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北京林業大學 《農業知識綜合四》考研大綱 (2018 年) 《農業知識綜合四》考試共包括農村社會學、農業政策學和管理學三部分, 各部分考研大綱分述如下: 一、農村社會學(部分) (一)考研大綱綜述 《農村社會學》是報考北京林業大學農村發展和農業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 的基礎課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幫助考生明確考試復習范圍和有關要求,特 制定本考研大綱。 本考研大綱主要根據鐘漲寶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農村社會學》編制 而成,適用于報考北京林業大學農村發展和農業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試內容 1、農村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2、農民的社會化 3、農村社會資本 4、中國農村基層社會組織 5、農村社會分層的標準及階層結構變遷 6、失地農民問題 7、中國農村社會保障的歷史演進 (三)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應全面掌握農村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并能運用社會學的 基本知識分析和說明生活中的社會現象。 (四)試卷結構 農村社會學考試內容占農業知識綜合試卷內容的 1/3,按照試卷總分 150 分 計,農村社會學按 50 分設計試題結構。 1、名詞解釋(10 分) 2 2、簡答題(15 分) 3、論述題(25 分) (五)考試方式及時間 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三部分的考試時間合計為 3 小時,總分為 150 分(其 中,本部分占 50 分)。 (六)主要參考書 《農村社會學》,鐘漲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二、農業政策學(部分) (一)考研大綱綜述 《農業政策學》是報考北京林業大學農村發展和農業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 基礎課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便于考生明確考試復習范圍和了解考試要求,特 制定本考研大綱。 本考研大綱主要根據鐘甫寧的《農業政策學》編制而成,適用于報考北京 林業大學農村發展和農業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試內容 1、導論 政策與政策科學;農業政策的本質與內涵;政府、市場與農業政策。 2、農業政策分析的經濟原理與方法 農業政策與經濟理論;農業政策分析的方法。 3、農業政策的制定 農業政策問題內涵和特征;農業政策目標的含義、特點和確定原則;確定農 業政策目標的思路與要求;農業政策手段的選擇原則和主要的農業政策手段;農 業政策方案的優化與選擇。 4、農業政策的執行 農業政策執行的內涵和特點;農業政策執行的影響因素;農業政策執行的基 本程序。 5、農業政策的評估與調整 3 農業政策評估的含義和評估原則、評估標準的基本內容;農業政策評估的內 容、方法和基本程序;農業政策調整的含義、內容及形式。 6、農業結構調整政策 農業結構政策的具體目標;農業區域結構調整的基本思路與政策建議;主要 的農業結構調整政策;農業經營規模政策。 7、農業土地政策 農業土地家庭承包經營政策;農業土地流轉政策;農業土地保護政策。 8、農業科學技術政策 農業科技政策的含義和目標;主要的農業科學技術政策;農業技術推廣政策。 9、農產品流通政策 農產品流通政策目標和手段;主要的農產品國內價格政策;農產品市場結構 政策。 10、農業可持續發展政策 農業環境保護政策;農業自然資源保護政策。 11、農村社會發展政策 農村扶貧政策;農村社會保障政策。 (三)考試要求 考生應全面掌握農業政策的實質、基本特征,農業政策對農業發展的作用, 農業政策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了解現階段我國主要的農業政策。能夠運 用政策學的理論和方法分析我國農業發展中的一些具體的農業政策問題。 (四)試題結構 農業政策學考試內容占農業知識綜合試卷內容的 1/3,按照試卷總分 150 分 計,農業政策學按 50 分設計試題結構。 1、名詞解釋題(10 分) 2、簡答題(15 分) 3、分析與論述題(25 分) (五)考試方式 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三部分的考試時間合計為 3 小時,總分為 150 分(其 中,本部分占 50 分)。 4 (六)主要參考書 《農業政策學(第二版)》,鐘甫寧,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三、管理學(部分) (一) 考研大綱綜述 《管理學》是報考農村發展和農業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基礎課考試的重要 組成部分。為幫助考生明確考試復習范圍和有關要求,特制訂考研大綱。 本考研大綱主要根據北京林業大學《管理學原理》教學考研大綱編制而成,適 用于報考農村發展和農業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試內容 1、緒論 管理的涵義;管理者的定義及分類;管理者的職責;管理者的技能;組織環 境定義和分類;管理的性質、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2、管理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管理思想及其主要觀點;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古典組織理論;人際關系理 論的基礎及主要內容;社會系統理論的內容;“現代管理理論叢林”的學派及其 主要觀點。 3、決策與戰略管理 計劃的定義及分類;計劃工作的原則和步驟,計劃工作的方法和技術;制定 目標的特點及作用;目標管理理論;目標管理的特點及過程;目標管理的局限性; 戰略的定義;戰略分析及實施過程;戰略制定的原則;決策的涵義與原則;決策 要素與分類;決策過程步驟;決策的軟技術與硬技術及其方法應用。 4、組織管理 組織概念及組織分類;組織工作的主要內容與步驟;組織結構的特征因素與 權變因素;組織結構的類型;組織設計的內容;管理幅度和管理層次;影響管理 幅度的因素;確定管理幅度的方法;責權分配;組織設計原則與程序;組織變革 動因與過程;組織變革的障礙及其克服措施。 5、人的行為與管理 5 行為的概念與分類;個體行為的心理過程;人性假設及其主要觀點;群體的 概念、作用、特征;群體對個體行為影響;群體沖突的概念、作用;處理沖突的 方法;非正式群體;激勵概念;激勵理論分類及其主要內容(內容型激勵理論、 過程型激勵理論、行為改造型激勵理論、綜合型激勵理論);激勵原則和方式。 6、領導 性格理論;行為方式理論(懷特和李皮特理論的領導方式分類、領導連續流、 利克特理論的領導管理方法、阿吉里斯理論、二維構面理論、布萊克和穆頓的管 理方格圖、雷定三維構面理論);權變理論(路徑-目標理論、菲德勒模型、生 命周期理論、管理方式抉擇圖、領導替代理論、領導者-成員交換理論);領導 者的分類及其品質;溝通的性質、功能;信息溝通的渠道;組織溝通的原則、途 徑、障礙。 7、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的涵義和基本原則;計劃與控制的關系;管理控制的原理及其主要 內容;管理控制基本過程;管理控制的類型及其特點;管理控制系統的設計條件、 步驟、考慮因素;管理控制的方法。 8、綠色管理思想與實踐 綠色管理的內涵、綠色管理的類型、綠色管理的影響因素、綠色管理的實施 體系。 (三)考試要求 考生應全面掌握管理學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掌握管理的有關方法, 并能夠運用管理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各類組織管理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特別 是能夠結合企業管理案例進行分析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四)試題結構 管理學原理考試內容占農業知識綜合試卷內容的 1/3,按照試卷總分 150 分 計,管理學原理按 50 分設計試題結構。 1、名詞解釋(10 分) 2、辨析簡答(15 分) 3、綜合論述(或案例分析)(25 分) 6 綜合論述題要求用管理理論結合當前實際生活中的管理問題進行回答。案例 分析要求在分析案例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五)考試方式及時間 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三部分的考試時間合計為 3 小時,總分為 150 分(其 中,本部分占 50 分)。 (六)主要參考書 《管理學原理》,宋維明,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