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大連理工大學 2018 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研大綱 科目代碼:618 科目名稱:文學基礎知識 試題分為客觀題型和主觀題型,其中客觀題型(填空題)占 20%,主觀題型(名詞解釋題、 簡答題與分析論述題)占 80%,具體復習考研大綱如下: 一、中國古代文學 1、先秦文學:《詩經》;《楚辭》;歷史散文(《左傳》、《戰國策》);諸子散文 (《孟子》、《莊子》)。 2、秦漢文學:漢賦(漢賦的形成;騷體賦、詩體賦、散體賦;賈誼、枚乘、司馬相如、 東方朔、揚雄、張衡、趙壹的辭賦);《史記》和《漢書》(寫作緣由、體例、人物形象塑 造、敘事藝術、語言風格、影響);秦漢詩歌(漢樂府的分類和藝術特點;文人五言詩;《古 詩十九首》)。 3、魏晉南北朝文學:建安、正始文學(建安風骨;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和蔡 琰;正始文學的總體特點;阮籍;嵇康);兩晉文學(兩晉文學的特點;陸機;左思;玄言 詩和游仙詩;陶淵明的田園詩、散文和辭賦);南北朝詩歌(謝靈運的山水詩;鮑照的歌行 體;七言詩的發展歷史;聲律說和永明體;謝眺;宮體詩的特點、評價;庾信;南北朝樂府 民歌);魏晉南北朝的小說(小說的概念、起源;《搜神記》等志怪小說;《世說新語》等 志人小說)。 4、隋唐五代文學:隋和初唐詩歌(隋代詩歌;初唐四杰;沈宋詩派;陳子昂;張若虛 和劉希夷);盛唐詩歌(孟浩然;王維;高適、岑參的邊塞詩;王昌齡;崔顥;李白);中、 晚唐詩歌(杜甫;韋應物、劉長卿、顧況、李益等人的詩歌;大歷詩風;韓愈、孟郊、賈島、 李賀的詩歌;劉禹錫和柳宗元;白居易和新樂府;杜牧;李商隱);唐代散文(韓愈與古文 運動;柳宗元;晚唐小品文);唐代傳奇變文和詞(唐傳奇的藝術特色和影響;變文的產生 和發展;詞的產生和發展;花間詞;溫庭筠;南唐詞;李煜)。 5、宋遼金文學:北宋詞(晏殊;歐陽修;范仲淹;柳永;秦觀;賀鑄;周邦彥);南 宋詞(李清照;張元干、張孝祥、陳亮、陸游、劉過詞的愛國主題和豪放詞風;辛棄疾;姜 夔;吳文英);宋詩(西昆體;梅堯臣;歐陽修;王安石;江西詩派;楊萬里的“誠齋體”; 范成大;永嘉四靈);蘇軾(詩歌、詞、散文的文學史意義);宋代散文(宋代古文運動的 興起及成就); 遼金文學(元好問)。 6、元代文學:雜?。ㄔs劇興盛的原因;雜劇的體裁特點;北方戲劇圈和南方戲劇圈); 關漢卿(關漢卿雜劇的戲劇沖突、人物刻畫、本色的語言;《竇娥冤》;《單刀會》;《救 風塵》》;王實甫和其它雜劇作家(王實甫《西廂記》;白樸《墻頭馬上》、《梧桐雨》; 馬致遠的《漢宮秋》;鄭光祖的《倩女離魂》);元代散曲(散曲的產生、特點和體制;散 曲的代表作家:關漢卿、馬致遠、張養浩、張可久、喬吉);南戲(南戲的源流、發展與形 2 成;南戲與雜劇體制上的區別;高明與《琵琶記》;四大南戲);元代詩文(劉因、楊維楨、 薩都剌、王冕)。 7、明代文學: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的成書過程和版本、 主要思想傾向、藝術特色;《金瓶梅》作為世情小說的文學史價值);其它白話小說和文言 小說(馮夢龍和三言;凌蒙初和二拍;《封神演義》;《剪燈新話》);明代戲曲(傳奇的 來源和體制;湯顯祖《牡丹亭》;昆腔和吳江派;《寶劍記》、《浣沙記》、《鳴鳳記》; 明初宮廷作家的雜?。幻鞔泻笃诘碾s劇轉型;徐渭的雜?。?;明代詩文(明代詩文的發展 脈絡;前后七子和復古運動;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晚明小品文)。 8、清代文學:清代小說(蒲松齡和《聊齋志異》;吳敬梓和《儒林外史》;曹雪芹和 《紅樓夢》;“紅學”);清代戲曲(李玉和《清忠譜》、李漁的戲曲理論和創作;洪升和 《長生殿》;孔尚任和《桃花扇》);清代詩文詞(顧炎武等遺民詩人;錢謙益和虞山詩派; 吳偉業的《圓圓曲》;王士禎和“神韻說”;沈德潛和“格調說”;袁枚和“性靈說”;翁 方綱和“肌理說”;詞的中興;陳維松和“陽羨派”;朱彝尊和“浙西詞派”;納蘭性德; 張惠言和“常州詞派”;黃宗羲;顧炎武;袁枚;桐城派;清代駢文)。 9、近代文學:近代詩文詞(龔自珍的散文和詩詞;黃遵憲和“詩界革命”;梁啟超和 “新散文”;“南社”;曾國藩與“桐城派”);近代小說和戲曲(俠義公案小說和世態人 情小說;“小說界革命”;四大譴責小說;近代戲曲)。 二、中國現當代文學 1、中國現當代文學概述: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基本輪廓和總體特征;中國現當代文學的 范圍及分期;學習現當代文學要重視的幾個問題。 2、“五四”文學革命的發生與初期新文學創作:“五四”文學革命的背景和意義;新 文學初期的創作實踐。 3、魯迅:文學創作的思想及藝術價值;《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 《故事新編》。 4、郭沫若:《女神》;歷史劇作及小說創作。 5、四大新文學社團的貢獻與影響。 6、30 年代文學思潮與運動。 7、30 年代五大小說家:茅盾;巴金;老舍;沈從文;李劼人。 8、曹禺、夏衍等人的戲劇創作。 9、現代詩的發展:初期象征派;戴望舒及現代詩;臧克家、田間的詩歌創作;艾青。 10、40 年代文藝思想論爭及文學發展:抗戰文藝運動興起;文學創作潮流與趨向。 11、國統區和淪陷區的文學:國統區和淪陷區的文學概況;錢鐘書和他的《圍城》;張 愛玲;七月派的小說與詩歌;馮至和“九葉詩人”。 12、解放區文學創作:解放區文藝運動;趙樹理;孫犁的《荷花淀》;丁玲的《太陽照 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風驟雨》;解放區戲劇和詩歌《白毛女》、《王貴與李香香》。 3 13、當代文學概論:當代文學“合法性”的建立;當代文學的外部資源;當代文學的內 部制度;文學的現代性實驗(蕭也牧、何其芳、路翎、杜鵬程);雙百方針。 14、激進文學、紅色文學、革命文學:《青春之歌》;“三紅一創”;郭小川現象;賀 敬之現象;樣板戲。 15、當代文學在 80 年代的轉型:傷痕文學;知青文學;現代派。 16、1985 年后的小說:尋根小說;先鋒小說;新寫實小說。 17、90 年代的文學:女作家與女性主義;“60 后”作家;長篇小說熱。 三、外國文學 1、歐美文學:古希臘羅馬文學(古希臘神話;荷馬史詩;古希臘戲?。?;中世紀文學(文 化歷史背景;基本特點;基本類型及其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但?。?;文藝復興時期文學(文 化歷史背景;文藝復興的內容與意義;人文主義文學的發展情況與基本特征;薄伽丘;塞萬 提斯;莎士比亞);17 世紀文學(文化歷史背景;古典主義、巴洛克文學與清教文學;莫 里哀);18 世紀文學(文化歷史背景;啟蒙文學的基本特點;盧梭;歌德);19 世紀文學 (浪漫主義文學的形成和基本特點;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特色及代表作家與作品【華茲華斯 與《抒情歌謠集》;拜倫與《唐璜》;雨果與《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惠特曼與《草 葉集》;麥爾維爾與《白鯨》】;現實主義文學的形成和基本特點;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特 色及代表作家與作品【斯丹達爾與《紅與黑》;巴爾扎克與《人間喜劇》;福樓拜與《包法 利夫人》;狄更斯與《雙城記》;勃朗特姐妹與《簡愛》、《呼嘯山莊》;哈代與《德伯家 的苔絲》;海涅與《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普希金與《葉夫蓋尼·奧涅金》;果戈理與 《死魂靈》;屠格涅夫與《父與子》;陀思妥耶夫斯基與《罪與罰》;列夫·托爾斯泰與《安 娜·卡列尼娜》;契訶夫及其短篇小說;馬克·吐溫與《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易卜生 與《玩偶之家》】;自然主義、唯美主義與前期象征主義【自然主義、唯美主義與前期象征 主義的理論主張、發展狀況及代表作家與作品【左拉與《萌芽》;莫泊桑及其短篇小說;波 德萊爾與《惡之花》】);20 世紀文學(現實主義文學:文化歷史背景;發展過程與基本 特點;各國代表作家作品【勞倫斯、羅曼·羅蘭、托馬斯·曼、菲茨杰拉德、海明威】;俄 蘇文學:文化歷史背景;發展過程與基本特點;各階段代表作家作品【高爾基、肖洛霍夫】; 現代主義文學:文化歷史背景;形成發展狀況、基本特征與代表作家作品;后期象征主義; 表現主義;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意識流小說;存在主義。后現代主義文學:文化歷史背 景;形成發展狀況、基本特征與代表作家作品;荒誕派戲??;新小說;垮掉的一代;黑色幽 默;魔幻現實主義;貝克特與《等待戈多》;海勒與《第二十二條軍規》;馬爾克斯與《百 年孤獨》)。 四、文學理論 1、西方文論:古希臘時代文藝美學(戈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莫克利特關于美與藝術的 論述;柏拉圖的文藝思想;亞里斯多德的文藝美學思想);羅馬時代的文藝美學(賀拉斯關 于文藝的論述;朗吉弩斯的文藝思想;普洛丁關于文藝與美的論述);中世紀時代的文藝美 4 學(圣奧古斯丁和托馬斯?阿奎那的文藝思想;但丁的文藝思想);文藝復興時代的文藝美 學(文藝復興對古典藝術的批判與繼承;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重要藝術家對自然與摹仿的思 考;文藝復興時代關于美的具有代表性的論述);各國文學思潮(法國新古典主義【布瓦羅】; 英國經驗主義【培根、休謨】;法國啟蒙運動【伏爾泰、盧梭、狄德羅】;德國啟蒙運動【鮑 姆嘉通、溫克爾曼、萊辛】;德國古典美學【康德、歌德、席勒、黑格爾】);近現代文藝美 學思想(韋勒克;弗萊;布魯姆;羅蘭?巴特;德里達)。 2、中國文論:先秦時代(《尚書》、《詩經》、《論語》、《荀子》中與文藝相關的 論述;老子、莊子的美學思想);兩漢時代(漢代的“詩教”思想,《毛詩序》的詩學思想); 魏晉南北朝時代(曹丕《典論.論文》;陸機《文賦》;劉勰《文心雕龍》;鐘嶸《詩品》); 隋唐時代(白居易的文藝觀念;韓愈、枊宗元的文藝思想;司空圖《詩品》);宋代(梅堯 臣;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嚴羽《滄浪詩話》);元明時期(前后七子的文學主 張;李贄的文學思想;公安派的文學理論);清代(王夫之;葉燮;王士禛;桐城派的文學 主張;龔自珍);近代(黃遵憲;梁啟超;王國維);當代(朱光潛、宗白華的美學思想)。 復習資料: 1、《中國文學史》(第三版),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 2、《中國現代文學史 1917-1997》(上下冊)(第二版),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主編,高等 教育出版社,2012 年。 3、《文學理論教程》(第五版),童慶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4、《外國文學簡編》(歐美部分)(第七版),朱維之、趙灃、黃晉凱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 版社,2015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