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8年東北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研大綱 科目代碼:904 科目名稱:資源經濟學 一、考試要求 主要考察學生對資源經濟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和理解?;靖拍畎?br/>括資源、稀缺、外部性、儲量、品味、可持續發展、資源最有配置等相關概念(詳見考 試內容);熟悉資源的分類、特性、屬性;資源經濟學的研究體系及發展過程;稀缺的 基本原理及稀缺的物理及經濟學度量的計算;掌握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過程、特征及途徑; 掌握自然資源合理配置的原理方法并會進行案例分析;熟悉外部性的概念及分類并對減 緩負外部性的措施的優缺及有效性進行計算分析;掌握共享資源的特點及有效的經濟學 手段;了解自然資源核算的原理、方法并能夠獨立完成相關計算。并考察學生是否具備 運用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1. 知識點一:資源的基本概念及其分類 1)資源一般意義的概念;現代經濟學對資源的理解;資源經濟學中對資源的概念 2)資源的屬性;資源最本質的屬性 2.知識點二:資源的分類 3.知識點三:資源的基本屬性 4.知識點四:資源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1)資源問題的產生 2)20世紀后資源問題主要表現方面 3)資源經學的產生與演變 5.知識點五:資源經濟學的研究體系 1)資源經學的研究對象 2)資源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3)資源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6.知識點六:資源的稀缺原理 1)稀缺的概念;稀缺與短缺的區別與聯系 2)邊拓和李嘉圖模型對稀缺的釋義 3)資源稀缺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7.知識點七:資源稀缺的度量 1)儲量和品味的概念;儲量與資源總量的關系結構圖;礦物的儲量與品味分布 2)資源稀缺的物理度量方法,包括靜態耗竭年限和動態耗竭年限的計算 3)資源稀缺的經濟度量方法,包括資源產品價格,資源開發費用或開發成本,租 金的計算 8.知識點八:環境資源稀缺的途徑 9.知識點九: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2)從經濟增長到可持續發展的過程 3)可持續發展理論的里程碑 4)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 5)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特征 6)可持續發展的實現途徑 10.知識點十:自然資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理 1)自然資源配置的概念 2)自然資源合理配置與貼現率的關系 11.知識點十一:利潤最大化與資源配置 1)利潤最大化的經濟學曲線 2)短期利潤最大化的經濟學曲線 3)長期利潤最大化的經濟學曲線 12.知識點十二:外部性與市場失靈 1)外部性的概念及分類 2)正、負外部性的經濟學分析 3)外部性與市場失靈的關系 4)市場失靈的解決途徑 5)排放稅收制度對外部性的有效性曲線分析 13.知識點十三:非再生資源的最有配置 1)非再生資源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非再生資源的開采決策模型 14.知識點十四:肥仔生資源收益的索取 1)國家索取資源收益的類型 2)礦山使用費、收入稅或利潤稅、資源租金的經濟學解釋 典型再生資源的經濟學分析,例如石油,鐵礦。 15.知識點十五:可再生資源的概念與基本特征 16.知識點十六:共享資源的最有利用 1)共享資源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共享資源存在的根本原因 3)公地悲劇的經濟學分析 17.知識點十七:共享資源最有利用的經濟手段 1)私人交易手段 2)政府管制的主要類型 3)直接控制、庇古稅、可轉讓許可證制度的經濟學曲線及三者有效性的計算分析 18.知識點十八:科斯定理 1)科斯定理的概念及適用范圍 2)科斯定理的經濟學分析 3)科斯定理的計算及在資源開發利用中的應用 19.知識點十九:自然資源核算與價值評估 1)自然資源核算的概念及基本內容 2)自然資源核算的程序 3)自然資源核算的方法 20.知識點二十:自然資源價值觀 1)自然資源無價值論何有價值論的主要觀點 2)自然資源價值評估的方法 3)自然資源價值評估的實例分析 21.知識點二十一:環境及環境問題 1)自然環境系統的概念及特性 2)傳統經濟系統模型 3)環境經濟符合系統物質平衡模型 4)經濟發展中的環境問題 22.知識點二十二:環境問題形成的經濟原因 1)市場失靈的前提 2)政府失靈概念 3)價格補貼政策的效益損失計算 23.知識點二十三: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環境經濟評價 1)市場價值法的適用范圍、原理及計算。 2)替代市場法的適用范圍、原理及計算。 3)意愿調查法的適用范圍、原理及計算。 24.知識點二十四: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 1)庫茲涅茨曲線分析 2)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環境保護戰略 25.知識點二十五:自然資源利用的制度 1)自然資源制度的概念及分類 2)自然資源利用制度的功能 26.知識點二十六:自然資源管理 1)自然資源管理的內涵及目標 2)自然資源管理的主要手段與內容 三、考試形式 1.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 2 考試時間為3小時,滿分 150 分。 四、試卷結構 1.名詞解釋 20分 2.選擇題 20分 3.簡答題 50分 4.讀圖計算題 30分 5.材料分析題 30分 五、參考書目 《資源經濟學》.曲福田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第一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