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考試科目 913 環境生態學 考研大綱 一、考試性質 《環境生態學》專業基礎課考試是為招收專業學位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 性質的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繼續攻讀相關 碩士專業學位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相關專業本 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擇優選拔,確保碩士專業學位研 究生的招生質量。 二、考查目標 《環境生態學》專業基礎課考試包括環境生態學基礎和環境生態面臨的威脅 與保護兩個部分,在考查環境生態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同時,注重考查考生 運用生態學的原理分析、解決環境生態問題的能力??忌鷳埽?br/>1、準確理解生態學的基本知識。 2、掌握環境生態學的重要概念、特征、內容。 3、了解環境及生態因子對生物的作用以及初級生產力、能量流動和生物地 球化學循環等內容。 4、了解環境面臨的威脅與保護措施,可以運用生態學的相關原理分析解決 相關的環境生態問題。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間為 60 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考試內容結構 環境生態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等。 4、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 5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25 分 簡答題 4 小題,共 45 分 論述題 1 小題,每小題 30 分,共 30 分 5、考察內容 第一章 緒論 1)掌握環境生態學的定義。 2)了解環境生態學的研究內容與學科任務 。 第二章 生物與環境 1)掌握生態因子的概念,生態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和作用的規律。 2)了解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3)掌握主要生態因子的生態作用(光因子、溫度因子、水因子、土壤因子 等)。 第三章 種群生態學 1)掌握種群的概念與基本特征;了解種群的增長(內稟增長率、指數式增 長、邏輯斯諦增長、時滯影響的種群增長)、數量變動和調節(種群調節、生態 入侵、最小生存種群理論、種群進化與生態對策)。 2)掌握種內和種間關系的概念,密度效應、自疏規律、他感作用、種間相 互作用、種間競爭、高斯假說、競爭排斥原理等內容;掌握種間關系的作用類型。 3)掌握生態位、基礎生態位和實際生態位的概念。 4)了解在自然生物群落里,生物的生態位規律。 第四章 群落生態學 1)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了解生物群落的物種組成與結構(外貌和生長型、空間結構、時間結構、. 群落交錯區和邊緣效應、影響因素、島嶼與群落結構);掌握群落的演替的概念、 類型和特征。 第五章 生態系統 1)掌握生態系統的概念和基本組成;了解生態系統的結構和主要類型。 2)理解生態系統的反饋調節和生態平衡。 第六章 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 1)掌握能量流動的基本原理,生物生產力、第一性和第二性生產力、植物 總生產力和凈生產力的概念。 2)了解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一般特點。 第七章 生物圈主要生態系統及自然資源的保護 1)了解陸地生態系統、水域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功能惡化原因及恢復 和保護對策。 2)掌握陸地生態系統、水域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的特點及城市化產生 的生態環境問題。 第八章 環境污染的生態效應 掌握污染物生態效應研究方法;掌握生物監測的指標和方法;了解環境污染 的生態效應。 第九章 環境污染防治的生態對策 1)掌握大氣、水、噪聲、固體廢棄物、土壤、惡臭等環境治理對象的生物 和生態防治方法與對策。 2)了解環境污染的概念及防治對策。 3)了解環境生態工程及環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術。 第十章 應用環境生態學 1)掌握全球變化的內容及減緩途徑。 2)掌握生物多樣性的概念與分類,熟悉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途徑。 3)了解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的程序、方法;熟悉生態風險評價的步驟 和方法;了解生態規劃的原則和方法。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