念和有關例證。 (2) 認識繁體字。學寫繁體字。 8.判斷句、敘述句、否定句、疑問句 (1)古代漢語的判斷句。理解古代漢語判斷句與現代漢語判斷句的不同。 (2)古代漢語賓語前置的類型與條件。結合例子加以分析。 (3)古代漢語的被動句的類型。 (4)古代漢語的雙賓語句。 3 (5)古代漢語“是”的詞性和作用。 (6)古代漢語行為數量的表示法。 (7)相關的語氣詞、否定詞、疑問詞。 9.詞類的活用 (1)詞類活用的幾種類型。結合例子加以分析。 (2)詞類活用和詞的兼類現象的區別和聯系。 (3)意動用法和使動用法的區別。 (4)名詞用作狀語的語法作用。 10.人稱代詞,指示代詞,者字,所字 (1)古代漢語常見的人稱代詞。 (2)古代漢語常見的指示代詞。 (3)輔助性代詞“者”的性質和用法。 11.連詞、介詞 (1)了解古代漢語的連詞和介詞,掌握教材所舉連詞和介詞的用法。 (2)結合例句分析“與”“而”“以”“于”“為”“之”等詞的詞性與 用法。 12.句首、句中語氣詞;詞頭、詞尾 (1)句首句中語氣詞“夫”“其”“唯”等。 (2)詞頭“有”“其”“言”“于”“薄”。 (3)詞尾“然”。 13.《詩經》的用韻、雙聲疊韻和古音通假 (1)傳統三十六字母。上古三十二字母。 (2)教材介紹的上古聲母的相關理論。 4 (3)《詩經》的韻例。 (4)清代古音學代表人物及其分部。 (5)王力古韻十一類三十部。 (6)合韻、葉音等概念。 (7)聯綿詞。判斷雙聲與疊韻。 (8)古音通假。通假和假借的區別。 14.古書的注解 (1)古書注解的體例和相關術語:疏,正義,傳,箋,衍文,脫文,等等。 (2)《十三經注疏》的具體篇名和作者。 (3)舉例說明“讀為”“讀曰”“讀若”“讀如”的區別。 (4)讀舊注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5)了解古書校勘的方法。 15.古書的句讀 (1)辨明句讀。 (2)標點古書的基本要求和標點古書常見的錯誤類型。 (3)古書標點致誤的原因。 16.古漢語的修辭 (1)學習古代漢語修辭方式的目的。 (2)古代漢語幾種常見的修辭方式。分析古文的修辭特點。 17.詩律(上)、詩律(下) (1)格律的概念。 (2)格律的利與弊。 (3)古體詩及其特點。 5 (4)近體詩的分類和特點。 (5)分析近體詩的格律。分析平仄類型。分析拗救方法。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試卷滿分為 150 分。 本課程主要考題類型有簡答題(40 分)、古文翻譯題(40 分)、綜合分析 題(70 分)。 五、樣卷(見附件) 附件: 《古代漢語》(A)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文學語言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一、簡答題(40 分) 1.請解釋下列 4 個常用詞的本義。(8 分) 及 引 習 解 2.指出下列幾組字是古今字還是異體字,并簡要概括古今字和異體字的區別。 (12 分) 睹——覩 辟——譬 嘆——歎 隊——墜 3.下列各句中哪些詞屬于詞類活用?請指出并簡要說明。(8 分) (1)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玉。 6 (2)焉用亡鄭以陪鄰? (3)孔子登東山而小魯。 (4)晉靈公不君。 4.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判斷句?請指出并結合例子分析秦漢以前判斷句的結構 特點。(12 分) (1)臣之所好者,道也。 (2)是非君子之道也。 (3)夫執輿者為誰? (4)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二、請將下列短文翻譯成現代漢語。(40 分)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丌 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丌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丌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 丌舍鍥而舍之朽木丌折鍥而丌捨金石可鏤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 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三、綜合題(70 分) 1.下列句子出自什么作品,寫出其作者及主要修辭手法。(50 分) 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 而氣候丌齊。(20 分) 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10 分)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 傾。(10 分)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10 分) 2.以下是杜甫的詩《客至》,為其標出平仄和韻腳。(20 分) 7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丌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 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不鄰翁相對飲, 隔籬呼取盡余杯。 (以下空白)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