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專業課 >> 正文  北京林業大學生物地理學考研大綱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紖^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紖^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北京林業大學
《生物地理學》研究生課程考研大綱
BIOGEOGRAPHY
總學時 32,講授與討論 26 學時,講座 2 學時、實驗 4 學時,實習 2 天
一、課程簡介
1 課程性質
生物地理學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種生物、生物群落的地理分布規律、生物圈各結構單元的
物種組成、群落特征及其與自然地理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主要包括:生物區系地理學、生物
系統地理學、歷史生物地理學等涉及植物相和動物相的分布,即生物的區系分布及生物生態地理學
這兩大分支。此外根據作為對象的生物群來劃分,有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昆蟲地理學等在千
變萬化的氣球環境中不斷發生的新物種形成(specification)、分化和最終滅絕是生物地理格局背后的
根本過程。由突變、基本漂變、基因流和自然選擇引起的基因庫的變化導致新的物種和亞種的形成。
在適應當地環境的過程中,一些物種形成了漸變群——物種某些特征出現地理變異。物種形成的機
理是復雜的而且存在很多爭論。
物種的形成、擴散、存在方式、分化、滅絕等,與地球地理因子密切相關,地球的地史演化改
變著物種的這一規律,如氣候改變、海平面改變、小行星影響以及其它災難性事件等。
因而,《生物地理學題》作為生物學、地理學、生態學的交叉學科,成為野生動植物保
護與利用、自然保護區學、保護生態學等學科的重要選修課。
2 目的與任務
中國是生物多樣性特別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的生物多樣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是第一
位。中國氣候條件與地貌類型的復雜性,形成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高等植物達 3 萬余種,僅
次于巴西和馬來西亞,處于世界第三位,其中 200 余屬植物為中國特有,如銀杉、銀杏、水杉、
珙桐、金錢松、鐘萼木、杜仲等,均為孓遺物種。同時,中國也是生物多樣性受到最嚴重威脅
的國家之一。高等植物中瀕危種高達 4000-5000 種,占總種數的 15-20%。在“瀕危野生動物
種國際貿易公約(IUCN)”列出的 640 個世界性瀕危物種中,中國就占 156 種,約為其總數
的 1/4,形勢是十分嚴峻的。另外,中國現在又是生物入侵種類日益增加的國家之一,我國目
前已知的外來入侵植物達 380 種之多,紫莖澤蘭(Eupatorium adenophorum)、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空心蓮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等外來植
物的入侵已經對我國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生物入侵已經給我國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環境問題和社
會危害,產生了巨大的生態和經濟損失,外來種的危害和檢疫已經引起我國海關、農林環保部
門的高度重視,外來生物入侵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再者,中國是為世界提供植物資源最多的
2
國家之一,人類的衣食住、行樂醫等必需品大都來源于植物資源,中國為全球社會提供了青稞、
黃豆、赤豆、芥菜、杏、桃、桔、芝麻、茶等一系列重要的食物及其它植物遺傳資源;同時,
中國為世界提供了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進入 21 世紀以來,生物品種的國際登錄(注冊)、
物種標識、基因 Bank 注冊已經成為國際搶奪生物資源的潮流,這方面亟待引起國家在戰略上
的高度重視。
近年來,國際上在生物多樣性研究、物種保護與利用等領域已取得大量成果,但我國這
方面還比較薄弱,是亟待加強的研究領域。21 世紀將是生物科學蓬勃發展的世紀,“克隆”
生物技術已引起全人類的關注與轟動,因此,開設《生物地理學》這一傳統學科的課程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義。
二、預修課程
生物學基礎及生物分類學(分子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保護生物學,海洋
生物學),生態學基礎(陸地生態學或海洋生態學;森林或植物生態學、景觀生態學等)等。
三、課程內容及學時分配
(一) 講授與討論
第一篇 歷史生物地理學(16 學時)
1 生物地理學概述 (2 學時)
生物地理學的概念與內涵、研究沿革(歷史、現狀、未來)、與相關學科的關系、學科的
意義等。
2 生物地理學基本原理 (4 學時)
生物分布區與生物區系:了解生物分布區和生物區系(中國、世界陸地生物區系區、世
界海洋生物區系區)。掌握陸地生物區系區的劃分方法。
分布、進化、滅絕、島嶼生物地理學原理及其應用。
棲息地島嶼(Habitat island);生境片斷化;物種數目分布機制;物種數目分布假說(平衡假
說、棲息地異質性假說、隨機樣本假說)。
3 不同生物界地理學基本原理 (6 學時)
植物、動物、昆蟲的區系地理學理論與研究方法。
3
4 生物地理學研究方法 (4 學時)
物種編目物種分布、物種評估等的研究方法、島嶼、生物地理學有關模型與生物地理學軟
第二篇 歷史生物地理學(4 學時)
歷史生物的起源、擴散、與分化,物種起源中心與擴散、模型;歷史地理隔離,大陸塊在
漂移過程中會碰撞和融合。大陸融合導致生物區系混合,美洲的生物交匯是一個極為典型的例
子。
第三篇 生態生物地理學(4 學時)
所有的生物都生存于特定的棲息地中。棲息地的大小可以是幾毫升也可以是整個生物圈。
不同物種的棲息地需求各不相同,即有可以在任何地方生存的生境普適者(habitat
generalists),也有對棲息地極為挑剔的專性生境需求者(habitat specialists)。物種的生
存受制于其生存環境中的限制因子。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生態因子耐受范圍和生態價。生命
必須適應生物圈中的環境條件。不同的生存方式對應于不同的生態位(niche)。生態等效物是
一系列生活于世界不同地域但適應相同環境條件的物種。生物對環境條件的適應也體現在生活
型上。物種的所有生境偏好需要詳細和充分的研究。
第四篇 保護生物地理學(4 學時)
通過地理學途徑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的理論、策略與方案等。。
(二)專題講座(2 學時)
主講人或邀請熟悉國內外該領域著名專家主講(正申請研究生院專題講座經費資助)。
1. 生態生物地理學研究動態 (1 學時)
以最新研究案例為主題,研討生態因子的地理分布與與物種分布的變化規律。
2.國際生物地理學前沿介紹(1 學時)
介紹國際生物地理學研究的科學前沿,讓學生了解國際物種保護與利用、管理、實踐的現
狀,了解最新的國際研究探索動態,為培養學生專業創新能力奠定基礎。
(三)實驗環節(2 學時)
生物地理學數據庫及計算軟件,利用網絡教室完成。
(四)實習環節(2 天)
4
物種評估調查,選中國某一代表性自然保護區,進行野外實習,希望研究生院解決部分
實習經費、部分經費可由任課教師研究課題資助。
四、教學方式及要求
1 教學方式
針對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專業背景的研究生,利用現代先進的教學手段(計算機多媒體技
術、開放實驗室條件)結合實驗、實習環節,因人施教:1)對碩士研究生以專題講授、專題講
座、專題討論等形式,重點以“討論式”開展,注重實驗及野外實習的技能訓練,達到掌握本
學科基本框架的水平;2)對與生物多樣性科學密切相關專業的博士研究生以專題講授、專題討
論、專題文獻綜述報告等形式,重點以“報告式”開展,注重理論研究方法、實驗及野外實習
的技能、學科前沿跟蹤等方面的訓練,達到把握學科發展趨勢的水平。
2 課程要求
教學難點:掌握世界陸地生物群分布規律。
1)掌握物種形成、分布、擴散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
2)了解國內外生物地理學研究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
3) 掌握地理途徑的物種保護對策、方案及國際、國家、行業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
4)受到較高層次的專業技能訓練,掌握生物地理學理論研究的基本手段、物種評估方法及
保護措施,養成獨立開展本領域研究工作的能力。
3 授課對象及相關學科
生物地理學以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為基礎,與森林資源的恢復、經營、
管理與保護,生物遺傳育種,園林植物的引種、馴化與繁育,水土資源的恢復、管理與保護,
環境保護與評價,林業經濟的持續發展等學科密切相關,因而,為碩士生、博士生開設《生物
地理學》,不僅對專門人才的培養,而且為相關學科的發展與融合起到重要作用。
五、考核辦法
結合實驗或實習內容,以專題研究論文、外文文獻翻譯等的形式考核。
六、建議教材與參考資料
建議教材:
參考國內外教材、最新文獻,自編講義,制作多媒體課件。
建議教學參考書:
1、 Ebach et al. 2006. Biogeography in a changing World. CRC PRESS.
2、 Richard John Huggett.2004. FUNDAMENTALS OFBIOGEOGRAPHY(Second Edition).
Simultaneously published in the USA and Canadaby Routledge.
5
3、 JORGE V. CRISCI et al. 2003. HISTORICALBIOGEOGRAPHYAN INTRODUC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 趙鐵橋譯. 2007. 生物地理學:生態和進化的途徑(C.Barry Cox & Peter D. Moore.,
第7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 殷秀琴.2004. 生物地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 秦樹輝主編.2010.生物地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7、 衣華鵬等.2012.生物地理學. 北京:科學出版社
8、 陳克龍等. 2013. 生物地理學. 北京:科學出版社
主要參考文獻:
1. Biodiversity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 1992. Biodiversity in China: Status and
2. Harris L. D. The Fragmented Frest: Island Biogeography Theory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Biotic
Diversity.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3. Knapp R. 主編(1974). 植被動態. (宋永昌等譯) 1986, 科學出版社, P315.
4. M.E. 索萊,B.A. 威爾考克斯(主編),1980,自然保護生物學--進化生態學展望,(蕭前柱等譯),1991,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5. MacArthur R. H. & Wilson E. O. 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 Princeton: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
1967
6. Walter H. (1979).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生態室譯. 世界植被陸地生物圈的生態系統.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84
7. 韓興國,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與生物多樣性,見:錢迎倩、馬克平主編,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原理與方法,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8. 洪德元、葛頌等,1995,植物瀕危機制研究的原理和方法,見:錢迎倩、甄仁德主編,生物多樣性進展,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9. 世界資源研究所等,1992. 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譯, 1993,全球生物多樣性策略. 北京: 中國標
準出版社,24萬字
10. 世界自然保護同盟等,1992,保護地球:可持續生存戰略,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11. 周以良等,1991,中國大興安嶺植被,北京: 科學出版社
12. 周以良等,1994,中國小興安嶺植被,北京: 科學出版社
13. 中國科學院自然地理編輯委員會. 中國自然地理·總論.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85
14. 中國科學院自然地理編輯委員會. 中國自然地理·氣候.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84
15. 中國科學院自然地理編輯委員會. 中國自然地理·地貌.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84
16. 中國科學院自然區劃委員會. 中國綜合自然區劃.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59
17.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 中國大地構造綱要.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59
18.
19. 中國科學院自然地理編輯委員會. 中國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上),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83
20. 中國科學院自然地理編輯委員會. 中國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下).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88
21. 吳征鎰主編.中國植被.北京: 科學出版社.1980
22. 侯學煜. 中國植被地理及優勢植物的化學成分.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82
編寫人自然保護區學院
關文彬教授
2014 年 9 月 28 日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