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大連醫科大學 2017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初試 809 生化考試范圍 緒論 ?教學內容? 一、生物化學的發展 二、當代生物化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三、生物化學與醫學 ?要求? 熟記生物大分子的概念 了解生物化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教學內容? 一、蛋白質的分子組成 1. 元素組成 2. 基本單位 3. 組成蛋白質 20 種氨基酸的化學結構和分類 二、蛋白質分子結構 1. 肽鍵與肽 2. 蛋白質的一級結構與功能 3. 蛋白質的二級結構與功能:?螺旋、?片層、?轉角、無規卷曲;結構域、motif、;維持二級結構 的化學鍵。 4. 三級結構及四級結構概念、特征及維系三、四級結構的化學鍵 三、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1. 蛋白質一級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2. 蛋白質空間結構與功能的關系:蛋白質的變構作用。血紅蛋白的結構與功能。Hb 的氧離曲線及其 生理意義,結合氧時 Hb 分子內的變化,異常血紅蛋白的概念 四、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及其分離純化 1. 蛋白質的一般性質:紫外吸收、兩性解離、高分子性質、沉淀。 2. 蛋白質的分離和純化:鹽析凝膠過濾(排阻層析)、離子交換層析、親和層析。分析蛋白質的方法: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蛋白質分子量測定方法。 3. 多肽鏈中氨基酸序列分析 4. 蛋白質空間結構測定 [要求] 一、了解蛋白質生物學功能。 二、熟記蛋白質的分子組成特點,氨基酸的化學結構和分類。 三、掌握肽鍵、蛋白質一級結構和高級結構概念 四、了解蛋白質結構與功能關系。 五、掌握蛋白質重要的理化性質和蛋白質純化的一般原理。 第二章 核酸的結構與功能 ?教學內容? 一、核酸的化學組成及一級結構 1. 元素組成 1 2. 基本成分:戊糖、5 種主要嘌呤、嘧啶堿的化學結構。 3. 基本單位:核苷酸。 4. 幾種重要的核苷酸:ATP、GTP;cAMP、cGMP。 5. 核酸分子的一級結構。 二、DNA 的空間結構與功能 1.二級結構:雙螺旋結構、堿基配對原則; 2.DNA 的超螺旋結構及基在染色質中的組裝:超螺旋、核小體 3.DNA 的功能 三、RNA 的結構與功能: 1. 信使 RNA 的結構與功能 2.轉運 RNA 的結構與功能 3.核蛋白體 RNA 的結構與功能 4.其它 RNA:小核 RNA(snRNA)、小胞漿 RNA(scRNA) 四、核酸的理化性質、變性和復性及其應用 1. 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質:紫外吸收、高分子性質、兩性性質 2. DNA 的變性:增色效應、解鍵溫度 3. DNA 的復性與分子雜交 五、核酸酶 ?要求? 一、熟悉核酸的分類和生物學功能、分子組成、化學結構特點。 二、掌握 DNA 一級結構、高級結構、核小體、核酸的變性、復性、分子雜交。 三、熟悉核酸重要的理化性質。 四、了解核酸酶的概念分類 第三章 酶 ?教學內容? 一、酶的分子結構與功能 1. 酶的分子組成:單純酶和結合酶,全酶,輔酶與輔基。 2.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團、酶活性中心 二、酶促反應的特點與機制 1. 酶促反應的特點:高效性、特異性、酶促反應可調節性 2. 酶促反應的機制 三、酶促反應動力學 1. 底物濃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米-曼氏方程式,酶的最大轉換數,米氏常數的意義 2. 酶濃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3. 溫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最適溫度 4. pH 對反應速度的影響:最適 pH 5. 抑制劑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1) 不可逆抑制作用 (2) 可逆性抑制作用:競爭性抑制作用、非競爭性抑制和反競爭性抑制 6. 激活劑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7. 酶活性測定與酶活性單位:酶活性、酶活性單位 四、酶的調節 1.酶活性調節:酶原的激活、變構調節、化學修飾調節 2、酥含量的調節:底物、產物、藥物、激素的影響。 3.同工酶:LDH、CK 2 五、酶的命名與分類 1. 酶的命名 2. 酶的分類 六、酶與醫學的關系 1. 酶和疾病的關系 2. 酶在醫學上的應用 ?要求? 一、掌握酶活性中心、核酶、同工酶、變構酶及酶原的概念。 二、了解酶的作用機理 三、掌握影響酶的反應動力學因素,酶抑制劑的類型和特點。 四、熟悉酶的變構調節、化學修飾調節的特點 五、了解酶在醫學中的應用 第四章 糖代謝 ?教學內容? 一、概述 1. 糖的生理功能 2. 糖的消化吸收:口腔消化、腸消化、糖的吸收 3. 糖代謝的概況 二、糖的無氧分解 1. 糖酵解的反應過程:基本過程、關鍵酶 2. 糖酵解的調節 3. 糖酵解的生理意義 三、糖的有氧氧化 1. 有氧氧化的反應過程:關鍵酶、特點及生理意義。 2. 有氧氧化生成的 ATP 3. 有氧氧化化的調節 4.巴斯德效應 四、磷酸戊糖途徑 1.磷酸戊糖途徑的反應過程:關鍵酶。 2.磷酸戊糖途徑的調節 3.磷酸戊糖途徑的生理意義 五、糖原的合成與分解 1. 糖原的合成代謝:基本過程,關鍵酶,生理意義 2. 糖原的分解代謝:基本過程,關鍵酶,生理意義 3. 糖原合成與分解的調節 4. 糖原累積癥 四、糖異生 1. 糖異生途徑:糖異生的能障與膜障及關鍵酶 2. 糖異生的調節 3. 糖異生的生理意義 4. 乳酸循環 五、血糖及其調節 1. 血糖的來源和去路 2. 血糖水平的調節 3. 血糖水平異常:高血糖及糖尿病,低血糖,糖耐量試驗 3 ?要求? 一、掌握血糖、糖酵解、糖有氧氧化、糖原的合成與分解、糖異生、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概念 二、熟悉糖酵解、糖磷酸戊糖途徑和糖異生的關鍵酶及調節 三、敘述糖酵解、糖磷酸戊糖途徑的生理意義 四、熟悉維持血糖恒定的機理 第五章 脂類代謝 ?教學內容? 一、不飽和脂酸的命名及分類 二、脂類的消化和吸收 三、甘油三酯的代謝 1.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謝:合成部位,合成的原料,合成的基本過程 2. 甘油三酯分解代謝 (1) 脂肪的動員:關鍵酶 (2) 甘油的氧化分解 (3) 脂肪酸的氧化:關鍵酶、部位、?-氧化 (4) 酮體的生成與利用:關鍵酶、部位與生理意義 (5) 脂酸的合成代謝:關鍵酶、部位、原料 (6) 不飽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營養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前列腺素及其衍生物的生成 四、磷脂的代謝 1. 甘油磷脂的代謝: (1) 甘油磷脂組成、分類及結構 (2) 甘油磷酯的合成代謝:合成部位、合成原料及輔助因子、合成基本途徑 (3) 甘油磷脂的降解:磷脂酶分類與作用于磷脂的位點。 2. 鞘磷脂的代謝:鞘磷脂的化學組成、結構及代謝特點。 五、膽固醇代謝 (1) 膽固醇合成的原料、部位、關鍵酶、主要中間產物 (2) 膽固醇的主要轉化產物 (3) 膽固醇的代謝調節 六、血漿脂蛋白代謝 1. 血脂 2. 血漿脂蛋白的分類、組成及結構 3. 載脂蛋白 4. 血漿脂蛋白代謝 5. 血漿脂蛋白代謝異常 ?要求? 一、掌握酮體、必需脂肪酸、二十碳化合物的概念 二、熟悉血脂的組成、脂肪酸氧化和合成關鍵酶、酮體生成關鍵酶、膽固醇合成原料和關鍵酶、膽固醇代 謝產物 三、敘述血漿脂蛋白的分類和生理功能、酮體的生成和利用、膽固醇合成的調節、三脂酰甘油代謝的調節 四、了解鞘磷脂的化學組成 第六章 生物氧化 ?教學內容? 一、生成 ATP 的氧化體系 4 1. 呼吸鏈:呼吸鏈的組成及排列順序:NADH 氧化呼 吸鏈、琥珀酸氧化呼吸鏈。 2.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的偶聯部位;偶聯機制。 3. 影響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抑制劑的作用;ADP;甲狀腺素。 4. ATP 5. 通過線粒體內膜的物質轉運:胞漿中 NADH 的氧化:?--磷酸甘油穿梭系統、蘋果酸穿梭系統;腺 苷酸轉運蛋白;線粒體蛋白質的跨膜轉運。 二、其它氧化體系 1. 需氧脫氫酶和氧化酶 2. 過氧化物酶體中的酶類 3. 超氧物歧化酶 4.微粒體中的酶類:加單氧酶;加雙氧酶 ?要求? 一、掌握生物氧化、呼吸鏈、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概念 二、熟悉呼吸鏈的組成和排列順序、線粒體外 NADH 的氧化方式 三、了解氧化磷酸化的偶聯機制 四、了解非線粒體氧化的意義及重要的酶 第七章 氨基酸代謝 ?教學內容? 一、蛋白質的營養作用 1. 蛋白質營養的重要性 2. 蛋白質的需要量:氮平衡;生理需要量;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3. 蛋白質的消化:胃內消化、小腸內消化 二、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與腐敗 1.蛋白質的消化:胃中的消化;小腸中的消化 2.氨基酸的吸收:氨基酸吸收載體;γ-谷氨?;h;肽的吸收 3.蛋白質的腐敗作用:胺類的生成;氨的生成;其他有害物質的生成 三、氨基酸的一般代謝 1.體內蛋白質的轉換更新 2.氨基酸的脫氨基作用 (1) 氧化脫氨基作用:L-谷氨酸脫氫酶 (2) 轉氨基作用:谷丙轉氨酶(GPT)、谷草轉氨酶(GOT) (3) 聯合脫氨基作用:轉氨酶與 L-谷氨酸脫氫酶偶聯的脫氨基作用;轉氨酶與腺苷酸脫氨 酶偶聯的脫氨基作用 3.?-酮酸的代謝: (1) 氨基酸的再生成 (2) 轉化成糖或脂肪 (3) 氧化供能 四、氨的代謝 1.體內氨的來源 2.氨的轉運;丙氨酸-葡萄糖循環;谷氨酰胺的運氨作用;尿素合成的調節;高血氨癥和氨中毒 3.尿素的生成:部位、原料、鳥氨酸循環及關鍵酶 五、個別氨基酸的代謝 1. 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氨基丁酸、組胺、牛磺酸、5-羥色胺、多胺等生理活性物質的生成 2. 一碳單位的代謝:來源和種類 3. 蛋氨酸的循環:S-腺苷蛋氨酸的生成 5 4. 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謝 5. 支鏈氨基酸的代謝 ?要求? 一、掌握必需氨基酸、一碳單位的概念 二、熟記必需氨基酸的名稱、脫氨基作用的方式、一碳單位的來源和種類、鳥氨酸循環關鍵酶 三、了解鳥氨酸循環及蛋氨酸循環 四、熟悉血氨的來源、氨的轉運。 第八章 核苷酸代謝 ?教學內容? 一、核苷酸生理功用 二、嘌呤核苷酸的代謝 1.從頭合成和補救合成:主要特點、關鍵酶、原料及合成的調節 2.分解代謝:關鍵酶、產物。痛風、高尿酸血癥 3.抗代謝物的作用 三、嘧啶核糖核苷酸代謝 1.從頭合成和補救合成:主要特點、關鍵酶、原料及合成的調節 2.分解代謝:終產物的生成 3.脫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4.抗代謝物的作用 ?要求? 一、掌握核苷酸從頭合成關鍵酶和原料 二、熟悉脫氧核糖核苷酸合成主要步驟 三、掌握核苷酸分解代謝產物 四、了解核苷酸從頭合成的過程 第九章 物質代謝的聯系與調節 ?教學內容? 一、物質代謝的特點:整體性;代謝調節;各組織、器官物質代謝各具特色;具有共同的代謝池;ATP 是 機體儲存能量及消耗能量的共同形式 二、物質代謝的相互聯系 1.在能量代謝上的相互聯系 2.糖、脂和蛋白質代謝之間的相互聯系 三、組織、器官的代謝特點及聯系 四、代謝調節: 1.細胞水平的代謝調節:細胞內酶的隔離分布;關鍵的變構調節;酶的化學修飾調節;酶量的調節 2.激素水平的代謝調節:膜受體激素;胞內受體激素。 3.整體調節:饑餓和應激下的整體調節 ?要求? 一、熟記物質代謝特點 二、了解各組織、器官的代謝特點 三、掌握各級水平的代謝調節 第十章 DNA 的生物合成(復制) 一、DNA 的半保留復制:特點、實驗根據 二、參加 DNA 復制的有關酶類及因子:DNA 聚合酶、引物酶、DNA 連接酶、解旋酶、拓樸異構酶、DNA 結 6 合蛋白。DNA 復制的生物學意義 三、DNA 的復制主要過程:復制子、復制叉、引物、岡崎片段、合成方向、DNA 合成的原料、真核生物 DNA 復制的特點 四、DNA 的逆轉錄合成和其它復制方式 1.逆轉錄病毒和逆轉錄酶 2.逆轉錄研究的意義 3.滾環復制和 D 環復制 五、DNA 的損傷與修復 1.突變的意義 2.引發突變的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 3.突變的分子改變類型:點突變、缺失插入、重排 4.DNA 的損傷及修復:切除修復、光復活、重組修復、SOS 修復 ?要求? 一、熟記遺傳信息傳遞的中心法則 二、掌握 DNA 的半保留復制概念、參與 DNA 復制的酶及蛋白因子 三、熟悉 DNA 復制的主要步驟 四、掌握逆轉錄、逆轉錄酶的概念 五、熟悉 DNA 損傷與修復的主要過程 第十一章 RNA 的生物合成 ?教學內容? 一、 模板與酶:大腸桿菌與真核生物 RNA 聚合酶與不對稱轉錄; 二、 轉錄的過程(RNA 合成的三階段):起動階段及啟動因子,鏈的延長及終止因子; 三、真核生物的轉錄后修飾 1、 信使 RNA 的加工:核不均-RNA(hnRNA),剪接酶,小核 RNA(snRNA); 2、轉移 RNA 加工; 3、核蛋白體 RNA 的加工 ?要求? 一、掌握不對稱轉錄、模板鏈和編碼鏈的概念 二、了解 RNA 合成的主要步驟。 三、熟悉真核生物的轉錄后修飾 第十二章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教學內容? 一、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 1.翻譯模板 mRNA 及遺傳密碼:密碼子的特點。 2. 核蛋白體是多肽鏈合成的裝置 3. tRNA 與氨基酸的活化:氨基酰-tRNA 合成酶 二、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 1.肽鏈合成起始:原核翻譯起始復合物形成;真核起始復合物形成 2.肽鏈的延長:核蛋白體循環:進位、轉肽、tRNA 的脫落及核蛋白體移位 3.終止階段; 三、蛋白質合成后加工和輸送 1.多肽鏈折疊為天然功能構象的蛋白質 2.一級結構的修飾:肽鏈 N 端的修飾;個別氨基 的共價修飾;多肽鏈的水解修飾 7 3.空間結構修飾:輔基連接及亞基的聚合、疏水脂鏈的共價連接 4.蛋白質合成后的靶向輸送 (1)分泌蛋白的靶向輸送 (2)線粒體蛋白的靶向輸送 (3)細胞核蛋白的靶向輸送 四、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干擾和抑制 1. 抗生素類:四環素;氯霉素;鏈霉素;嘌呤霉素;放線菌酮 2. 其他干擾蛋白質合成的物質:毒素;干擾素 ?要求? 一、掌握核蛋白體循環、遺傳密碼、信號肽、分子伴侶、的概念 二、了解蛋白質生物合成的主要過程 三、熟悉蛋白質合成阻斷劑的影響 第十三章 基因表達調控 ?教學內容? 一、基因表達調控基本概念與原理 1、 基因表達的概念:基因;基因組;基因表達 2、 基因表達的特異性:時間特異性;空間特異性 3、 基因表達的方式:基因表達;誘導和阻遏 4、 基因表達調控的生物學意義 二、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原理 (1)基因表達的多級調控 (2)基因表達調控基本要素 ①DNA 元件:順式作用元件、啟動子、增強子及抑制子 ②調節蛋白:反式作用因子 ③DNA-蛋白質、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④RNA 聚合酶 三、原核基因表達調節 1.轉錄調節特點 2.原核生物轉錄起始調節 3.原核生物轉錄終止調節 4.原核生物翻譯水平調節 四、真核基因表達調控 1.真核基因組結構特點 2.真核基因表達調控特點 3. RNApol Ⅰ和 polⅢ的轉錄調節 4. RNApolⅡ轉錄起始的調節:順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mRNA 轉錄激活及其調節 5. RNApolⅡ轉錄終止調節 6. 轉錄水平的調節 7. 翻譯水平的調節 ?要求? 一、掌握基因表達、管家基因、反式作用因子與順式作用元件的概念 二、敘述基因表達調控基本要素 三、熟悉原核基因表達調控特點 第十四章 基因重組與基因工程 ?教學內容? 8 一、DNA 的重組 1.同源重組 2.細菌的基因轉移與重組:接合作用;轉化及轉導作用 3.特異位點重組 4.轉座重組 二、重組 DNA 技術 1.重組 DNA 技術相關概念:DNA 克隆、限制性核酸內切酶、載體 2.重組 DNA 技術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驟 3.重組 DNA 技術與醫學的關系 ?要求? 一、掌握接合、轉化、轉導、轉座及基因重組的概念 二、熟記重組 DNA 技術相關概念 三、熟悉重組 DNA 技術基本原理 第十五章 細胞信息傳遞 ?教學內容? 一、信息物質 1.細胞間信息物質 2.細胞內信息物質 二、受體 1.受體的分類、一般結構及功能: (1)膜受體:環狀受體;G 蛋白偶聯受體;單個跨 膜α螺旋受體 (2)胞內受體 2.受體作用的特點 3.受本活性的調節 三、信息傳遞途徑: 1. 膜受體介導的信息傳遞 (1)cAMP-蛋白激酶體系 (2)Ca2+ 依賴性蛋白激酶體系 (3)cGMP-蛋白激酶體系 (4)酪氨酸蛋白激酶體系 (5)核因子κB 途徑 (6)TGF-β途徑 2.胞內受體介導的信息傳遞 四、信息傳遞途徑的交互聯系 五、信息傳遞與疾病 ?要求? 一、掌握第二信使、受體的概念 二、了解受體的分類和作用特點 三、熟悉膜受體介導的信息傳遞 第十八章 維生素 ?教學內容? 一、脂溶性維生素 1. 維生素 A 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癥 9 2. 維生素 D 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癥 3. 維生素 E 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癥 二、水溶性維生素 1. 維生素 B1 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癥 2. 維生素 B2 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癥 3. 維生素 PP 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癥 4. 維生素 B6 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癥 5. 維生素 B12、葉酸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癥 6. 維生素 C 生理功能及缺乏病 三、微量元素:鐵;碘;銅;鋅;錳;硒;氟 ?要求? 一、了解維生素的作用 二、熟記參與組成輔酶的維生素 第十九章 糖蛋白和蛋白聚糖 ?教學內容? 一、糖蛋白:糖蛋白的結構、糖蛋白寡糖鏈的功能 二、蛋白聚糖:重要的糖胺聚糖、核心蛋白、蛋白聚糖的生物合成、蛋白聚糖的功能 三、細胞外基質 ?要求? 一、掌握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概念 二、熟悉糖鏈的分類:N-連接糖鏈和 O-連接糖鏈 三、了解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生理功能 第二十章 癌基因、抑癌基因與生長因子 ?教學內容? 一、癌基因 1.病毒癌基因 2.細胞癌基因 3.癌基因活化的機制 4.原癌基因的產物與功能 二、抑癌基因 1.基本概念 2.常見的抑癌基因 3.抑癌基因的作用機制 三、生長因子 1.生長因子的作用機制 2.生長因子與疾病 ?要求? 一、熟記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基本概念 二、敘述癌基因激活的機制 第二十一章 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 ?教學內容? 10 一、基因診斷:概念、特點;常用技術方法;應用 二、基因治療:概念、基本程序、應用 ?要求? 一、熟記基因診斷、基因治療的概念 二、敘述基因治療的基本程序 第二十二章 分子生物學常用技術與人類基因組計劃 一、分子雜交與印漬技術 1.分子雜交 2.印漬技術 (1)DNA 印漬技術 (2)RNA 印漬技術 (3)蛋白質的印漬技術 二、PCR 技術 1.PCR 的工作原理 2.PCR 的主要用途 三、核酸序列分析 四、基因文庫 五、疾病相關基因的克隆與鑒定 六、遺傳修飾動物模型的建立及應用 七、生物芯片技術 八、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技術 第二十三章 基因組學與醫學 一、基因組學 1.基因組學概念及范疇 2.結構基因組學 3.功能基因組學 4.比較基因組學 二、基因組學與醫學的關系 1.基因病的概念 2.疾病相關基因的鑒定 3.基因組學與腫瘤病因學 4.基因組學與流行病學病因學 5.環境與疾病 6.藥和分析和設計 ?要求? 一、熟悉基因組學、結構基因組學、功能基因組學、比較基因組學概念 二、了解基因組學與醫學的關系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