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財政學 第一章 目標和要求:了解財政學的基本問題;理解公共部門的范疇和政府職能; 內容: 公共部門與政府觀 一、公共部門的范疇 二、兩類政府觀 公共經濟學的發展歷程與相關學科 第二章 目標和要求:了解什么是市場失效;理解市場失效是否一定需要公共部門經濟活動; 掌握公共部門的經濟作用。 內容: 市場效率與公平 一、效率 二、實現市場效率的條件 三、社會福利與公平 市場失效 一、公共產品 二、外部性 三、自然壟斷 四、風險與不確定性 五、社會分配不公 六、宏觀經濟總量失衡 公共部門的經濟作用 一、資源配置 二、收入分配 三、經濟穩定 第三章 目標和要求:了解公共產品提供的局部均衡模型;了解公共產品提供的一般均衡模型; 了解公共產品提供的困難;了解私人提供公共產品的原因 內容: 公共產品的局部均衡分析模型 一、庇古模型 二、鮑溫模型 三、威克塞爾-林達爾模型 公共產品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 2 公共產品的博弈論分析 一、“囚徒困境”模型 二、“囚徒困境”的解脫 第四章 目標和要求:了解公共選擇論的基本方法論;了解投票悖論、阿羅不可能定理、單峰 定理、中間投票人定理;了解公共選擇過程中各經濟主體的行為選擇;了解尋租理論。 內容: 公共選擇理論概述 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選擇 一、一致同意規則 二、多數同意規則 三、投票悖論 四、單峰定理和中間投票人定理 間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選擇 一、投票人 二、政治家 三、官僚 四、利益集團 五、尋租 第五章 目標和要求:了解公共支出的分類和公共支出演變趨勢;理解公共支出增長理論;了 解中國公共支出現實 內容: 公共支出的分類 一、按政府職能分類 二、按支出的用途分類 三、按支出的使用部門分類 四、按對市場需求的影響分類 公共支出的理論分析 一、瓦格納法則 二、時間型態模型 三、“發展型”增長論 四、非均衡增長模型 第六章 目標和要求:了解購買性支出的主要種類;了解行政支出狀況;了解國防支出狀況; 了解教育支出狀況;了解公共投資狀況。 3 內容: 行政支出 國防支出 文教科衛支出 一、教育支出 二、科研支出 三、公共投資支出 第七章 目標和要求:了解各主要轉移性支出類型;了解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因與公共部門 的作用;了解財政補貼的原因和主要種類。 內容: 社會保障制度與公共部門 現實中的社會保障制度與社會保障支出 一、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類型 二、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 三、思考: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 財政補貼 第八章 目標和要求:了解稅收基本概念和形式特征;了解現代稅收原則理論;了解局部均衡 下的稅負轉嫁與歸宿理論;了解稅收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了解最優稅收理論;了解稅制 設計理論。 內容: 稅收概述 一、稅收概念 二、稅制要素 三、稅收分類 四、稅制結構 稅收原則 稅收負擔與稅負轉嫁 最優稅收理論 一、最優商品稅 二、最優所得稅 稅制設計理論 第九章 目標和要求:了解商品稅的定義、特點和分類;了解銷售稅、增值稅和關稅。 內容: 4 商品稅概述 一、商品稅的定義 二、商品稅的特點 三、商品稅分類 銷售稅 一、銷售稅概述 二、銷售稅的效率與公平 三、中國的銷售稅 增值稅 一、增值稅概述 二、增值稅計算方法 三、現行中國增值稅制 四、思考: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的背景、成效與潛在問題 關稅 一、關稅概述 二、中國關稅制度 第十章 目標和要求:了解所得的一般定義與所得稅的特點;了解個人所得稅的基本類型和征 收基本方法;了解企業(公司)所得稅的基本類型和征收基本方法;了解社會保障稅征收的 基本方法。 內容: 所得稅概述 一、所得稅的定義 二、所得稅的特點 三、所得稅類型 四、所得稅演變過程 個人所得稅 一、個人所得稅概述 二、中國的個人所得稅制 三、思考:中國個人所得稅改革的方向 企業(公司)所得稅 一、企業(公司)所得稅概述 二、企業(公司)所得稅的經濟效應 三、中國的企業所得稅制 四、企業所得稅“兩稅合一”改革 第四節 社會保障稅 第十一章 目標和要求:了解財產稅、土地稅、遺產稅、資源稅和印花稅的相關稅制。 內容: 5 財產稅概述 一、財產稅的種類 二、財產稅的優缺點 三、案例討論:中國現行財產稅制的缺陷 土地稅 遺產稅和贈與稅 資源稅類 印花稅 第十二章 國有經濟 目標和要求:了解國有資產的概念;了解國有資產的分類;了解國有資產收入的形式; 了解國有企業改革的起點、過程以及所碰到的問題;了解財政公共化改革對國有經濟定位的 影響。 內容: 國有資產收入的形式 一、國有資產的概念 二、國有資產的分類 三、國有資產收入及其形式 財政公共化與國有資產收入 一、財政制度與國有企業改革關系回顧 二、財政公共化對國有資產活動范圍的要求 第十三章 目標和要求:了解政府預算;了解預算的基本種類;了解預算的編制流程;了解部門 預算改革。 內容: 政府預算概述 一、預算的定義 二、政府預算制度 政府預算的種類 一、單一預算與復式預算 二、項目預算與績效預算 三、增量預算與零基預算 四、中國的部門預算改革 政府預算的編制、執行與決算 第十四章 目標和要求:了解財政收支對比關系;了解公債的產生與發展;了解公債理論的演變; 了解關于李嘉圖等價定理的爭論;了解財政政策基本原理。 6 內容: 政府收支對比關系 一、財政平衡 二、財政赤字的彌補 公債 一、公債的種類 二、公債的結構 三、公債的償還 四、中國公債簡況 公債理論 一、早期公債理論 二、李嘉圖等價定理 財政政策 一、財政政策的定義與目標 二、財政政策的類型 三、財政政策的運作機理 第十五章 目標和要求:了解政府間職責的分工;了解政府間收入權限的劃分;了解政府間轉移 支付的基本種類;了解中國現實的政府間財政關系以及存在的問題。 內容: 財政體制 政府間的職責分工 一、資源配置職能的分工 二、收入分配職能的分工 三、穩定職能的分工 政府間收入權限的劃分 一、分稅制 二、地方政府發債 三、案例討論:1994 年中國分稅制改革的作用與不足 政府間轉移支付 一、轉移支付的類型 二、轉移支付的經濟效應 中國政府間財政關系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