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北京林業大學 《建筑史》研究生入學考研大綱 一、參考書目: 1 、《中國建筑史》中國建工出版社 2 、《外國建筑史(十九世紀末葉以前)》中國建工出版社 3 、《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第二版),羅小未主編,中國建工出版 社 4 、《中國建筑史圖集》 5 、《外國建筑歷史圖說》 二、考研大綱與基本要求: (一)基本要求: 1 、總綱: 建筑史是建筑學本科課程中最重要的一門專業理論課,對于它的學習 不僅能使學生了解中外建筑史的發展概況、規律,而且能為學生提供各種 設計信息,這對于建筑學的學生來講是至關重要的。 2 、基本要求: ⑴熟練掌握建筑發展歷史的基本脈絡; ⑵掌握各歷史時期建筑的風格、流派以及特點; ⑶掌握典型建筑(或布局)的設計人、平立面圖(教材上)及主要特 點; ⑷能夠利用所學知識對一些相似或相近的建筑風格、流派進行比較與 分析; ⑸對一些理論問題根據所學知識能夠進行分析和論述,表達出自己的 認識和看法; ⑹對現代建筑應該廣泛涉獵,彌補教科書上的不足; ⑺答題中盡量多采用圖文并茂形式,可以更好的說明試題,并表現本 專業特色。 3、考核重點: ⑴考生對各時代建筑特點、結構形式及技術情況的掌握; ⑵考生對各時代代表性建筑的掌握; ⑶考生對整體風格的全面把握; ⑷考生對各時代有代表性的建筑師的了解。 (二)考試內容: 1 、《中國建筑史》 第一章 古代建筑發展概況 了解各時期建筑發展的情況,尤其注意它對后期建筑形成的影響。 1. 原始社會建筑 原始居住方式的種類,建筑材料、結構形式及技術狀況。 2. 奴隸社會建筑 各朝代建筑、城市特點:建筑材料、結構形式及技術狀況。 3. 封建社會前期建筑 各朝代建筑、城市特點:建筑材料、結構形式及技術狀況。 4. 封建社會中期建筑 各朝代建筑、城市特點:建筑材料、結構形式及技術狀況。 5. 封建社會后期建筑 各朝代建筑、城市特點:建筑材料、結構形式及技術狀況。 第二章 城市建設 了解古代城市建設的基本原則;掌握各朝代主要城市的特點及它們之 間的聯系與區別。漢長安、隋大興(唐長安)、洛陽城、北宋東京城、元 大都、明清北京城、南宋平府江等。 第三章 宮殿、壇廟、陵墓 1. 宮殿 熟練掌握宮殿建筑的沿革,重點掌握明清北京故宮。 2. 壇廟 熟練掌握壇廟的沿革,重點掌握北京天壇。 3. 陵墓 熟練掌握各個朝代陵墓的特點(沿革)。 第四章 宗教建筑 掌握宗教建設的發展歷程;熟練掌握佛教寺廟、道教寺觀中的重要建 筑單體及其特色;掌握塔幢的分類、特色及實例;了解石窟的情況。 第五章住宅 了解各時期各地域內典型住宅的布局,樣式等情況。 第六章 園林 了解皇家園林、私家園林的發展概況,熟練掌握皇家園林、私家園林 的設計方法及相關實例。 第七章 古代木構建筑的特征與詳部演變 熟練掌握中國古代木結構的結構體系;屋頂形式;臺階欄桿樣式;大 木作;屋架作法;小木作等作法;以及名詞解釋。 第八章 清式建筑做法 注意清式建筑與宋式建筑的區別與聯系。熟練掌握大木作、小木作、 屋架作法、石作、瓦作,彩畫等及名詞解釋。 2 、《外國建筑史》(十九世紀末葉以前) 第一章 古埃及建筑 掌握府邸和宮殿、金字塔的演化,懸崖陵墓、太陽神廟、及建材、結 構體系及技術。 第二章 兩河流域的建筑 了解建材、結構體系及技術,掌握山岳臺。 第四章 古希臘建筑 掌握三種柱式畫法、名稱及特點,重點掌握雅典衛城的布局,建筑等。 第五章 古羅馬建筑 掌握五種柱式畫法,名稱及特點,掌握這個時期的拱券技術;掌握古 希臘與古羅馬建筑的相同與不同;掌握古羅馬廣場及其它重要的公共性建 筑;《建筑十書》。 第七章 拜占庭建筑 掌握穹頂帆拱和圣索菲亞教堂。 第八章 西歐中世紀建筑 掌握巴西利卡羅馬風建筑、以法國為中心的哥特建筑及特點。了解意 大利中世紀建筑及西班牙伊斯蘭建筑。 第九章 文藝復興建筑 掌握文藝復興建筑開端和結束的兩個穹頂特色;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 們的生平,作品等;掌握文藝復興在建筑理論上所做的貢獻;掌握巴洛克 建筑形成的原因,特點及事例。 第十章 法國古典主義 掌握宮廷建筑如商堡;廣場;掌握洛可可室內設計風格。掌握法國古 典主義的主要特點。 3 、《外國近現代建筑》 第一章 十八世紀下半葉 - 十九世紀下半葉歐美建筑 熟練掌握復古思潮,城市改建。 第二章 十九世紀下半葉 - 二十世紀初對新建筑的探求 熟練掌握歐美探求運動中各國家的風格,風格特點及建筑(或對建筑 的影響)。 第三章 新建筑運動的高潮,現代建筑派與代表人物 掌握現代派四位建筑大師在二戰前的建筑活動和對現代主義建筑的貢 獻。 第四章 戰后 40-70 年代的建筑思潮——現代建筑派的普及與發展 掌握二戰間的建筑流派,重點掌握四位建筑大師的生平,功績,理論, 作品及風格,他們是格羅皮烏斯、密斯、柯布、賴特。掌握本世紀 60 年 代后的各種流派:高技派,講究“人情化”與“地方性”的傾向,講求“個 性”與“象征”的傾向。 第五章 現代主義之后的建筑思潮 掌握現代之后建筑思潮的實質。了解后現代主義、新理性主義、新地 域主義、解構主義、新現代、高技派的新發展和簡約的設計傾向。 (三)命題原則及宗旨: 滿分150分,其中《中國建筑史》(1冊)部分約占60分,《外國建筑 史》、《外國近現代建筑》(2冊)部分約90分。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